求研究性学习小结一篇 课题为“中外文化的差异”

急需啊!!!求研究性学习小结一篇 课题为“中外文化的差异”,我现在是补交 要不然没学分了 格式该怎么写我也不懂,中间要不要加组长 指导师什么的也不知道 求一高手写一篇小结给我 不需要太长 我抄也不容易
在端午节前后写好 写的好会追加分
这是高中生的小结

中外文化的差异

每种文化都有有自己的历史和社会背景。每个国家都是,我们也同样,就象我们自己的古代经典,它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的,我们有我们文化的土壤,就象我们特有的牡丹一样,它不可能在外国生根发芽,只有在本土的自然条件下,他才能呈现出它那天生的雍容华贵,因为,它知道,离开了这片土地,它就无法生存。西方文化也一样,因而东西文化呈现出很大的差异,体现在语言、生活方式、衣着打扮、举止行为、饮食习性等等方面。

语言差异与文化差异

文化是形形色色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由于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别。互相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常常遇到困难。一个中国青年到附近游泳池去游泳,一会儿就回来了。和他同住一室的中国人和一个外国朋友都感到奇怪。他解释说:“游泳池里人太多,水太脏,早该换了。简直象芝麻酱煮饺子。”这个比喻很别致,很生动,和他同住一室的中国朋友笑了,而那个外国人既没有吃过“芝麻酱”也
没有见过“煮饺子”,丝毫不觉得这个比喻幽默,难怪他显出一副茫然不解的神情。西方人形容某地人多、拥挤不堪,常说 It was papked like sardines(塞得象沙丁鱼罐头一样,拥挤不堪)。这种比喻有些中国人可以理解,但不一定能欣赏其妙处,因为见过打开的沙丁鱼罐头的人很少,看到过一个又小又扁的罐头盒里,紧紧塞满整整齐齐的几排手指头长的沙丁鱼的人是不多的。很多例子说明某些事物或概念在一种文化中有,在另一种文化中则没有。

日常谈话中的打招呼和告别

一个在中国学习的美国留学生遇到一位中国朋友从旁边走过,问他:“吃了吗?”美国留学生笑着点点头,挥挥手表示告别,就走了。他知道,中国朋友的话等于英语中的 Hello或Hi。如果他不知道这一点,会以为,这种打招呼似乎是说:“我也没有吃。走吧,我们一起去吃点东西吧。”或者说:“没有吃的话,我正要请你到我家去呢。”总之,这样打招呼有时意味着邀请对方去吃饭。

社交礼节

西方人过于喜欢说Thank you和 Please,没有必要,甚至叫人不耐烦。另一方面,中国人相信对方知道自己的感激之倩,因此不必多言;但在西方人看来,不说这些客气话就有些失礼,对别人不够尊重。在称赞什么人的问题上,也反映文化方面的差异。人们常听到美国妇女谈她丈夫工作如何努力
,干得怎样出色,历次提级,得到奖励,等等。她也会夸自己的子女多么聪明,学习成绩怎样好,在集邮小组里多么积极,在什么地方的音乐会上演出过,等等。在中国,人们就会认为这样做未免太俗气。他们不会在外人面前夸自己家里的人。有人打了个喷嚏,旁边的人有时会说点什么。中国人可能会说“有人想你了”、“有人说你了”或开玩笑地说“谁在骂你”;英国人或美国人则说 God bless you(上帝保佑你)。

中西方的文化有着很多的差异,也存在着很多分歧,其中的很多习俗也产生了很多笑话。但是,不同的文化中的相同点就是这些都为人类的文化发展历程奉献着,这些东西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这是客观形成的,它们的存在必将引起人类文化的继续发展,在当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丢掉或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因此,让我们共同来维护各种文化的发展,维护国家的安定,东西方的文化互相促进,互相,这样,我相信,人类的文化历程会走得更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5-27
中外文化的差异

世界是一个大家庭,文化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已经熔铸在整个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然而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化,正是这种文化的差异成为性格差异最本质的根源。

1. 谁动了我们的"传统节日"?

特别是最近几年,一些西方节日开始在中国广泛流行开来。愚人节、情人节热闹红火,而传统节日七夕节、端午节却冷冷清清,这时我们不由得在思考:到底是谁动了我们的"传统节日"?到底是过洋节还是过中国的节日?这个问题应经成为我们讨论的焦点。下面让我们来共同来看一下这几个中西节日的对对拼!

中西节日
定义
优势
劣势
胜负

中国七夕
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之日,中国的传统情人节
有传统的文化色彩。
为文艺色彩太重,不够深入百姓
从两天的商家火爆程度就可看出,西方情人节获胜。

西方情人节
2月14日,古罗马时期为表示对约娜的尊敬而设的节日

全球化,鲜花、巧克力、糖果等物品与商家利益挂钩。

毕竟为泊来品,没有文化渊源。

春节
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最受人们重视的节日。象征着团结、兴旺,寄托着新的一年的希望。
传统的中国节日,深入人心。
过节形式太过死板,吸引不了年轻人的眼球
圣诞节在中国的商业色彩太浓厚,只是满足年轻人求新心理,传统的春节毕竟在中国已经根深蒂固,不容取代,春节胜出。

圣诞
在欧美许多国家里,人们非常重视这个节日,把它和新年连在一起,而庆祝活动之热闹与隆重大大超过了新年,成为一个全民的节日。

全球化趋势,迎合年轻人求新的心理,符合商家赚钱的心态。

只有形式而已,西方的文化氛围求之不来。

2. 中外礼仪

记得上大学时在一节中外文化差异课堂上老师给我们讲了几个这样的例子:

1)关于一位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位外教时的场景

Ladies and gentlemen, I'm delighted to introduce to you a very pretty girl, Miss Brown. She is a very good teacher from the USA.听完介绍后,美国女教师一脸难堪的样子。 Why?

实际上这就涉及到中西文化差异:中国人介绍来宾,喜欢用褒扬的话语言辞。但美国人认为,初次结识,相互介绍,不必评头论足,在那种场合介绍应该突出被介绍人的身份、学历、职务等,相比之下,如果把上面的句子改成下面这样效果比较好些: Ladies and gentlemen, I'm delighted to introduce to you a new teacher from the USA., Miss Ann Brown. She is a doctor of American Literature with experience of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2)一个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的对话

Chinese: You look pale. What's the matter?

American: I'm feeling sick. A cold, maybe.

Chinese: Go and see the doctor. Drink more water. Did you take any pills? Chinese medicine works wonderful. Would you like to try? Put on more clothes. Have a good rest. (表示对美国学生的关心)

American: You are not my mother, are you?

实际上当我们听到这个美国学生会这样说时可能会生气,但这也正体现了中西文化差异:对于美国人来说他们比较看中个人的独立性,受人照顾往往被视为弱者。若是给对方出主意或提建议时,不能使对方认为你是在小看他的能力。所以中国学生在听到美国学生说自己感冒时应该说"Take care of yourself. I hope you'll be better soon."所以中国人以兄弟姐妹或父母亲人的口吻,或以过来人的口气为美国人出主意提建议表示关心时,他们是不会接受这种方式的。

以上这几个例子说明中西文化在很多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但是当今跨文化交际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摆在外语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应该逐步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并时刻对他们进行中外文化教育,使他们对中外文化的差异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区别,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的这种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其在真正的交际和交往中不再受文化差异的影响和约束。

参考资料:http://portal.sdteacher.gov.cn/Course/yingyu/Article/240257.aspx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