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有哪些思想成就?

如题所述

《浮士德》最重要的思想价值在于:   

 1、通过浮士德几个阶段的追求,既写出了一部灵魂的发展史,也对文艺复兴以来至十九世纪初300年来欧洲资产阶级的精神发展历程(时代精神)作了深刻的回顾与总结。 

2、通过浮士德形象,充分肯定了不满现状、积极进取、勇于探索,渴望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并不断地付之于行动的“浮士德精神”,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人类积极精神的象征。    

3、人类的自强不息、永不自满、奋发有为这些富有男性特征的品格,必须有上帝所谓“温柔的爱的藩篱”给予框限、制约、平衡、呵护,必须有“永恒的女性”,有“善”、有仁爱宽容、有和平宁静给予节制和指引,这样才能得到好的结果,才能不断向上、向上。

4、通过靡非斯特这一形象,表达出歌德对人生、人性及社会的深刻洞察和理解。一个有所追求的人,在前进的路途上难免陷于地狱的深渊而犯罪作恶,但堕落的经历并非一味消极,它也使我们的人生在某种程度上变得丰富和复杂,变得有点分量,所谓经历人生者是也,“整个人类注定要承受的一切,我都渴望在灵魂深处体验感觉。”(魔鬼还说过:“理论都是灰色的,生活的金树长青。”)[人生]。

另外,人生不仅要与外界事物、与他人发生碰撞,更重要的是要和自身展开剧烈的斗争,这种属于内心精神世界的矛盾冲突无时无刻不存在,要想战胜外部世界,首先就得战胜自己、超越自己。这种精神的冲突远非单纯的灵与肉的冲突可以概括。它们是积极与消极、肯定与否定、向上与堕落、善与恶、美与丑、诱惑与反诱惑等多方面的较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01

我粗浅地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天使讲究公平公正,魔鬼要求等价交换。

我很喜欢梅菲斯特。他超有才能的呀,看事情都是直接看本质。冷酷又不失风趣。

若是地狱里都是这样充满思想的哲学家,想想看,好像坠入地狱,也挺好的呀!

浮士德和靡菲斯特分别代表了两种精神……这种说法非常扯淡而且不准确,然而这么随便理解一下应该是可以的吧,对于没有看过原文的人来说。浮士德是执着地认为人生和世界是具有意义的那一类人,虽然不知道意义在于哪里,然而执着追求。这种精神在今天早已经被认为是扯淡的了。如果说真理,大部分的学者会觉得没有真理,或者不止一个真理。然而还是有少部分的人,例如儒者什么的,觉得有一个真理,这个真理很难说是一个道理,或者是一个人的教训,或者是什么生活方式之类,然而总之是在那里的。叫做“道”,或者“心性”或者“仁”,有点像西方讲的“圣”。也许是“存在”,也许是“逻各斯”……数不胜数,讲得不太一样,但是大概是这么个意思。有这种信仰的人会觉得,找到了这个东西,一切迎刃而解,人生苦恼不再——这就是浮士德说的要找到真正的幸福乐趣。靡菲斯特则是妥帖地认为人生毫无希望的人。这种人的生命往往比较绽放。靡菲斯特在这书里面多可爱啊。谁都想像他这样生活吧。再加上浮士德是德国传说中一个极为有意思和传奇色彩的人物,形象很复杂,所以这本书受欢迎是没有悬念的。仅仅谈一点,有待大神。

第2个回答  2017-11-01

个人偏向喜欢第一部,代入感比较强,也更吸引人。后半部分,我实在是才疏学浅呀,神话学,哲学,神学太多,看的我几次睡着但浮士德死的那一刻,我好像突然觉得他变得高大起来了。老实说,之前我一直觉得他全心全意追求人类的冠冕,但又总是在追求情爱的路上奔波。第一次瞥见了玛加蕾特的美貌,他害得人家破人亡。最后玛加蕾特有了生育后自杀了。第二次是海伦,她是美貌的化身,真正的女神。他们还有了爱情的结晶,结局并不美好。 浮士德追求爱情,政治,权利。。。凡事仰赖于梅菲特斯,但大家还是一样颂扬他,美曰其名为不断的奋斗,追寻自我。但我觉得他一点都不可爱。或许我这只小麻雀看不懂雄鹰的志向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