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媒体对青少年有那些负面影响? (尽量从与人的关系这个角度谢

如题所述

网络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为:有可能影响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网上信息接收和传播的隐蔽性,有可能引起青少年道德意识减弱、社会责任感下降;网络交流的隐弊性、无约束性,极容易使青少年做出一些违反常规的事情,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人们网上交际主要依靠于抽象的数字、符号,青少年终日沉迷于这种人机对话的模式,会对社会适应行为和能力受到影响。更有甚者,有些青少年还可能患上“网络社交障碍症”;在网络环境下,青少年交往的对象、身份都不确定,这就减弱了青少年的社会角色的获得能力;网络交往的虚拟性、自由性,很容易导致人们行为的普遍失范,不利于青少年的社会化,甚至导致青少年社会化的失败。
网络在一定程度上为青少年犯罪创造了条件,通过对嘉积镇上各所中学进行的调查,结合近年来的社会现象,我们可以看到:发生在网吧的口角斗殴、偷窃、抢劫等案件呈上升趋势,特别是未成年人因上网原因造成的违法犯罪已形成青少年犯罪的主流.

通过问卷反映的情况来看,大多数人已经离不开网络。还有三分之二的人认为因上网导致的犯罪问题越来越严重了。

24岁以下的网民占全国上网总人数的55%,在泡网吧的人群中青少年占80%以上。有的中小学生对上网非常着迷,一天不上网就浑身不自在;有的中小学生通宵达旦沉溺于互联网游戏而不能自拔,给中小学生的学业、健康和精神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不少学生认为,网络上的一切都是不诚实的,因而用假名、说假话、不负责任地胡言乱语成了一种“时尚”。另据调查,网上非学术信息中47%与色情有关,每天约有2万张色情照片进入互联网,大多数黄色网站中小学生可以随意进入。在这种情况下,有效预防、控制青少年网络成瘾、网络不良信息的毒害以及网络犯罪等,已经成为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在海南,居然有三个小孩子为了区区13.4元捂死了一位老奶奶;北京‘法官妈妈’尚秀云说北京更严重,未成年人犯罪中,90%是因为网瘾。

不调查不知道,包夜、通宵对学生毒害最大,不能正常上学,学习意志消沉,发生在学生身上多可怕啊!我国早在2001年就颁布法令,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不允许网吧24小时通宵营业。事实上,我们在深入调查中发现,没有一个地方有‘绿色网吧’,没有一个网吧保护未成年人,许多网吧依旧在肆无忌惮地干些违法经营的勾当。因此而引发的刑事案件也越来越多了,例如:

2005年3月11日晚,16岁的少年胡某在合肥市新站开发区“相约”网吧里玩一种用刀捅人的暴力游戏时,由于技术欠佳,胡某每次都被别人“捅”倒。坐在胡某旁的一名同龄的少年忍不住对胡某冷嘲热讽。在网上“杀”红了眼的胡某当即火冒三丈,抽出大半尺长的防身刀具,捅向受害人的胸口,导致受害人当场死亡,而胡某依旧沉浸在暴力游戏中。直到警方赶到现场,胡某才惊醒:“我是不是杀死了人,会不会坐牢?”

我们再看一下,发生在我们琼海以及市县周边的案子:

2004年7月两名16、17岁女学生在琼海新民街某网吧通宵上网,半夜12点43分,该两名女学生遭到三名喝醉酒的青年男子强奸。

2004年8月,在潭门一家网吧,一名二十几岁的青年人,因为上网没钱,借钱不成而一怒之下用水果刀捅死了一名十七岁的中学生。

2004年9月,琼海元亨街某网吧发生斗殴事件。事因一名中学生在该网吧上网欠债有上百元,店主打电话通知其家人来还钱而怀恨在心,次日便带着十几名中学生和一些社会上的小混混,持刀棍闯进网吧,打伤店主并砸坏了店内的7台电脑。

海南海口秀英区东山镇有一个叫小东的17岁孩子。他是个内向的男孩,虽然今年只有17岁,但他的网龄却已有4、5年了,最初他只是玩一些单机游戏,但是后来他逐渐迷上了网络游戏。越陷越深的他也不愿意让父母担心,但是这网瘾却总也戒不掉。小东说,因为从小就喜欢上网,使得他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朋友,孤独的他只有在网上才知道如何与人交流。上网成瘾不仅使小东荒废了学业,而且由于长时间上网饮食不规律,甚至长时间不上厕所, 小东小小年纪就患上了肾结石。看着孩子一天天的沉迷于网络之中,痛心疾首的父亲徐先生欲哭无泪。小东的父亲说,再好的小孩一旦上网成瘾了就不行了,和吸毒一样,比吸毒还厉害。东山镇只有一家网吧,位于解放路53号。这家网吧有两层,隐匿在一家复印店后边。虽然一楼只有寥寥无几的几个人,但二楼却被大量未成年人挤的得满满当当。

以前学习成绩还是在班上属于中上等的乐乐(化名),自从接触网络而迷上上网后,学习成绩便一落千丈。不仅如此,她还经常在家里偷偷拿钱出去“潇洒”,在外面和不良少年喝酒、唱歌,甚至还早恋、长时间不回家……“有了网瘾后我的女儿几乎变成了另一个人。”昨日,家住南沙路的魏先生来到该报,向记者痛诉网瘾把女儿带上了歧路。
  魏先生说,女儿乐乐今年16岁,马上念高一。上初一的时候学习成绩还可以,在班上属于中上等,但是自从在初二下学期接触到网络后,性格和生活习惯就完全变了。“自从上网成瘾后,她便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天天逃课去网吧,什么泡泡堂、QQ聊天、网络游戏,她样样都来,经常很长时间不回家。”“没有钱上网,她就在家里的抽屉里、或者是我和她妈妈的包里‘偷钱’,问她时她又死不承认,这都是网瘾惹的祸啊。”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网络正在飞速地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蔓延,其种种弊端也因而日渐突出,然而,面对网络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我们既不能视之为“洪水猛兽”而惊慌失措,也不能等闲对待,听之任之。网络是高科技的产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其本身无所谓好坏,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去看待它,如何去使用它,充分利用网络这一独特的教育资源,加强防范机制,做到趋利避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6-23
不学无术,懒惰成性,只学不知义,个人主义盛行,追星忘亲,崇拜暴力,容易煽动,左右摇摆,意志不坚,只进不知退。不代表全部,但是我说的都有,还不少。当然好的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