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话是什么朝代的语言

我听说温州是古汉语 那是什么朝代的语言

顺帝永和三年(138)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县治贤宰乡(今永嘉县瓯北镇),是为温州建县之始。
公元323年,东晋明帝设永嘉郡,“永嘉”两字是水长而美的意思。置永嘉郡的同时,郭璞选城址建城,称“斗城”。相传建城时有白鹿衔花而过,故又称“白鹿城”,简称鹿城.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改称“温州”。虽隆冬季节仍很温暖,故名温州。

另外,我从一些书上看到,现在的温州市区和永嘉县原来就一起叫做永嘉县的。由于抗战时期,将原来的永嘉县以瓯江为分界线分成永嘉县(现在的温州市区:鹿城区、瓯海区和龙湾区)和瓯北县(现在的永嘉县)。永嘉以及永嘉上塘一带的话才比较正统。永嘉上塘片和温州市区片讲的温州话也是最正宗的温州话,永嘉话也是最古老的。再说,温州市区从建城-1956年之前 一直都是永嘉县的县城,属于永嘉管辖的,到现在温州市区的很多人都是永嘉县移民移过去的。所以一直有“小小温州市,大大永嘉县”之说。永嘉才是温州的鼻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5-24
这个是非常复杂的~~~根据孙诒让的考证~~温州的简称“瓯”从夏朝就有了~~~温州本来叫做瓯越~~是百越之地~~后来战乱~~中原士大夫不断迁入,对温州话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所以温州话不仅是有吴音~~还有汉音跟唐音~~所以听上去有那麼点像日语~呵呵~~推广下我们Yujue这个称呼哦~~
第2个回答  2009-05-26
现在没有任何一种方言是古汉语。只能说温州话还保留着一些古汉语的特点。
比如说 上古时期的匣母读 群母。 温州话中有 何 ga, 衔ga 怀 ga 而不是~a
只能说温州话比其他方言更接近古汉语。每种方言都有古汉语的保留。
温州话最致命的缺点就是 古汉语的入声舒化了。入声就是发音短促,有个塞喉尾巴。温州话的入声没有塞喉。 如 脚 gak 现在的温州话念成了 jia。 尾巴没有了而且还 鄂化了。 就是 古汉语的g k h 变成了现在的 j q x 。
总体来说。 中国的东南沿海方言都比较存古。 温州话上古的成分高! 在语言方面也是相当的存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人根本不懂。从网上找些资料。 百度的内容很多都是不专业。错误的!
下面那个连 郡 都不知道。 原来统称永嘉郡。 因为温州市区话和官话相似些。简单化了。 所以没有永嘉那边的古老
第3个回答  2009-05-25
温州话为中国东南沿海城市温州市住民所讲的一种南部吴语,在发音和用词、语法等方面和都与汉语普通话有较大差别。但温州话的变化也很多,甚至各个县、市之间的发音也有较大差异,包括瑞安话、乐清话等。通常所说的温州话指的是市区人口所使用的狭义的温州话。使用广义温州话的人口约有500多万。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温州人说温州话”,温州话的复杂性,一直被认为是全中国最难学习的方言之一。
留学海外的温州学子在看到香港被称作HONGKONG的时候根据温州的瓯语(温州话)发明了YUJEU这个称呼。
温州话为中国东南沿海城市温州市住民所讲的一种南部吴语,在发音和用词、语法等方面和都与汉语普通话有较大差别。但温州话的变化也很多,甚至各个县、市之间的发音也有较大差异,包括瑞安话、乐清话等。通常所说的温州话指的是市区人口所使用的狭义的温州话。使用广义温州话的人口约有500多万。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温州人说温州话”,温州话的复杂性,一直被认为是全中国最难学习的方言之一。
留学海外的温州学子在看到香港被称作HONGKONG的时候根据温州的瓯语(温州话)发明了YUJEU这个称呼。
演变历史
瓯越在秦以前属“于越”,主体为“百越族”,说吴、越相通的古越语(属于侗台语),与齐国、楚国说的“汉语”不能通言。却与今日的侗语、壮语、缅甸掸语、越南京语及泰国泰语同源。现代温州话的常用口语中,仍留有相当多的侗台语痕迹。
公元前333年,楚国灭越,加强了对吴越的统治,直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历时112年。由于楚人在吴越的势力和影响,东楚方言与古吴越语相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汉语——“江东方言”,吴语的直接祖先。唐代《慧琳音义》把江东一带所说的方言合称为“吴楚之音”。温州话中较古老的词汇,大多可以追溯到“江东方言”,亦是温州话中白读系统的主要来源。
秦汉时期,汉人对吴越地区正式开拓,但浙南、福建仍是越人天下,越人建立的东瓯国与闽越国一直处于独立状态。虽然汉武帝时,东瓯国“举国徙中国,乃悉举众来,处江淮之间”,但迁走的仅限瓯越的王族与豪强。期间来自汉语的借用词越来越多,不过瓯越方言的主要词汇仍是侗台词语。
“江东方言”六朝时期开始分为“吴语”和“闽语”。温州从东汉至公元323年建郡一直属会稽郡,据东晋郭璞的记载,瓯越人应从六朝开始说古吴语。因与闽语区接壤,温州话中也保留了较多与古闽语相同的特征。
唐宋时期,几次大规模的移民潮,尤其是南宋迁都后,温州汉人大量增加,汉人从中原带到瓯越的正统汉文化对当地汉语方言进行了同化,中原方言在温州话中留下了文白异读的特点。温州方言在宋代已和今语很接近,在北方汉语几经变更后,温州话仍然保持了很多汉语的古老特征,故现在用温州话文读唐诗宋词比用普通话更加通顺。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3
温州话为中国东南沿海城市温州市住民所讲的一种南部吴语,在发音和用词、语法等方面和都与汉语普通话有较大差别。但温州话的变化也很多,甚至各个县、市之间的发音也有较大差异,包括瑞安话、乐清话等。通常所说的温州话指的是市区人口所使用的狭义的温州话。使用广义温州话的人口约有500多万。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温州人说温州话”,温州话的复杂性,一直被认为是全中国最难学习的方言之一。
留学海外的温州学子在看到香港被称作HONGKONG的时候根据温州的瓯语(温州话)发明了YUJEU这个称呼。
[编辑本段]学术地位
温州话是南部吴语的代表方言,属正统的古汉语“化石”,保留了大量的古语古音,很接近华夏祖先的语言。普通话受北方古游牧民族的影响,北部吴语受雅音官话的影响,而南部吴语则由于地理原因,成为古吴语的继承者。
温州话与古闽语、古楚语、古江东语都有密切的联系,对研究汉语语音史和语言史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温州是南戏的发源地,留传的南戏作品都含有不少温州话。由于南戏对元曲及元、明小说的影响深远,学者们在注释、考证这些作品时都需要大量引用温州话。http://baike.baidu.com/view/66242.html?wtp=tt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