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溥仪与婉容及文秀的故事

收集资料做文章,请帮忙!!!

1922年,已退位的皇帝溥仪大婚,娶了皇后婉容和淑妃文秀。婉容灿若桃花,文秀静若秋水,二人相得益彰,一后一妃的生活本应幸福。但若干年后却发生了文秀离婚,婉容偷奸的悲剧。

溥仪婚后的头两年,三人关系相处地还算融洽。婉容是名门闺秀,接受的是开明的西式教育,加之正宫娘娘的尊贵身份,不免有些高傲与霸道。文秀出身于一个破落的满州贵族,接受的是传统的三从四德的教育,对嫡庶差别分的很清,所以对皇后的霸道也能够容忍。

溥仪之于二人也能够一碗水端平,他与婉容有共同语言,夫唱妇随,恩恩爱爱;对文秀也还算可以:文秀不会英语,溥仪为此特地为她聘请老师教习,有时也去她的宫里坐坐,聊聊天,关心她的学习进步。溥仪出宫也常常将皇后、淑妃一同带在身边。

二女共侍一夫,免不了有所猜忌,吃醋,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本不足为奇。可婉容与文秀为此生事,有时竟闹到溥仪面前,让圣上为她们“断官司”,这种现象在以前的宫廷中是不曾有的。溥仪起初还能公平决断,但渐渐地为了减少和婉容的啰嗦,就很少到文秀的宫里去了。就像溥仪自己说的“差不多我总是和婉容在一起,而经常不到文秀所住的地方去。”

后妃的争斗中,溥仪的天平越来越倾向于婉容,对文秀越来越疏远了。这种厚此薄彼的现象到了三人住进天津张园后变得越来越明显了。

此时在溥仪眼中,文秀已经是一个只会“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妒妇了,二人之间的情谊早就没有了。于是,在婉容的排挤与溥仪的绝情之后,文秀最终选择了离婚。

溥仪离婚后,感到颜面大失,他没有反思自己在这件事中的过错,反而将责任一股脑儿地推向了婉容。在他看来,是婉容的争风吃醋挤走了文秀,如果不是婉容的好妒,文秀就不会提出离婚,那么他的帝王颜面也就不会丧失。因此,文秀走后,溥仪对婉容也起了反感,很少到她的房间里去,也很少听她诉说自己的心事,曾经恩爱的夫妻离得越来越远了。

婉容失去溥仪的欢心后,只能靠抽鸦片来打发寂寞的时光。伪满洲国时期,溥仪与婉容从表面上看仍旧是夫唱妇随,但实际上已经只是挂名夫妻了。缺失感情抚慰的婉容不仅鸦片抽得愈来愈凶,甚至开始和别人幽会了。

1935年,婉容生下他人的孩子后便被打入冷宫,二人曾经的恩爱,曾经的感情完全烟消云散了。

扩展资料

《我的前半生》1964年由群众出版社出版,作者爱新觉罗·溥仪。是中国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抚顺战犯看管所中所写的“反省式”自传,溥仪作为清朝的第十二位皇帝,也是我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位皇帝,三岁登基,合法在位三年,之后又任伪满洲国皇帝13年。

《我的前半生》记录了溥仪从登基到流亡到接受新中国“改造”等过程,是一部回忆录,更是一本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自省书,从中,可以清晰地瞥见特定历史环境末代皇帝的悲剧与喜剧,他的人生道路凝聚着近现代社会的变迁。

溥仪初写此书还是个被关押改造的战犯,他的求生欲望特别强,正像他的一首打油诗所写“自由诚可贵,面子价更高,若为性命故,二者皆可抛”。活着成为最高价值,为了求生何者不能为?因而,作为“认罪材料”的《我的前半生》就不能不表现出强烈的“犯人求生心态”。

这与铁窗之外、没有压力的自由写作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就让我们很难分清书中所写哪些是溥仪真正的思想转变,哪些是为了取悦于监狱管理人员、取悦于社会主流、并不一定反映自己真正的思想认识的东西。毛泽东批评此书时说“书中检讨的部分太多”,“把自己说的太坏”,他说的也就是这种“犯人心态”。

参考资料

我的前半生(爱新觉罗·溥仪自传)_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5

(一)

1922年,已退位的皇帝溥仪大婚,娶了皇后婉容和淑妃文秀。婉容灿若桃花,文秀静若秋水,二人相得益彰,一后一妃的生活本应幸福。但若干年后却发生了文秀离婚,婉容偷奸的悲剧。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溥仪的婚姻生活不幸福,下面跟着小编去了解下吧。

溥仪婚后的头两年,三人关系相处地还算融洽。婉容是名门闺秀,接受的是开明的西式教育,加之正宫娘娘的尊贵身份,不免有些高傲与霸道。文秀出身于一个破落的满州贵族,接受的是传统的三从四德的教育,对嫡庶差别分的很清,所以对皇后的霸道也能够容忍。

溥仪之于二人也能够一碗水端平,他与婉容有共同语言,夫唱妇随,恩恩爱爱;对文秀也还算可以:文秀不会英语,溥仪为此特地为她聘请老师教习,有时也去她的宫里坐坐,聊聊天,关心她的学习进步。溥仪出宫也常常将皇后、淑妃一同带在身边。

二女共侍一夫,免不了有所猜忌,吃醋,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本不足为奇。可婉容与文秀为此生事,有时竟闹到溥仪面前,让圣上为她们“断官司”,这种现象在以前的宫廷中是不曾有的。溥仪起初还能公平决断,但渐渐地为了减少和婉容的啰嗦,就很少到文秀的宫里去了。就像溥仪自己说的“差不多我总是和婉容在一起,而经常不到文秀所住的地方去。”

后妃的争斗中,溥仪的天平越来越倾向于婉容,对文秀越来越疏远了。这种厚此薄彼的现象到了三人住进天津张园后变得越来越明显了。

在溥仪的回忆中有这样一件事:一天,文秀独自外出,回来后在院子里吐了一口唾沫,恰巧婉容坐在旁边,误以为文秀是在辱骂她。于是婉容将这件事报告给了溥仪,要求他派手下的人前去斥责文秀。文秀受此不白之冤,便来到溥仪的房间欲向他说明情况,溥仪却将她拒之门外,狠心不见。

(二)

农历七月初七,本是鹊桥相会的美好日子。晚上,溥仪与婉容在院子里有说有笑,文秀独自在屋里,自觉此生无望,便拿起剪子捅向自己的肚子,意欲自杀,幸好被太监拦了下来。

太监将事情禀告溥仪,溥仪听后却生气地说:“不用理她!她惯用这种伎俩吓唬人,谁也不要理她!”事后婉容有些害怕,吃晚饭时对溥仪说:“也把淑妃叫出来一起吃饭吧!”溥仪回绝婉容:“不用!你如果叫她出来,我就不吃饭了!”

可见此时在溥仪眼中,文秀已经是一个只会“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妒妇了,二人之间的情谊早就没有了。于是,在婉容的排挤与溥仪的绝情之后,文秀最终选择了离婚。

溥仪离婚后,感到颜面大失,他没有反思自己在这件事中的过错,反而将责任一股脑儿地推向了婉容。在他看来,是婉容的争风吃醋挤走了文秀,如果不是婉容的好妒,文秀就不会提出离婚,那么他的帝王颜面也就不会丧失。因此,文秀走后,溥仪对婉容也起了反感,很少到她的房间里去,也很少听她诉说自己的心事,曾经恩爱的夫妻离得越来越远了。

婉容失去溥仪的欢心后,只能靠抽鸦片来打发寂寞的时光。伪满洲国时期,溥仪与婉容从表面上看仍旧是夫唱妇随,但实际上已经只是挂名夫妻了。缺失感情抚慰的婉容不仅鸦片抽得愈来愈凶,甚至开始和别人幽会了。

1935年,婉容生下他人的孩子后便被打入冷宫,二人曾经的恩爱,曾经的感情完全烟消云散了。

扩展资料:

民国十一年(1922年)11月16日开始几乎每天必做的工作之一就是他以鉴赏为名,调阅清宫收藏书画。12月1日,溥仪大婚,娶了一后一妃。皇后是婉容,妃子是文绣。在紫禁城中,溥仪或读书吟诗、作画、弹琴,或捏泥人、养狗、养鹿,有时还到宫外坐汽车,逛大街。

溥仪一生四次结婚,娶过五个女人,最后一次婚姻是在1962年与李淑贤结婚。溥仪著有自传《我的前半生》,于1964年4月由群众出版社出版。其独特的富有戏剧性的经历,多次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其中电影《末代皇帝》,曾荣获1987年奥斯卡金像奖等众多奖项。

1967年10月17日,溥仪因肾癌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先葬于八宝山,后迁于清西陵内崇陵(光绪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

参考链接:爱新觉罗·溥仪_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6-04

溥仪与皇后婉容,以及贵妃文绣的爱恨情仇

第3个回答  2012-11-27
没有分没有动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