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轩辕黄帝和黄山有什么关系?请帮忙以此为由,用简洁优美的或幽默的语言赞美黄山,谢谢

如题所述

中华姓氏: 轩辕黄帝与黄山

作者:黄松林

据《黄山志》记载:上古时代,轩辕黄帝打败了九黎族和炎帝族,初步统一了北方以后,开始追求长生不老之道,于是就向大臣容成子、浮丘公请教练丹之术。浮丘公说:“炼成金丹,必资山水,山水灵秀,丹药易成。臣尝遍历名山,惟黟山(黄山原名“黟山”)为神仙都会,山高林茂,可资炭炼药,灵泉甘美,能煮石成丹。”黄帝很高兴,便同容成子、浮丘公一道来到山灵水秀的黟山,烧炭炼丹,经八甲子而成,黄帝吞下七粒后,身轻体爽;其至温泉淋沁时,白发变黑,于是天降白龙,三人骑龙升天而去。这段神话传说,虽然荒诞离奇,但是由于黄山风光秀美、石怪忪奇、雄峰插天、云雾缭绕,身临其境的确给人以飘飘欲仙之感。这个传说和人们的感受与遐想合拍;因此,即使穿凿附会,也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唐天宝6年(公元747年),由于统治阶级推崇道教,为了纪念轩辕黄帝,唐玄宗下令将黟山改为“黄山”。
因为上述原因,黄山有关轩辕黄帝的“遗迹”很多,被称为黄山三十六大峰之首的“炼丹峰”,相传就是浮丘公为轩辕黄帝炼丹的地方。此峰在黄山中部,海拔1827米;至今,石室之内丹灶尚存,峰前有晒药台,皆呈紫色,台上可容数千人。玉屏、天都、莲花诸峰矗立台前,古人有诗云:“一声天上玉箫来,三十六峰花尽开。向夕轩辕招饮酒,骑鸾更过紫阳台。”峰下还有洗药溪;传说,黄帝炼丹时常来此洗药,有古人之诗为证:“红泉声里独排徊,帝子当年采药来。怪道余香至今在,四时芝术有花开。”与天都峰相连的青鸾峰,峰下有采药塬;传说,轩辕黄帝在黄山炼丹时,常至此来采药。
黄山宾馆对面的桃花峰,与钵盂峰紧相毗连,海拔1460米;峰下有桃花源、桃花溪,至今遍峰皆是桃花。四至五月,一层一层开到山顶,花谢之时,满溪红瓣,流入汤泉溪,名曰:“桃花汤”。传说,此峰桃花皆轩辕黄帝亲手所种,因仙气积聚,所以至今盛开不衰。古人有诗赞曰:“桃花五色国时开,片片香随漳水来。况是轩辕曾手植,紫云深处有楼台。”
位于云际之西的叠障峰,其形如障,据《黄山志》记载:峰下有石乳岩,岩中长滴石乳,其白如雪,四季不绝。又有阴坑源,长阴不见日色,源水东流,入白云溪,溪中一漂如盆,下又有一大潭,黄帝曾在此潭取水炼丹,因而感动白龙,故临空而降,背轩辕黄帝升天而去。所以此潭名“白龙潭”。古人有诗赞曰:“黟山开叠障,万仞金鞭蓉。帝子丹成去,青天驾白龙。”此峰高峻雄伟、景色迷人,正如古代诗人笔下描写的那样“架空睥睨三千界,垒起棱层十二楼。
明月上来遮不得,翠光浮动万山秋。”
以黄帝之号命名的“轩辕峰”与“容成峰”相连,峰下有紫芝源。《周书异记》云:黄帝在黄山炼丹之时,常于源中采紫芝,至今仍有紫芝生长;峰顶有仙石座,传说是黄帝的座处;峰下有神仙洞、紫云溪,常有紫云聚而不散。
三十六大峰之一的仙人峰,峰顶有两个石人,宛如对坐。据《仙记注》载:浮丘和黄帝曾到此游览,乘龙上升之后,双石芦化为峰,高约十丈,真神仙之迹也;俗谓南向者为轩辕,北向者为浮丘。其下石壁高五百余仞,猿猴欲度愁攀援。下有仙人洞,因此峰而得名。
石门峰畔的棋石峰,高七百余仞。传说,为轩辕黄帝与浮丘公下围棋之所。但此棋石时隐时现,只有仙人方知,凡人很难看到。古人诗曰:“传闻拱石在中峰,曾有樵夫得一逢。自后世人无处见,云溪花洞几重重。”
在松林峰西北的芙蓉峰,峰下有白马源,溪下有马蹄石,石上有马蹄迹二、三十个,深者一尺,浅者二、三寸,宛如泥印。此石名“马迹石”。相传,是黄帝骑马来游玩时留下的马行迹,古人有诗描述曰:“寂寞淡无云,芙蓉插天碧。洞口瑶花开,谁是采芝客?千古留孤趾,石上马行迹。”
位于布水峰东北有一高峰,名曰:“石床峰”,此峰顶上有一石床,长一丈二尺,宽五尺,如玉琢成。传说,此床乃轩辕黄帝与容成、浮丘憩息之所,上有碧石枕三枚,紫石床三张;下有石空源,石室如屋,深约十余丈。
另外,象白龙桥上首的“药铫”、“药臼”、“丹井”等遗迹,莲花峰下的“容成拜轩辕”等奇景,浮丘、容成、仙都、望仙等诸峰,都与轩辕在黄山采药炼丹,乘龙而去的神话传说密切相关。这一神话,就象仙人撒下的一层五光十色的轻纱,使“震旦国中之第一奇山”更加增添了神奇的色彩。加之黄山兼有泰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衡岳之烟云,匪庐之飞瀑,峨嵋之清凉,雁荡之奇巧,一年四季雾蒸霞蔚、云海翻腾,奇峰卓立如芙蓉初开,千壑竞秀佳人起舞;因而,人们很自然地用“天然仙境”、“清凉世界”、“天上都会”、“面面受奇”、“万重翠雨”、“黄山天下龙”等美妙词语来对她加以尽情的讴歌和赞颂了。

本文发表于《东方龙》1991年3月总第8期 "

本文章来自 汤氏会社:http://www.tangshi.org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4-13
黄山,古称黟山,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依轩辕黄帝曾在黄山炼丹羽化升天的传说,唐明皇敕改黟山为黄山。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4-13
黄山,古称黟山,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依轩辕黄帝曾在黄山炼丹羽化升天的传说,唐明皇敕改黟山为黄山。

参考资料:http://www.hstoday.com/lyjd.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