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中医医院的历史沿革

如题所述

1960年5月,名称为“松辽石油三探区采油战线卫生所”,建制为:两名医护人员:从部队刚刚复员的卫生员的李长富,承担医生工作;从三探区卫生院调入的护士范洪瑞,承担护理工作。当时卫生所有半间土坏房,器材有一张桌子、两把摄子、一个250ML的广口瓶,比较多一些物品是几个注射器,即使如此简陋,但他们却承担了上千人的医疗任务,其工作强度及困难可想而知。
1962年2月,医务人员由12人增至30人,这其间的负责人分别为:王藻、靳吉庆、郑希圣、陈绍华,最后由常胜来任负责人,他带领大家动手改建了六间破车库,设床位20张,成立了化验室和针灸科,能开展血尿便的检查,门诊没有分科。
1963年7月,又进行了搬迁,搬入了1600平米砖房内,医务人员增至40人,床位30张,完善了化验室,成立了放射科、理疗科、手术室,可开展生化项目检验,能做阑尾炎、疝修补、男性绝育等外科手术。更名为“松辽石油采油指挥部卫生所”
1966年11月26日,韩志新任卫生所负责人,医务人员达到58人。这一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1967年的春天,成立了群众组织———白求恩战斗队,不过大多数人员还是坚持工作医疗的第一线。
1968年,更名为“采油一部卫生所”,并成立了采油一部卫生所革委会,由赵万金任主任。
1971年,更名为“大庆北区防治院”,姬长志任党支部书记,周静海任政治教导员,韩志新任副院长,全院人员超过了100人,并开展了护士训练班,医士提高班,接收了大庆卫校医士班,哈医大部分学生。
1973年1月,常胜来任代院长。同年5月建立了制剂室,可生产注射用水和中药密丸,消炎1号注射液,康肾注射液。
1973年3月至1976年11月,医院的建筑面积有过两次扩大。
1973年床位达到了130张,1976年床位达到了150张。此时成立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四个病区,前左:妇科手术室,前右为外科;后左为儿科,后右为内科,中间为检验科、放射科、西药局、电诊室等。这个时期临床科室、辅助科室相对完善,诊疗水平不断提高。
1977年成立了口腔科;
1980年4月,韩志新任院长;
1981年5月23日,随着油田改制,原大庆北区防治院更名为“萨尔图区第二医院”隶属于萨尔图区管理,医务人员达到300余人。
1984年7月20日,经大庆市政府决定,原萨尔图区第二医院更名为“大庆市中医院”,成立大庆市中医院党政领导人员。
2009年,我院整体搬迁至大庆萨尔图区保健路8号,市政府斥资2.4亿元人民币兴建成的大庆市中医医院,大庆市中医医院踏上了新的里程碑式中医药发展之路,不久的将来,我们将把医院建设成为省内一流的现代化的综合性中医医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6-10

1960年5月,名称为“松辽石油三探区采油战线卫生所”,建制为:两名医护人员:从部队刚刚复员的卫生员的李长富,承担医生工作;从三探区卫生院调入的护士范洪瑞,承担护理工作。当时卫生所有半间土坏房,器材有一张桌子、两把摄子、一个250ML的广口瓶,比较多一些物品是几个注射器,即使如此简陋,但他们却承担了上千人的医疗任务,其工作强度及困难可想而知。
1962年2月,医务人员由12人增至30人,这其间的负责人分别为:王藻、靳吉庆、郑希圣、陈绍华,最后由常胜来任负责人,他带领大家动手改建了六间破车库,设床位20张,成立了化验室和针灸科,能开展血尿便的检查,门诊没有分科。
1963年7月,又进行了搬迁,搬入了1600平米砖房内,医务人员增至40人,床位30张,完善了化验室,成立了放射科、理疗科、手术室,可开展生化项目检验,能做阑尾炎、疝修补、男性绝育等外科手术。更名为“松辽石油采油指挥部卫生所”
1966年11月26日,韩志新任卫生所负责人,医务人员达到58人。这一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1967年的春天,成立了群众组织———白求恩战斗队,不过大多数人员还是坚持工作医疗的第一线。
1968年,更名为“采油一部卫生所”,并成立了采油一部卫生所革委会,由赵万金任主任。
1971年,更名为“大庆北区防治院”,姬长志任党支部书记,周静海任政治教导员,韩志新任副院长,全院人员超过了100人,并开展了护士训练班,医士提高班,接收了大庆卫校医士班,哈医大部分学生。
1973年1月,常胜来任代院长。同年5月建立了制剂室,可生产注射用水和中药密丸,消炎1号注射液,康肾注射液。
1973年3月至1976年11月,医院的建筑面积有过两次扩大。
1973年床位达到了130张,1976年床位达到了150张。此时成立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四个病区,前左:妇科手术室,前右为外科;后左为儿科,后右为内科,中间为检验科、放射科、西药局、电诊室等。这个时期临床科室、辅助科室相对完善,诊疗水平不断提高。
1977年成立了口腔科;
1980年4月,韩志新任院长;
1981年5月23日,随着油田改制,原大庆北区防治院更名为“萨尔图区第二医院”隶属于萨尔图区管理,医务人员达到300余人。
1984年7月20日,经大庆市政府决定,原萨尔图区第二医院更名为“大庆市中医院”,成立大庆市中医院党政领导人员。
2009年,我院整体搬迁至大庆萨尔图区保健路8号,市政府斥资2.4亿元人民币兴建成的大庆市中医医院,大庆市中医医院踏上了新的里程碑式中医药发展之路,不久的将来,我们将把医院建设成为省内一流的现代化的综合性中医医院。

第2个回答  2016-06-10
1、我院最早追溯到1960年5月,名称为“松辽石油三探区采油战线卫生所”,建制为:两名医护人员:从部队刚刚复员的卫生员的李长富,承担医生工作;从三探区卫生院调入的护士范洪瑞,承担护理工作。当时卫生所有半间土坏房,器材有一张桌子、两把摄子、一个250ML的广口瓶,比较多一些物品是几个注射器,即使如此简陋,但他们却承担了上千人的医疗任务,其工作强度及困难可想而知。
(金辉的《风调雨顺的三年一一1959—1961年气象水文考》一文,利用气象专家编制的1895—1979年全国各地历年旱涝等级资料表中的120个水文站资料得出全国平均指数不论与其他任何灾年或是常年比较,1959—1961年三年灾难时期全国的气候都可以说是天公作美,甚或‘历史上的最好时期’。”“‘左’倾狂热及其指挥下的9000万人去大炼钢铁、大办食堂和‘共产风’使人们无心收割庄稼、‘大兵团作战’和瞎指挥的穷折腾,以及农业劳动力大量死亡和患病等等。正是这些人为因素直接和决定性地造成了三年灾难。它显然不是什么‘自然灾害’)
时间过了五个月,从玉门油田调来了10名医务人员,进行了搬迁,大家自己动手修建了一个半地下的菜窖,接收患者能力为5人,可进行原瓶输液等简单治疗项目。
2、1962年2月,医务人员由12人增至30人,这其间的负责人分别为:王藻、靳吉庆、郑希圣、陈绍华,最后由常胜来任负责人,他带领大家动手改建了六间破车库,设床位20张,成立了化验室和针灸科,能开展血尿便的检查,门诊没有分科。
3、1963年7月,又进行了搬迁,搬入了1600平米砖房内,医务人员增至40人,床位30张,完善了化验室,成立了放射科、理疗科、手术室,可开展生化项目检验,能做阑尾炎、疝修补、男性绝育等外科手术。更名为“松辽石油采油指挥部卫生所”
4、1966年11月26日,韩志新任卫生所负责人,医务人员达到58人。这一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1967年的春天,成立了群众组织———白求恩战斗队,不过大多数人员还是坚持工作医疗的第一线。
5、1968年,更名为“采油一部卫生所”,并成立了采油一部卫生所革委会,由赵万金任主任。
6、1971年,更名为“大庆北区防治院”,姬长志任党支部书记,周静海任政治教导员,韩志新任副院长,全院人员超过了100人,并开展了护士训练班,医士提高班,接收了大庆卫校医士班,哈医大部分学生。
7、1973年1月,常胜来任代院长。同年5月建立了制剂室,可生产注射用水和中药密丸,消炎1号注射液,康肾注射液。
8、1973年3月至1976年11月,医院的建筑面积有过两次扩大。
1973年床位达到了130张,1976年床位达到了150张。此时成立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四个病区,前左:妇科手术室,前右为外科;后左为儿科,后右为内科,中间为检验科、放射科、西药局、电诊室等。这个时期临床科室、辅助科室相对完善,诊疗水平不断提高。
9、1977年成立了口腔科;
10、1980年4月,韩志新任院长;
11、1981年5月23日,随着油田改制,原大庆北区防治院更名为“萨尔图区第二医院”隶属于萨尔图区管理,医务人员达到300余人。
12、1984年7月20日,经大庆市政府决定,原萨尔图区第二医院更名为“大庆市中医院”
成立大庆市中医院党政领导人员:
党委书记:葛忠信 院长:赵连信 副院长:封作文 韩志新 张凤林
当时的医务人员共计328人,目前有近70%不在医院了。此时医疗设备X光机、A、B超声、脑血流图机、胃镜、脑电图机、各种理疗机等500元以上医疗设备91台件,总价值32万余元。
从最早的源头算起到此时的大庆市中医院成立,共计24年,从只有两名医务人员、区区几件可怜器具发展到此时328名医务人员和近百件大型医疗设备,可以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24年中他们诊治门诊患者共计150万人次、收治住院患者5万人次;他们不等不靠不要不向国家伸手用自己的力量积极办好医院,据记载:62年职工开荒种地40亩,当年产黄豆500万斤?土豆10万斤? 进行了五次搬迁和修缮都是职工自己动手。
随着时间的推移,1994年我院被评为全国百所示范中医医院,1995年被评为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位于萨尔图区友谊大街35号,占地面积9.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
1、临床机构设置
设有10个病区,8个社区服务站,17个临床科室,其中包括: 1个省级重点专科(儿科)、1个省级重点专病(妇科“功血”)、4个市级重点专科(骨伤科、肛肠科、内一内二科、周围血管病科)、2个研究所(肛肠病研究所和介入治疗研究所)。
2、人员结构
在职职工468人,提前退休80人,退休186人。在职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376人,其中省名中医4名,研究生14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41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02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116人,初级专业技术职称104人,机关后勤人员120人。
3、医疗设备
现有ARS-800安科大型CT,C型臂X光机,GP8500型彩色超声仪,CCU病房监护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4040型经颅多普勒,WE射频仪,肾透吸机,麻醉机,电子内窥镜,BE血凝仪,动态心电等设备136台件。
4、医疗特色
全院年平均门诊量8万余人次,床位使用率为60.2%。中医儿科中药特色突出,善治疑难杂症,在省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妇产科用中医中药治疗不孕不育症、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等妇科疾病疗效显著;肛肠科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疾病有良好疗效;介入治疗中心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间盘突出、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肝肾囊肿等得到省内外广大患者的认可;自制中药剂型11个,专科(专病)用药40余种,疗效可靠,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5、对外交流
医院长期与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及附属医院、哈尔滨市医大三院、北京首钢医院、北京301医院等进行医疗交流,在胆道结石病、周围血管病、小肺癌筛查等有着较好的合作。几次成功举办过黑龙江省、东北三省及全国性的大型医疗学术活动。
6、科教研情况
近几年以来,承担省市级科研项目27项,其中获省级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市级科技成果二等奖6项,三等奖15项。出版专著18部,撰写论文637篇,其中国际级23篇,国家级218篇,省级136篇,市级92篇。培养硕士研究生15名。累计进修学习人员76名。培养来院进修人员300余名,带教实习学生400余名。
未来展望
1、前面也讲到了,我院有良好的人才储备,很多自已的特色和自己的优势,(6个市级以上的重点专科,专科专病专药,小心肌炎,不孕不育症,介入治疗腰间盘突出症,五倍子硬化剂介入治疗肝肾囊肿,保胆取石,周围血管病,皮肤病,糖尿病,肾病等,还能举办全国性学术交流会等)
2、 市委市政府在关注着中医事业的发展。
到成立大庆市中医院中间经历了24年的时间,成立市中医院到现在已有23年的时间,历史就是这样的巧合,明年就是第24年——2008,国家有一件大事值我们关注,医院也有一件大事就是——我们面临着一次新的重大的转折,市中医院将实施整体搬迁,市政府斥巨资1.79亿为我们兴建一座现代化的大型中西结合医疗机构,这座高楼大厦之美轮美奂我们还难以想象,据说仅电梯就十几部。在座的将是这座新宅子的新主人,你们到来正当时,医院需要你们,你们又恰逢有这样好的平台,你们的发展、建功立业将有着广阔的空间。天高看你们怎么飞了,海阔也看你们如何突破和超越了。一年半后我们中医院也将去赶考,考生是我们医院的每一名职工,主考官是广大的患者主考官是变幻莫测的医疗市场,能否取得好成绩取决于我们业务素质高低,取决于我们搬迁是否准备充分,在座的大家也应做好这赶考的准备。
3、大家关注的新医改政策将出台。很有可能医院将成为政府投入为主导医疗模式,这对于解决医院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医务人员的压力将减小,使医务人员真正一心一意钻研业务知识变为可能,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新医改将对医院发展很大程度有着莫大的益处。
在这里也寄语大家:
1、不忘学习。
学习是终身性的,世界上有三种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人生的一个信条,尤其是医学是自然科学的范畴,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就要求在继承中学在发展中学。
2、从低处安身,向高处立志
大家刚刚走出校门需要一个阶段的实践过程,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工作难题, 脚踏实地、要迎难而上,不要妄自菲薄,大家知道拿破仑从炮兵干起、卓别林从跑龙套开始、曾宪梓卖钮扣做起,只要有务实的精神和热爱你的岗位同样可以做得精彩。
另外,要立志高远,胸有大志者方能成大事,有这样一个故事:三个瓦匠同时在用砖砌墙,一个过路人问你们在做什么,第一说我在砌墙,第二说我在盖房,第三则说我在创造,多年后前两还是砌墙盖房的瓦匠,而第三个却通过自已创造性的努力成为了很有名气的工程师。我们也如此,是当医匠还是当医师,是当手术匠还是当手术师,所以要当就当名医当大医。
3、团队精神
医务工作的团队精神非常重要,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决定于最短的一块木板;一个铁链能有多大强度,取决于最薄弱环节。从你来院正式报到的那一天起,你又多了一个名子,叫大庆市中医院,你的医学能力水平,你的言谈举止也在多少代表着这个医院,要尽快融入到这个集体中去,要努力维护这个集体的利益与形象。一位民企老板著文说,“企业”去掉人,就是“止业”,所以人最关键,所以在座的每一位对事业的发展都很重要。
4学会感恩
要感恩你的父母多年的操劳将你抚育成人能学有所成;
要感恩你的老师同学同事与朋友曾经对你的帮助与情感的慰藉;
我们不能将父母老师同学同事与朋友抱在怀里但我们应时刻将抱在心里记在心里。
要感恩你今后你所治疗的每一位患者,因为没有患者我们所学将一无是用,因为患者同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因为患者是我们所从事的事业好与不好的直接评判者,所以要用感恩心去对待患者,才能一个良好的医患关系。,
最后,祝愿大家在以后漫长工作岁月里,能开拓出自已工作的新天地有一番大的作为,为医院做出更多的贡献!谢谢大家!
第3个回答  2016-06-02
  大庆市中医医院位于大庆市萨尔图区保健路8号格林小镇二期北100M,是大庆市一所集中医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和康复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1960年5月,名称为“松辽石油三探区采油战线卫生所”,建制为:两名医护人员:从部队刚刚复员的卫生员的李长富,承担医生工作;从三探区卫生院调入的护士范洪瑞,承担护理工作。当时卫生所有半间土坏房,器材有一张桌子、两把摄子、一个250ML的广口瓶,比较多一些物品是几个注射器,即使如此简陋,但他们却承担了上千人的医疗任务,其工作强度及困难可想而知。
  1962年2月,医务人员由12人增至30人,这其间的负责人分别为:王藻、靳吉庆、郑希圣、陈绍华,最后由常胜来任负责人,他带领大家动手改建了六间破车库,设床位20张,成立了化验室和针灸科,能开展血尿便的检查,门诊没有分科。
  1963年7月,又进行了搬迁,搬入了1600平米砖房内,医务人员增至40人,床位30张,完善了化验室,成立了放射科、理疗科、手术室,可开展生化项目检验,能做阑尾炎、疝修补、男性绝育等外科手术。更名为“松辽石油采油指挥部卫生所”
  1966年11月26日,韩志新任卫生所负责人,医务人员达到58人。这一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1967年的春天,成立了群众组织———白求恩战斗队,不过大多数人员还是坚持工作医疗的第一线。
  1968年,更名为“采油一部卫生所”,并成立了采油一部卫生所革委会,由赵万金任主任。
  1971年,更名为“大庆北区防治院”,姬长志任党支部书记,周静海任政治教导员,韩志新任副院长,全院人员超过了100人,并开展了护士训练班,医士提高班,接收了大庆卫校医士班,哈医大部分学生。
  1973年1月,常胜来任代院长。同年5月建立了制剂室,可生产注射用水和中药密丸,消炎1号注射液,康肾注射液。
  1973年3月至1976年11月,医院的建筑面积有过两次扩大。
  1973年床位达到了130张,1976年床位达到了150张。此时成立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四个病区,前左:妇科手术室,前右为外科;后左为儿科,后右为内科,中间为检验科、放射科、西药局、电诊室等。这个时期临床科室、辅助科室相对完善,诊疗水平不断提高。
  1977年成立了口腔科;
  1980年4月,韩志新任院长;
  1981年5月23日,随着油田改制,原大庆北区防治院更名为“萨尔图区第二医院”隶属于萨尔图区管理,医务人员达到300余人。
  1984年7月20日,经大庆市政府决定,原萨尔图区第二医院更名为“大庆市中医院”,成立大庆市中医院党政领导人员。
  2009年,我院整体搬迁至大庆萨尔图区保健路8号,市政府斥资2.4亿元人民币兴建成的大庆市中医医院,大庆市中医医院踏上了新的里程碑式中医药发展之路。
第4个回答  2016-06-10
  大庆市中医医院位于大庆市萨尔图区保健路8号格林小镇二期北100M,是大庆市一所集中医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和康复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1960年5月,名称为“松辽石油三探区采油战线卫生所”,建制为:两名医护人员:从部队刚刚复员的卫生员的李长富,承担医生工作;从三探区卫生院调入的护士范洪瑞,承担护理工作。当时卫生所有半间土坏房,器材有一张桌子、两把摄子、一个250ML的广口瓶,比较多一些物品是几个注射器,即使如此简陋,但他们却承担了上千人的医疗任务,其工作强度及困难可想而知。
  1962年2月,医务人员由12人增至30人,这其间的负责人分别为:王藻、靳吉庆、郑希圣、陈绍华,最后由常胜来任负责人,他带领大家动手改建了六间破车库,设床位20张,成立了化验室和针灸科,能开展血尿便的检查,门诊没有分科。
  1963年7月,又进行了搬迁,搬入了1600平米砖房内,医务人员增至40人,床位30张,完善了化验室,成立了放射科、理疗科、手术室,可开展生化项目检验,能做阑尾炎、疝修补、男性绝育等外科手术。更名为“松辽石油采油指挥部卫生所”
  1966年11月26日,韩志新任卫生所负责人,医务人员达到58人。这一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1967年的春天,成立了群众组织———白求恩战斗队,不过大多数人员还是坚持工作医疗的第一线。
  1968年,更名为“采油一部卫生所”,并成立了采油一部卫生所革委会,由赵万金任主任。
  1971年,更名为“大庆北区防治院”,姬长志任党支部书记,周静海任政治教导员,韩志新任副院长,全院人员超过了100人,并开展了护士训练班,医士提高班,接收了大庆卫校医士班,哈医大部分学生。
  1973年1月,常胜来任代院长。同年5月建立了制剂室,可生产注射用水和中药密丸,消炎1号注射液,康肾注射液。
  1973年3月至1976年11月,医院的建筑面积有过两次扩大。
  1973年床位达到了130张,1976年床位达到了150张。此时成立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四个病区,前左:妇科手术室,前右为外科;后左为儿科,后右为内科,中间为检验科、放射科、西药局、电诊室等。这个时期临床科室、辅助科室相对完善,诊疗水平不断提高。
  1977年成立了口腔科;
  1980年4月,韩志新任院长;
  1981年5月23日,随着油田改制,原大庆北区防治院更名为“萨尔图区第二医院”隶属于萨尔图区管理,医务人员达到300余人。
  1984年7月20日,经大庆市政府决定,原萨尔图区第二医院更名为“大庆市中医院”,成立大庆市中医院党政领导人员。
  2009年,我院整体搬迁至大庆萨尔图区保健路8号,市政府斥资2.4亿元人民币兴建成的大庆市中医医院,大庆市中医医院踏上了新的里程碑式中医药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