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的西方的图案发展史

简述中国的西方的图案发展史

4.2
中国传统图案的历史、范例及分析

4.2.1
原始社会时期

中国原始社会的图案往往具备实用与图腾的双重特点,在满足了实用功能的前提下,随
着社会的发展,
图案是实用性功能逐渐地让位于部落图腾、
祭祀或满足人们的装饰审美需求
等更高级的精神需求。
在图案的形象与构成形式上也经历了从单一到多样、
从简单到复杂的
演变过程。

1.
彩陶图案

中国的传统图案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便已经出现。
在距今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人们
已经开始在制作的陶器上绘制大量的装饰纹样,这一类陶器被统称为彩陶。

在彩陶图案所使用的题材上,大多来自人们对于当时渔猎生活的描写及图腾等精神诉
求,在创作手法上也主要分写实与抽象两种。

2.
仰韶文化彩陶人面鱼纹

仰韶文化活跃于距今
7000~5000
年前,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广大地
区。
人面鱼纹盆是彩陶中代表作品,
盆内壁内用黑色颜料绘制了对称的人面鱼纹。
人面呈圆
形,额头及嘴部均涂黑,眼睛及鼻梁的线条处理细而长,整个人物面部神态显得非常
&&&
详。在人面的耳朵旁边各画了两条小鱼,并作黑白处理。在人物的嘴两旁有类似鱼
&&&&
饰,在人物头顶也有类似的装饰物,应是人物的发髻。

3.
马家窑文化彩陶旋纹

在马家窑彩陶中主要使用的纹饰是旋纹。旋纹一般是以
4
个旋心为中心,个别的有
6
个或者更多,
旋纹均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旋心由多道黑色锯齿带与红带相间线条或宽带连接
组成二方连续的图案,
更增加了视觉的旋转效果。
这种以流畅的线条所描绘出来的线条纹路,
就像奔腾的波涛一样,
反映了当时人们逐水而居的渔猎生活。
马家窑文化彩陶的绘制中以毛
笔作为绘画工具、以线条作为造型手段、以黑色(同于墨)作为主要基调,奠定了中国画发
展的历史基础与以线描为特征的基本形式。

4.
玉器图案

玉器在原始社会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既是祭祀等宗教场合的重要礼器,又是人
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饰品。

5.
良渚文化玉琮人兽面纹

良渚文化是距今
5250~4150
年前,活跃于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一直重要古代文明。
良渚文化的玉器非常发达,有琮、璧、璜、蝉等多种。其中尤以琮工艺精湛,制作精美,是
古代玉器中的珍品。

良渚文化玉琮形状外方内圆,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
的阴阳思想学说暗合。在
四面直槽内上下各琢刻一神人与兽面复合的图像,共
8
个,单个图像高约
3
厘米,宽约
4
厘米,用浅浮雕和细线刻两种技法雕琢而成。神人兽面纹的上部是神人的脸面,头戴羽冠,
圆脸、宽鼻、阔嘴;下部是兽面,椭圆形的眼睑、凸额、宽鼻、阔嘴,图案线条清晰,栩栩
如生。人兽结合的图案象征着威严与至高无上的权利。

4.2.2
商周时期

商周时期,
我国已进入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奴隶社会,
这一时期的手工业不但从农业分化
出来成为独立的门类,
而且分工细致,
生产规模庞大。
商周时期的工艺种类有青铜器、
玉器、
陶器等,
其中以青铜器最为杰出。
青铜器作为当时祭祀和礼乐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祭器或礼器,
承载了超越实用功能之上的宗教、
政治及装饰审美等精神性功能,
而这些功能正是通过各种
造型与纹饰图案来体现的。

1.
商代青铜

饕餮是传说中的一种怪物,
十分贪婪,见什么吃什么,连自己的身体都吃掉了,只剩下
一个头部,
所以人看见的饕餮纹大都是一个大大的怪兽头部。
从形象看,
饕餮纹以中间的鼻
子为中线,
左右对称,各有一个睁圆凸起的大眼睛。头上部还有两个弯曲的角。早期的饕餮
纹比较简单,
以有力的粗线条勾勒出平面形体,
不加纹饰。
中后期以后的饕餮纹造型更完善,
装饰也更加丰富。
饕餮纹以其狰狞的形象作为祭祀用器上被异化或神化了动物牺牲,
以此来
显示统治阶级的权威和起到驱邪避鬼、戒贪等精神作用。

2.
商代青铜器夔龙纹

龙在中国传统图案中是一个长盛不衰的形象。龙的图案也经过了一个长期演变的过程
才形成今天所看到的形象。
龙的图案在最早出现时更类似于蛇的形象,
到商代出现的夔龙纹
则已经开始脱离了原始形态,变得更加复杂起来。

夔龙纹也是商代青铜器中常见的纹样。在中国古代书籍《山海经》等很多作品中,都
把夔描述成一种形状类似蛇的神兽。
其造型为头型如兽,
有着巨大眼睛和张开的大口,
头上
有角,身躯朝侧面展开,卷曲如蛇的形状,有的有一只足或两只足,有的没有足。

3.
周代青铜器凤鸟纹

凤和龙一样是中国古代人民综合多种鸟类的特征所创作出来的一种神化的飞禽形象,
在早期也曾作为氏族的图腾。
凤鸟纹在商代末期已经出现,
不过造型比较简单,
更像现实的
鸟类原型。
而周代的凤鸟纹则变化多端,
内容丰富。周代的凤鸟纹多是侧面形象。
鸟身有羽
毛并装饰有云雷纹,鸟头或向前或向后,整个造型呈一个躺着的“
S
”形,富有生气。

4.
周代青铜器窃取纹

窃曲纹是在商代夔龙问的基础上进化而来的一种纹样。也叫双头兽纹。窃曲纹在夔龙
的基础上加以简化,构成横向的躺“
S
”形造型,有的窃曲纹进一步简化,只保留了相反的
曲线构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