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题

谁有答案呀?
不是这个题,一共100道,全是填空题。算了吧,我还有三道题,找不到答案,帮帮忙拉!
88、政绩是有( )的,它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紧密相连。
89、政绩是有( )的,它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体现出新的内涵。
90、以可持续发展观为统领的正确政绩观、( )、( ),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

第1个回答  2009-04-17
一、填空题

1、首次以中央决定的形式阐明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及其内涵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

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4、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5、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

6、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目的就是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7、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是(改善人民生活)。

8、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9、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具有内在联系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发展生产力)。

10、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的关系。

11、我党提出“立党为公”中的“公”的意思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13、作为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促进作用的是(党内民主)。

1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改善民生)。

15、科教兴国战略形成的理论依据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6、当前我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1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18、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经验。

19、(1980年3月),联合国大会第一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0、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自主创新能力)。

21、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主体)的观点。

22、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4、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6、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主题。

27、(经济发展)是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28、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29、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30、把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管理、改善效益的增长方式,称为(集约型)增长方式。

31、又好又快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在经济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32、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保障发展的(普惠性),坚持以人为本,使发展成果由广大人民共享,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出现两级分化。

33、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提高发展的(效益性),低投入高产出,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防止增长代价过大。

34、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实现发展的(持续性),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防止发展不能永续。

35、我国当前农村贫困人口已从两亿五千万减少到(两千多万)。

36、科学发展观认为,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都要体现(以人为本)这个核心。

37、“以人为本”中的“本”的意思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8、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9、(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最高理想和根本宗旨的集中概括。

40、党的根本建设(思想理论建设)。

41、人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条件)。

42、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具体体现和最终目的。

43、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44、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根本标志是(人的发展状态)。

45、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函包括(全面满足人的需求、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全面发挥人的才能)。

46、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包括(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一切归人民共享)。

47、国家的昌盛、人民的富裕,说到底是(经济实力)问题。

48、(就业)是民生之本。

49、(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

50、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是(党的基层组织)。

5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5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53、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全面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54、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55、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56、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的重点是(增强诚信意识)。

57、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58、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面,其任务是(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59、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60、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首先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

61、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思想,是(胡锦涛)提出来的。

62、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崭新阶段的事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63、宣传工作的“三贴近”是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64、人民群众利益表达的主渠道是(信访)。

65、从总体上看,我国还处于工业化的(中级)阶段。

66、(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从根本上决定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的限度。

67、(1982)年9月,邓小平首次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

68、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69、2006年我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才刚刚超过(2000)美元。

70、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7%)的快速增长。

71、(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7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7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核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74、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75、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76、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77、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互相依存和互相促进的,稳定是(前提)。

78、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放在首位的是(思想建设)。

79、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中最具有远见卓识的伟大创举,最富有实践效应的重要内容是(建立经济特区)。

80、(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81、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82、加快推进社会建设,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8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就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84、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85、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86、(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8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民生问题)。

88、(加强法制建设)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基本保障。

89、(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安全阀”。

90、为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社会保障,要发挥(商业保险)的重要作用。

91、(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9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扩大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93、加强教育工作,应该把(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首要位置。

94、实现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必须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95、实现社会和谐,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96、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必须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97、要正确运用(税收)手段,使过高收入者的一部分收入由国家集中用于再分配。

98、要促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规范化,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99、创新社会理念和管理方式要坚持(以人为本)。

100、社会和谐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价值取向)方面的根本要求。

101、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着力点是(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102、我国始终不渝走(合作发展)道路,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1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04、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关键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05、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要使(国内需求)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力量。

106、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较量以(经济科技)为主。

107、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是对中国社会的(革命性)变革。

108、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跨越。

109、马克思主义学风是指(理论联系实际)。

110、宣传思想工作要把(群众的思想实际和群众需求)作为第一信号。

11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112、营造创新氛围主要是营造(鼓励探索、支持创新、宽容失误)的环境和氛围。

113、党的思想建设的重点是(坚定理想信念)。

114、党的组织建设的重点是(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

115、党的作风建设的重点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16、党的制度建设的重点是(健全民主集中制)。

117、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

118、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求真务实)。

119、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始终抓好(保持和发展党员队伍的先进性)这个基本工程。

120、反腐倡廉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创新、惩防并举、统筹推进、重在建设)。

121、我县旅游品牌建设目标是(三色宕昌、九奇官鹅)。

二、选择题(100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 C )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A.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 )。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把( A )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以经济发展为中心 C.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4、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所追求的发展,就是要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 A ),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 ),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 )。

A.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B.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自主发展 C.科学发展、有序发展、和平发展

5、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B )。

A.人本主义 B.以人为本 C.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6、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在分析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时,提出了“两个没有变”,一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二是(C )没有变。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基本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

7、( B )是当代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的中心内容。

A.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

8、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是( B )。

A.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B.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C.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C )。

A.“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B.“建设们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0、我党提出“立党为公”中的“公”的意思是( C )。

A.全体党员的利益 B.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 C.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在论述文化建设方面,首次明确把文化作为( B )提出来。

A.国家硬实力 B.国家软实力 C.社会发展推动力

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B )。

A.加强教育 B.改善民生 C.反腐倡廉

13、当前我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 B )。

A.合理利用社会资源,避免资源浪费 B.节约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C.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14、毛泽东在哪部文献中明确提出:“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A )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论十大关系》

C.《目前我们的形势和任务》

1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遵循的原则主要有(B)

A.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B.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C.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1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C)

A.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

B.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

C.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17、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始终坚持以( C )为中心,以发展为主题。

A.政治建设 B.文化建设 C.经济建设

18、要走( B ),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这是提高农民收入和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

A.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B.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C.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19、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逐步提高( B )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A.政府收入 B.居民收入 C.企业收入

20、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A )者比重。

A.中等收入 B.低等收入 C.高等收入

21、实现人均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完成这个新的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的( B )支撑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

A.财政 B.资源 C.人口

22、又好又快发展是( A )的本质要求,是在经济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A.科学发展观 B.可持续发展观 C.五个统筹

23、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保障发展的( A ),坚持以人为本,使发展成果由广大人民共享,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出现两级分化。

A.普惠性 B.协调性 C.持续性

24、目前,我国需求结构中( A )。投资与消费比列失衡,使得居民生活不能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而同步提高,导致国内市场规模受限,生产能力相对过剩。

A.投资率偏高、消费率较低 B.投资率偏低、消费率较高

C.投资和消费都不足

25、我们所提倡的以人为本,主张( A )。

A.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B.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C.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6、最全面表现以人为本精神的做法是(A)

A.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

B.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坚持在全体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

C.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坚持在全体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

27、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持的观点洧( B )。

A.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

B.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竭诚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

C.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竭诚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

28、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要全面贯彻( C )的方针,积极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帮助人们干好事业的社会氛围,充分激发各方面的创造活力。

A.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 B.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C.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29、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在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时要逐步提高哪两个比重( A )?

A.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B.合法收入在居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C.财产性收入在居民收入小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3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面发展的事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 A )。

A.在实现社会全而进步的墓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B.创造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从而为建设高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奠定坚实基础

C.实现十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 )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A.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

B.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C.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

32、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表现在( B )。

A.统筹兼顾、科学谋划 B.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C.科学谋划、总揽全局

33、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什么?( C )

A.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B.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精精神鼓舞斗志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4、推进文化创新的方针是(B )。

A.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B.百花齐鸣、百家争鸣 C.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35、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坚持和完善( A )的分配制度。

A.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并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6、下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应做到( C )。

A.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B.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效率优先

C.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37、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C)

A.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既重视经济增长指,又重视环境资源指标 B.生产发展、尘活富裕、生态良好 C.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

38、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五个统筹”的基础上。又提出了(A)等“三个统筹”,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党关于统筹兼顾的思想。

A.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B.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C.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39、统筹城乡发展应贯彻的方针是( A )。

A.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

B.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

C.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

40、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什么( B )

A.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

B.形成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动机制

C.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

41、推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就是要( C )。

A.把环境效益置于评价体系的首位 B.在我国杜绝污染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C.充分考虑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

42、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 B )。

A.修改国内法律法规中与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不一致的地方,实现与国际接轨

B.在对外开放中求得发展,在不断发展中扩大开放

C.使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向外资全部开放

43、怎样准确把握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的关系?( C )

A.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并重.优先考虑现实利益

B.以现实利益为重,长远利益要建立在现实利益不断实现和积累的基础上

C.以长远利益为重,现实工作必须为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44、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要求我们( A )。

A.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更好地处理我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B.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必考虑外部的风险和挑战

C.把从战略高度运筹大国关系作为外交政策的基石

45、我们党处理国际事务的根本出发点和根本立场是( A )。

A.始终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

B.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察世界

C.运用统筹兼顾方法,深刻认识国内大局和国际大局、内政和外交的紧密联系

46、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其目的是( B )。

A.到问题最突出、条件最艰苦、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地方去了解实情

B.通过调查研究,从中发现和把握规律性的东西,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好本地区本部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C.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7、从总体上看,我国还处于工业化的( B )阶段。

A.低级 B.中级 C.中高级

48、( B ),从根本上决定了提高人民尘活水平和社会福利的限度。

A.生产力的落后状况 B.技术的落后状况 C.民主建设的落后状况

49、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 )建立,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A.初步 B.完全 C.尚未

50、( B )的论断,不仅是对我国基本国情的科学概括,也是对我国现阶段社会性质的科学判断,它是认识和解决我国当前一切重大问题的基本立足点,是制定党的纲领、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A.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 B.我国正处于升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