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科举与唐代文学的关系

如题所述

一方面,唐代科举以诗赋取士是唐代诗歌繁荣的结果,唐诗的发展促使科举以诗赋取士的兴盛;另一方面,在以诗赋取士的背景下,诗歌成为仕进的敲门砖,士子唯有善于此道才有希望跻身仕进之门,又必然促使士子将心血浇漓于诗的创作,由此形成推崇诗歌的社会风气,反过来促进唐诗的繁荣。 换句话说,唐诗的繁荣与科举以诗取士之风的兴盛是互为表里的。

以诗赋作为进士考试的固定格局,是在唐代立国一百年以后。而在这以前,唐诗已经经历了婉丽清新、婀娜多姿的初唐阶段,正以璀璨夺目的光华,步入盛唐的康庄大道。在这一百年中,杰出的诗人已经络绎出现在诗坛上,写出了历史经久、传诵不息的名篇。

这都是文学史上的常识。应当说,进士科在8世纪初开始采用诗赋的方式,到天宝时以诗赋取士成为固定的格局,正是诗歌的发展繁荣对当时社会生活产生广泛影响的结果。”唐代进士科主要考试杂文,到开元、天宝年间杂文已明确为诗、赋各一首,考试中以首场诗、赋最重要。

诗一般为五言八韵,通常称为试帖诗。赋为讲究声律对偶、重视声音协调、通常为八韵且以四六句式为主,又称律赋。进士试诗赋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构成了唐代文学特别是唐诗发展的背景,在唐代社会营造了重视诗赋的氛围。

扩展资料:

历史背景

政治

唐朝自从李渊开国以来,使得它进入了一个高度繁荣昌盛的时期,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唐朝前期和中期吏治清明,贤能人士在位,国家在正常的轨道上飞速发展。唐朝政府对外开放,出现了丝绸之路

经济

唐朝经过“休养生息”之后,经济活跃,交通便利,前后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局面,奠定了经济基础。

思想文化

唐朝思想禁锢非常少,文字狱少见,为文学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思想环境。唐朝政府儒释道兼用,各家思想兼容并蓄。各级学校的建立,诗歌取士的科举制度,以及各帝王对文学的爱好和提倡,都使得唐朝文学空前繁荣。

社会

唐朝时期的中国人思想开放,没有固步自封,善于吸收各民族各国的优秀文化,西域的乐舞艺术、古印度的佛教、梵剧、古日本、古朝鲜的文学和唐朝的互相渗透、融合,才出现了豪放、富丽的唐朝文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朝文学

参考资料来源:光明日报-如何看待唐代科举与文学的关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3-28
1 科举制度以诗赋取士推动着唐代诗歌的发展
进士重在诗赋,虽难及第,但及第后仕途广泛,颇易晋升,尤为士人所重。“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科举考试的应制诗多为点缀升平、雕字琢字之作,但以诗取士的科举制度刺激了人们发愤学诗,把大部分精力投入诗歌创作,这有利于诗歌艺术形式的不断完善和创作经验的广泛传播。“科举”二字具有分别科目、举送人才之意。唐代科考包括制科与常科两种,对文学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常科,尤其是其中的进士科。唐代的进士科尤其重视文词,而诗赋是最能显示士子的文学才华的,在正常情况下,诗赋的好坏对士人的弃取实际上起着颇重要的作用。诗赋倘若突出,就容易被有司称赏录取。虽然进士科所试诗具有一定的程式,如唐文宗开成元年秋对礼部侍郎高锴所诏示的“其所试诗赋,则准常规;诗则依齐梁体格。”这对试诗作者有所拘缚,并由此而影响到其平时为应试而准备的练习诗作,产生某些不良作用。但是诗歌既然已成了科举仕进的一块极有效的敲门砖,一般士子唯有善于此道才有希望敲开仕进之门,这也就必然迫使他们更加重视诗歌,讲求诗艺,同时也促使更多的人来关心与创作诗歌。当他们在日常研习吟咏之时,为寻求诗材与灵感,必然留意观察生活、社会与自然,优秀的诗作往往由此产生。

2 科举制度对唐代的行卷之风起到推动作用
唐代科举考试的试卷不实行糊名和誉录制度,这就使主考官有对人不对文的录取自由。且录取进士除看试卷外,还要参考考生平日的作品和声誉。因此,考生必须向“先达闻人”尤其是那些决定录取名单者呈献自己平日的力作,争取他们的称颂与引荐,这种行为就是所谓的“行卷”。直接从科举中产生出来的精华之作,就应该归功于唐代士人的“行卷”之风。在行卷之作中,作者所表现的是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所抒发的基本上也是自己的真情实感,所采用的也是自己擅长的体裁,阐发社会、政治、美学思想也较自由。“行卷”之作不仅发挥了考生在文学领域内的专长,提高了其创作水平,也产生了一些流传后世的优秀作品。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朱庆馀的《闺意献张水部》等作品。唐代的科举考试以及“行卷”之风推动了唐代文学的发展与繁荣。

3 科举制度促进了唐代小说的盛行
唐代科举考试对小说的影响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科举士子的交游聚会实现的。也就是科举士子诗文中常常提到的“壮游”、“浪游”。同时各地举子为了科考而长途跋涉聚会长安,宿游与共,形成文人小团体。进士放榜后,还须共同参加一系列仪礼活动,拜谢座主和参谒宰相,之后又有“曲江会”、“杏园宴”等活动。科举考中以后,也免不了要异地为官,甚至升迁贬谪,奔走颠簸。同时,唐代文人尚奇好异,在游历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各地见闻和奇闻逸事,或是亲身经历,或是传于他口。于是诗酒酬唱和宴集聚谈的内容自然就离不开这些见闻和逸事了。集宴中的一些人建议把这些奇闻逸事整理成文,于是就成了征奇记异的笔记小说或传奇小说。许多小说就是在这种交游聚会中产生的。
第2个回答  2016-03-26
唐代科举取士制度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与其说是一项考察制度,倒不如说是一种遴选文化。这项考察制度,或者称为这种遴选文化,不仅给予莘莘寒门庶族士子们鲤鱼跃龙门、出世入仕的机会,而且作为一种符号标志表征着那个时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因此,不得不承认,唐代科举取士制度与唐人诗赋创作可谓是息息相关。

总而言之,唐朝是我国诗赋创作最旺盛的时期,是我国诗赋创作大发展、大繁荣时期,诸多名篇佳作问世,综合考量,这些不朽篇章的传世,可以说与唐人读书习业与投文干谒,蟾宫折桂与名落孙山阶段的创作时间、空间、条件、心态、处境与背景等密不可分。科举取士制度对唐人诗赋创作具有潜在影响,我们通过诗赋创作之尺来考量唐代科举制度进而审度唐代文学与古代历史文化,我们借用唐代科举制度之鉴来反观诗赋创作来把握唐人文化氛围进而统观唐代社会与古代思想文明。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3-06-24
唐代科举制度与唐代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唐代,科举考试是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因此文学才华也成为选拔官员的重要标准之一。这就促进了唐代文学的发展,使得唐代的诗歌、散文等文学形式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同时,唐代科举的考试内容也促进了唐代文学的发展。在唐代科举中,诗赋是重要的考试科目,这促使了唐代诗歌的繁荣。此外,唐代科举还推动了唐代文化的发展,使得唐代文化达到了封建文化史上的高峰。
在唐代文学中,许多作品都与科举制度有关,如《登科记》、《赋得古原草送别》等。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唐代科举制度的情况,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文化氛围和时代背景。
总之,唐代科举制度对唐代文学的发展和繁荣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了唐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