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成语名和解释!!

我想要成语的解释、拼音、比喻意等,最好有出处,成语越多越好,你标序号的话我就晓得你有几个啦,好的我会加分哦。最后请注意,要有拼音!!
原来这是不太现实的啊

1.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常用来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
2. 不能自已: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已:停止。
3.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4. 黯然神伤:形容心中伤感,情绪低落。
5. 故弄玄虚:本意是故意玩弄使人迷惑的欺骗手段
6.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
7. 想入非非: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
8. 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自己来的客人。速:邀请。
9. 人声鼎沸:人声喧闹的意思。鼎:古代一种三足两耳的锅。沸:水开。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
10. 置之度外:不把它放在心上。度:考虑的意思。
11. 流光溢彩:形容色彩丰富,光亮夺目。
12.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足迹。罕:稀少。
13.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14.奔走相告:一边奔跑,一边告诉别人。
15.一张一翕:形容呼吸时一张一合。
16.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17.相映成趣:互相衬托。
18.祸不单行: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19.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怀:心。
20.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21.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22.手足无措:形容举动慌乱或没有办法应付。
23.猝不及防:事情突然袭发生,来不及防备。
24.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觑:看
25.饥肠辘辘:形容非常饥饿。
26.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7.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28.碌碌无为:平庸,没有特殊能力。
29.血雨腥风:指战争的可怕与残忍。
30.取义成仁:即舍生取义,取:选取。义:正义。
31.敝帚自珍: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十分珍惜。敝:破旧。珍:贵重爱惜。
32.幕天席地:把天空当作幕,把大地当作席。
33.天壤之别:比喻差别极大。壤:地。
34.弹指而过: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弹一下手指头就过了很多年。
35.栩栩如生: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36.才华横溢:形容很有文艺才能,并显露出来。
37.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极点。恶:厌恶。疾:痛恨。
38.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响声,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聩:耳聋。
39.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40.溘然长逝:突然死去。
41.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转折、和谐悦耳。
42.自出心裁:出于自心的创造和裁断。
43.杳无消息:远得不见踪影,没有消息。
44.巧妙绝伦:灵巧高明,超过寻常的,没有比得上它的。
45.惟妙惟肖:形容描绘得十分精妙逼真。肖:相似。
46.雍容典雅:形容文雅大方,优美而不粗俗。雍:和谐。
47.错落有致:交错纷杂,富有情趣。致:情趣。
48.浑然一体:完整不可分割地构成一个整体。
49.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
50.错综复杂:形容头绪繁多,情况复杂。
51.千头万绪:形容事情头绪很多。绪:事情的开端。
52.不无裨益:不是没有益处。
53.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54.孜孜不倦:勤勉地工作,不知疲倦。
55.无边无垠:宽阔没有边际。垠:界限;边际。
56.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坦荡:宽广平坦。
57.潜滋暗长: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滋:生出。
58.旁逸斜出:(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59.纵横决荡: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60.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消失,一点也不存在。
61.不可名状:不能用语言形容。名:说出。
62.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63.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毛:指草木。
64.改邪归正:不再做坏事,走向正路。
65.气势恢宏:形容气势极其雄伟。恢宏:广大,宽广。
66.心腹之患:比喻致命的祸害。心腹:喻要害。
67.生灵涂炭: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涂:泥沼;炭:炭火。
68.放荡不羁:行动随便,不受约束。放荡不受拘束;羁:约束。
69.安然无恙:平安无事,没有遭到损害。恙:病。
70.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空阔;怡:和悦愉快。
71.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72.执迷不悟: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73.开卷有益:读书就有好处。
74.跃然纸上:形容活跃地呈现在纸上。
75.无精打采:形容不高兴、不振作。采:精神;神色。
76.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
77.大事渲染:大力夸张形容。事:作;渲染:绘画方法,引申为夸张形容的意思。
78.声名狼藉:形容名声坏到了极点。狼藉:乱七八糟。
79.习以为常:长期都这样,就把它当成了常规。
80.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名望很大。
81.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82.偃旗息鼓:放倒旗子,停止敲鼓。比喻事情终止。偃:放倒。
83.甘拜下风:真心佩服。比喻自愿承认不如人家。甘:甘愿、乐意;下风:风向的下风。
84.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
85.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害怕繁重的。拈:用手指拿东西。
86.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漠:冷淡。
87.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本课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异:另外的;迁:变动。
88.精益求精:好了还要求更好。益:更加。
89.滔滔不绝:形容话很多,连续不断。滔滔:波浪滚滚。
90.投机取巧:指用狡猾的手段谋取个人利益。
91.通宵达旦:从天黑到天亮。
92.为富不仁:有钱而心狠,残酷地剥削、压迫穷人。
93.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
94.不辍劳作:不停止劳动。辍:停止。
95.无可奈何:没有办法可想。
96.无独有偶:形容罕见的事物不只一件,居然还有和它同时出现的。
97.见微知著:看到一点苗头,就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微:微小;著:明显。
98.司空见惯:表示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99.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冲:要冲。(重要道路会合的地方)
100.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101.老态龙钟: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的样子。
102.嗟来之食:今泛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103.拍案而起:拍着桌子愤怒地站起来。
104.惩前毖后:把以前的失败作为教训,使以后不再重犯。惩:警戒;毖:谨慎,小心。
105.屡见不鲜:多次见到,已经不新奇了。鲜:新奇。
106.不攻自破:不用攻打,自己就溃败了,形容防御薄弱,不堪一击。
107.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动的水不会腐臭,转动着的门轴不会被虫蛀蚀。户枢:门轴;蠹:
108.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尽管意见不完全正确,提意见的人并没有罪,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说的错误,也可以拿听到的话来警惕自己。
109.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有这个缺点就改正,没有就在以后注意。
110.姹紫嫣红:形容各种好看的花。 姹:美丽。 嫣:娇艳。
111.(精神)矍铄:形容老年人很有精神的样子
112.挑拨离间:在人与人之间搬弄是非,制造隔阂,使互相猜忌,产生矛盾。 挑拨:搬弄是非,引起纠纷。离间:拆散,隔开。(课文中:搬弄是非,引起纠纷,破坏团结。)
113.声色俱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显得非常严厉
114.秉烛夜谈:点着蜡烛深夜交谈。 秉烛:拿着点着的蜡烛。
115.才疏学浅:见识不广学问不深。 疏:粗,空虚。
116.深居简出:平日老在家里呆着,很少出门。 简:少
117.终南捷径:指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118.自命不凡:自以为不平凡。形容高傲自负的样子。 自命:自认为。
119.循序渐进:按一定的顺序逐渐推进。 循:按照
120.举一反三:举出一件或一方面已知的事理,可以退之与其同类的许多事理。 反:推演
121.明哲保身:原指明智的人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得危险的事
122.风烛残年:比喻临近死亡的晚年(风烛:风中之烛)
123.不可救药:病重到不可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得没有法儿挽救(药:治)
124.大步流星:形容脚步迈得大,走得快。
125.月朗星稀:月光明朗,星星稀少。
126.无缘无故:没有什么原因,平白无故
127.变卖典质:典质:用土地、房屋或其它东西作为抵压向人借钱。
128.碌碌无为:平庸无能,无所作为。
129.成群结队:指聚集到一起,形成了队伍
130.就地取材:在当地选取材料。就当地选用人才。
131.郑重其事:严肃认真地对待这件事。
132.世人瞩目:世界上的人都注视(目)。
133.逞强施威:显示自己能力强,施展威风。
134.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也说悬心吊胆。
135.满腔义愤:充满心中,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
136.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137.鬼鬼祟祟: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138.报仇雪恨:采取行动,打击仇敌,洗雪仇恨。
139.妄自尊大:狂妄的自高自大。
140.不攻自破:不用攻打,自己就溃败了,形容防御薄弱,不堪一击,也指论点活情节漏洞百出,经不起反驳。
141.百废待举:许多荒废了的事情都等待着去做。
142.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拒绝听取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143.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极点。疾首:头痛。
144.疾风知劲草:疾:急速,猛烈。
145.荼毒生灵:残害人民。荼毒:毒害、残害。生灵:人民。
146.富贵不能淫:不为金钱地位所迷惑。淫:迷惑。
147.贫贱不能移:不因贫穷低贱而改变志向。移:改变(志向)。
148.威武不能屈:在权势、压力面前不屈服。屈:屈服。
149.旁征博引:为了表示论证充足而广泛地引用材料。
150.振振有辞(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3-30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意林》卷一引《六韬》:“屈一人下,伸万人上, 惟圣人能行之。”《汉书·萧何传》:“夫能诎於一人之下,而信於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一人,谓天子;万人,谓百官。多指地位崇高权势显赫的大臣。

【一人有庆】 《书·吕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其宁惟永。”孔传: “天子有善,则兆民赖之,其乃安宁长久之道。”后常用为歌颂帝王德政之词。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语本汉淮南王刘安举家升天的传说。汉王充《论衡 ·道虚》:“儒书言: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於天上,鸡鸣於云中。”后用以比喻一人得势,与其有关者亦皆随之发迹。多含讽刺意。

【一人得道,鸡犬飞升】 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一人善射,百夫决拾】 ①古谚语。比喻为将者善战,其士卒亦必勇敢无前。 ②喻凡事为首者倡导于前,则其众必起而效之。

【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谓本无其事,但因传说者多,大家就信以为真。

【一人敌】 谓匹夫之勇,止足以敌一人。语出《孟子·梁惠王下》:“夫抚 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

【一了百了】 语本《朱子语类》卷八:“有资质甚高者,一了一切了,即不 须节节用工也。”原为对天资高的人的赞誉之辞,后亦以谓主要的事情了结,其他一切也跟着了结。

【一了百当】 ①犹言一了百了。②谓问题解决得彻底,或事情办得甚为妥当。

【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谓子孙中有一人出家,祖宗都能升天。常用以借喻 一人得势,全家沾光。
处都是。

【一天星斗】 ①满天星星。②唐杜牧《华清宫三十韵》:“雷霆驰号令,星 斗焕文章。”后以“一天星斗”形容文章华美。③方言。谓事情杂乱难理,见清范寅《越谚》卷上。④犹言满城风雨。

【一元复始】 《公羊传·隐公元年》:“元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 之始也。”后以“一元复始”为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今人亦偶用之。

【一木难支】 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扞和峤呴曰:‘元裒 如北厦门,拉攞自欲坏,非一木所能支。’”隋王通《文中子·事君》:“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后以“一木难支”谓崩溃的形势非一人所能挽救。②喻艰巨的事业非一人所能胜任。

【一日三月】 《诗·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后以“一日三月”形容对人思念殷切。

【一日三省】 谓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语出《论语·学而》:“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一日三秋】 《诗·王风·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孔颖达疏:“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后以“一日三秋”形容对人思念殷切。

【一日三岁】 《诗·王风·采葛》:“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后以“一日三岁”形容对人思念殷切。

【一日之长】 谓年龄比别人稍大。语出《论语·先进》:“子路、曾晳、冉 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一日万几】 亦作“一日万机”。形容帝王每天处理政事极为繁忙。语本 《书·皋陶谟》:“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孔传:“几,微也。言当戒惧万事之微。”
【一手遮天】 唐曹邺《读李斯传》诗:“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后以 “一手遮天”形容仗势弄权,瞒上欺下。

【一毛不拔】 语出《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 为也。”《燕丹子》卷中:“荆轲曰:‘有鄙志,常谓心向意,投身不顾;情有异,一毛不拔。’”后以“一毛不拔”形容极端吝啬。

【一仍旧贯】 语出《论语·先进》:“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 如之何?何必改作?’”何晏集解引郑玄曰:“仍,因也。贯,事也。因旧事则可也,何必复更改作。”后以“一仍旧贯”表示完全按照旧例。

【一介不取】 语出《孟子·万章上》:“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后以“一介不取”谓一丝一毫亦不苟取。

【一心一意】 《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 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后因以“一心一意”谓同心同意;或专心专意,毫无他念。

【一心一德】 同心同德。语出《书·泰誓中》:“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 惟克永世。”

【一孔之见】 汉桓宽《盐铁论·相刺》:“持规而非矩,执准而非绳,通一 孔,晓一理,而不知权衡。”《礼记·中庸》“反古之道”汉郑玄注:“反古之道,谓晓一孔之人,不知今王之新政可从。”唐孔颖达疏:“孔谓孔穴。孔穴所出,事有多涂。今惟晓知一孔之人,不知馀孔通达,惟守此一处,故云晓一孔之人。”后因称狭隘片面的见解为“一孔之见”。

【一世龙门】 后汉李膺有重名,后进有升其堂者,谓之“登龙门”。见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后因称文人所景仰的人物为一世龙门。

【一本正经】 原指一部正规的经典。后即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有时带有 讽刺意味。

【一目十行】 一眼能看十行文章。形容阅读的速度极快。语本《梁书·简文 帝纪》:“读书十行俱下。”及《北齐书·河南康舒王孝瑜传》:“兼爱文学,读书敏速,十行俱下。”

【一丘一壑】 ①《汉书·叙传上》:“渔钓於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 於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后因以“一丘一壑”指退隐在野,放情山水。②犹一山一水。

【一丘之貉】 同一山丘上的貉。喻同类无所差别。今用于贬义。丘,亦作“ 邱”。

【一匡九合】 春秋时管仲辅助齐桓公“一匡天下,九合诸侯”,建立霸业。 后亦以“一匡九合”指立国大事。

【一成一旅】 方十里为成,五百人为旅。传夏少康凭此灭过、戈而复禹业。 后遂用为势微力弱卒能克敌制胜、光复旧业之典。

【一成不变】 《礼记·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 可变,故君子尽心焉。”孔颖达疏:“容貌一成之后,若以刀锯凿之,断者不可续,死者不可生,故云不可变。”后以一成不变”谓刑法一经制定,不容变更。亦泛指墨守成规,不知变通。

【一帆风顺】 ①本指帆船一路顺风。亦用为祝人旅途安吉之辞。②比喻境遇 顺利或办事容易。

【一衣带水】 《南史·陈纪下》:“隋文帝谓仆射高颎曰:‘我为百姓父母, 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一衣带水”谓象一条衣带那么宽的河流,形容其狭窄或逼近。因隋将伐陈,陈在长江之南,故云。后亦泛指江河湖海不足为阻。

【一字一板】 ①犹一字一句。形容说话从容,吐字清晰。②指严肃认真,毫 不苟且。③犹言正正经经,合乎规矩。

【一字一珠】 形容歌声圆润。语出唐薛能《赠歌者》诗:“一字新声一颗珠, 转喉疑是击珊瑚。”后亦以“一字一珠”称誉文章华贵。

【一字千金】 ①秦相吕不韦使门客著《吕氏春秋》,书成,公布于咸阳城门, 声言有能增删一字者,赏予千金。见《史记·吕不韦列传》。又汉刘安著《淮南子》,亦悬赏千金,征求士人意见。见汉桓谭《新论·本造》。后因以“一字千金”极言文章价值的高贵。②指书法作品的珍贵。

【一字不易】 《新唐书·文艺传中·孙逖》:“开元间,苏颋、齐澣、苏 晋、贾曾、韩休、许景先及狄典诏诰,为代言最;而逖尤精密,张九龄视其草,欲易一字,卒不能也。”后因以“一字不易”谓文字精醇,一个字也不能更改。亦用于指抄袭者一字不改地照抄别人的文章。

【一字连城】 《魏书·彭城王勰传》:“黄门侍郎崔光读暮春群臣应诏诗。 至勰诗,高祖仍为之改一字……勰曰:‘臣闻《诗》三百,一言可蔽。今陛下赐刊一字,足以价等连城。’”后因以“一字连城”极言文字价值的崇高。连城,指“连城璧”。

【一字兼金】 形容文字极其珍贵。兼金,价值倍常的好金。

【一字褒贬】 原谓《春秋》笔法严谨,一字即寓褒贬之意。晋杜预《春秋经 传集解序》:“《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字以成言。”孔颖达疏:“褒则书字,贬则称名。”晋范宁《春秋谷梁传序》:“一字之褒,宠逾华衮之赠;片言之贬,辱过市朝之挞。”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徵圣》:“故《春秋》以一字为褒贬。”后亦泛指论人议事用词严谨而有分寸。

【一花独放】 一种花独自开放。与“百花齐放”相对,常比喻缺少各种不同 形式、风格的艺术作品。

【一步一鬼】 汉王充《论衡·论死》:“如人死辄为鬼,则道路之上一步一 鬼也。”本谓鬼很多,后为疑心生暗鬼之意。

【一步一趋】 ①形容紧跟着行走。语本《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 夫子趋亦趋。”②比喻事事模仿和追随别人。常含贬意。

【一步登天】 一步跨上青天。比喻一下子达到极高的境界或程度。常用以讽 人突得高位。

【一见如旧】 初次相见意气相投,有如故交。语本《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扞吴公子札呴聘於郑,见子产,如旧相识。”

【一吟一咏】 指吟诗作赋。晋孙绰、许询同负盛誉,和尚支遁问绰与询孰优 孰劣,绰答:“高情致远,弟子早已伏膺;一吟一讠永,许将北面。”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及《晋书·孙绰传》。
【一言九鼎】 秦昭王十五年秦围赵都邯郸,赵使平原君赴楚求救,毛遂自愿 同往。经遂晓以利害,楚王同意救赵。平原君因而赞扬曰:“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於九鼎大吕。”见《史记·平原君列传》。九鼎大吕,古代国家的宝器。后因以为典实,谓一句话即可产生极大的力量。

【一言千金】 一句话价值千金。常用以形容所言之富有价值。

【一言半句】 见“一言半语”。

【一言半辞】 见“一言半语”。

【一言丧邦】 谓一句话可以亡国。

【一言为定】 一句话说定,不再更改或反悔。

【一言兴邦】 谓一句话可以兴国。

【一言难尽】 形容事情曲折复杂,非一语能够说完。

【一表人才】 见“一表人物”。

【一表人材】 见“一表人物”。

【一表人物】 形容容貌英俊。表,仪表。

【一表非凡】 见“一表非俗”。

【一枕南柯】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载,淳于棼梦到槐安国,娶了公主, 任南柯太守,享尽富贵荣华。醒后才知道是一场大梦,原来槐安国就是庭前槐树下的蚁穴。后因以“一枕南柯”指一场梦幻。

【一枕黄粱】 唐沈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旅店中昼寝入梦,历尽富 贵荣华,一觉醒来,主人黄粱尚未熟。后因以“一枕黄粱”比喻虚幻的梦想。

【一虎不河】 《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论语·述 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原谓空手搏虎,徒步渡河,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后在元剧中以“一虎不河”比喻不顾一切。

【一往情深】 谓对人或事物具有深厚的感情。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任诞》:“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谢公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

【一波三折】 指写字笔画曲折多姿。语本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宣和书谱·太上内景神经》:“然其一波三折笔之势,亦自不苟。”后比喻事多波折。

【一定不易】 《淮南子·主术训》:“今夫权衡规矩,一定而不易,不为秦 楚变节,不为胡越改容。”后因以“一定不易”谓既经确定不可改变或事理正确不可改动。

【一草一木】 《后汉书·应劭传》:“春一草枯则为灾,秋一木华亦为异。” 唐李商隐有《永乐县所居一草一木无非自栽今春悉已芳茂因书即事一章》诗。后亦以“一草一木”喻微细之物。

【一柱擎天】 ①一根柱子托起天来。语本《楚辞·天问》:“八柱何当。” 王逸注:“言天有八山为柱。”后用“一柱擎天”比喻能够独力担当天下重任。②泛指山势雄拔。

【一轨同风】 车轨相同,风俗一致。语出《礼记·中庸》:“车同轨,书同 文。”《晋书·苻坚载记上》:“一轨九州,同风天下。”后因以“一轨同风”比喻国家统一,政令划一。

【一索得男】 《易·说卦》:“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王弼注: “索,求也。以乾坤为父母而求其子也。”后因以“一索得男”谓初生得子。亦作“一索成男”。

【一致百虑】 趋向虽然相同,却有各种考虑。常指虑虽百端,理归于一。语 出《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孔颖达疏:“一致而百虑者,所致虽一,虑必有百,言虑虽百种,必归於一致也。”

【一笑置之】 轻蔑地一笑,把它搁在一边。表示不予理会。语出宋陆游《书 梦》诗:“一笑俱置之,浮生故多难。”

【一笑倾城】 《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 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后因以“一笑倾城”形容女子的绝色。

【一倡一和】 ①《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谓一个先 唱,一个和声,形容两人感情相通。后多比喻两人相互配合,彼此呼应。倡,亦作“唱”。②谓鸣声相呼应。

【一倡三叹】 《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谓一人歌唱, 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己。倡,亦作“唱”。

【一得之愚】 对自己意见的谦词。犹言一点肤浅的见解。语出《晏子春秋· 杂下十八》。

【一毫千里】 语本《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豪(毫) 氂,缪以千里’。”《大戴礼记·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卢辩注:“据《易说》言也。”谓差错虽微,造成的危害甚大。

【一隅三反】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与“举 一反三”意同,谓善于类推,能由此及彼。

【一琴一鹤】 宋赵抃任成都转运使,到官时随身只带一琴一鹤。见宋沈括 《梦溪笔谈·人事一》、《宋史》抃本传。后来称人为官清廉,常用此语。按:宋赵善璙《自警篇·嗜好》称抃赴官携一龟一鹤,朱长文《琴史》卷五及叶梦得《石林诗话》则以琴鹤龟三事并言。

【一挥而就】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荐举不捷》:“扞王璘呴复为鸟散馀花 落诗二十首,援毫而就。时忽风雨暴至,数幅为回飚所卷,泥滓沾渍,不胜舒卷。璘曰:‘勿取,但将纸来!’复纵笔一挥,斯须复十馀篇矣。”后因以“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

【一叶知秋】 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来临。比喻由细微的迹象就能推知 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语本《淮南子·说山训》:“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宋唐庚《文录》、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三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一落千丈】 唐韩愈《听颖师弹琴》诗:“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 强。”原指琴声骤然低落。后常用以形容景况急剧下降。

【一傅众咻】 谓一人施教,众人喧扰。比喻事不专一,绝无效果。语本《孟 子·滕文公下》:“有楚大夫於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

【一饭千金】 汉韩信少贫,在淮阴城钓鱼,有漂母见其饥,饭之。后信为楚 王,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见《史记·淮阴侯列传》。后称受恩重报为“一饭千金”。

【一饮一啄】 《庄子·养生主》:“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 中。”成玄英疏:“饮啄自在,放旷逍遥。”谓鸟类饮食随心。后亦泛指人的饮食。

【一劳永逸】 亦作“一劳久逸”。谓劳苦一次,可望永安。语本汉扬雄《谏 勿许单于朝疏》:“以为不壹劳者不久佚,不蹔费者不永宁,是以忍百万之师,以摧饿虎之喙……而不悔也。”

【一寒如此】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魏使须贾於秦,范雎闻之,为微 行,敝衣闲步之邸,见须贾……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绨袍以赐之。”后用以表示贫困潦倒至极。

【一丝不挂】 ①原指鱼类不受钓丝的挂碍,禅家常以此喻不为尘俗所牵累。 按:佛语本作“寸丝不挂”。见《景德传灯录·南泉禅师》。②赤身裸体。

【一鼓作气】 《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 三而竭。”古代作战击鼓进军,擂第一通鼓时士气最盛。后多喻趁锐气旺盛之时一举成事或鼓足干劲,一往直前。

【一梦华胥】 《列子·黄帝》:“扞黄帝呴昼寝而梦,游於华胥氏之国。华 胥氏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后因称一场幻梦为“一梦华胥”。

【一概而论】 亦作“一�而论”。指对问题不作具体分析,笼统地同样看待。 语本《楚辞·九章·怀沙》:“同糅玉石兮,一�而相量。”

【一路福星】 宋鲜于侁为京东转运使,比行,司马光谓人曰:“福星往矣。” 见宋秦观《鲜于子骏行状》。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元佑更化》、清翟灏《通俗编·祝诵》引《四友斋丛说》均作“一路福星”。福星,即岁星,旧时术士谓岁星照临能降福于民。宋代行政大区称路,后以路为道路之“路”,以“一路福星”为祝人旅途平安之语。

【一意孤行】 《史记·酷吏列传》:“禹(赵禹)为人廉倨,为吏以来,舍 无食客。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谓谢绝请托,按己意执法。后以“一意孤行”指不听劝告,固执地照自己的意思行事。

【一误再误】 谓一再失误。语本《宋史·魏王廷美传》:“太宗以传国之意 访之赵普。普曰:‘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邪?’”

【一尘不染】 ①佛教谓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修道者达到真性清 净不被六尘所染污为“一尘不染”。后多用以形容清净廉洁,品格高尚。②指非常清洁。

【一发千钧】 语本《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县 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谓一根头发上系着千钧的重量。比喻极其危险。

【一瞑不视】 ①闭眼不能再看,指死亡。语出《战国策·楚策一》:“有断 脰决腹,一瞑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鲍彪注:“瞑,不视也,谓死。”②形容不怕牺牲。③人为的闭眼不看。指逃避现实。

【一暴十寒】 亦作“一曝十寒”。晒一天,冷十天。比喻做事没有恒心。

【一喷一醒】 ①唐韩愈孟郊《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厉乃。” 王伯大音释引樊汝霖云:“鸡用水喷,神气始醒。”后宋儒常以此语比喻慎独戒惧功夫。②喻推动督促。

【一噎止餐】 犹因噎废食。语本《吕氏春秋·荡兵》:“夫有以饐死者, 欲

【一箭双雕】 一箭射中两雕。雕,亦作“雕”,一种性凶猛的大鸟。《北史 ·长孙晟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又《新唐书·高骈传》:“事朱叔明为司马,有二雕并飞,骈曰:‘我且贵,当中之。’一发贯二雕焉。”后因以“一箭双雕”形容射艺高明,亦用以比喻一举两得。

【一诺千金】 形容说话极有信用。语本《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楚人谚 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一麾出守】 南朝宋颜延之《五君咏·阮始平》:“屡荐不入官,一麾乃出 守。”麾有挥斥、排挤意,谓阮咸受荀勖排斥,出为始平太守。麾亦有旌麾意,故后多以“一麾出守”用作朝官出为外任之典。

【一举三反】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后以 “一举三反”指善于推理,能由此及彼。

【一举两得】 做一件事能使两方面都得到好处。语本《东观汉记·耿弇传》: “吾得临淄,即西安孤,必覆亡矣。所谓一举而两得者也。”

【一钱不值】 谓毫无价值。值,本作“直”。语出《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

【一掷乾坤】 谓以天下为孤注之一掷。乾坤,天下。语本唐韩愈《过鸿沟》 诗:“谁劝君王回马首,真成一掷赌乾坤。”

【一点灵犀】 ①唐李商隐《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谓犀角上有纹,两头感应通灵,故以“一点灵犀”喻心心相印。②指聪敏。

【一谦四益】 《易·谦》:“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 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后以“一谦四益”谓谦虚能使人得到很多益处。

【同盘而食】 同吃一个盘中的食物。形容兄弟之间骨肉情深。语出《魏书· 杨椿传》:“椿临行,诫子孙曰:‘……吾兄弟,若在家,必同盘而食,若有近行,不至,必待其还,亦有过中不食,忍饥相待。’”亦省作“同盘”。
第2个回答  2009-04-03
卑己自牧
【注音】bēi jǐ zì mù
【典故】鲁迅的韧,闻一多的刚,郁达夫的卑己自牧,我认为是文坛的三绝。 郭沫若《再谈郁达夫》
【释义】卑:谦;牧:养。以谦逊的态度修身养性。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自身修养
【结构】联合式【近义词】卑以自牧
-----------------------------------------
独善自养
【拼音】dú shàn zì yǎng
【出处】山林者,士之所独善自养而不忧天下者,之所以能安也。 唐·韩愈《后廿九日复上书》
【释义】只求自我完善,修身养性。
-----------------------------------------
谨身节用
【注音】jǐn shēn jié yòng
【出处】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孝经·庶人章》
【解释】修身饬行,节省其用。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节俭
【结构】联合式
-----------------------------------------
日省月修
【拼音】rì xǐng yuè xiū
【典故】使本官读书进学,日省月修,待其老成,然后授以任事之职。 清·严有禧《漱华随笔·知县改授》
【释义】天天反省,月月修身。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学习等
【结构】联合式
-----------------------------------------
慎身修永
【注音】shèn shēn xiū yǒng
【典故】慎厥身修思永。 《尚书·皋陶谟》
【释义】为长治久安而真诚修身。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修身养性
【结构】偏正式
-----------------------------------------
修己安人
【注音】xiū jǐ ān rén【
出处】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春秋·鲁·孔丘《论语·宪问》
【解释】修己:修身。提高自身修养,使人民安乐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结构】联合式
-----------------------------------------
修身养性
【拼音】xiū shēn yǎng xìng
【典故】贫道本是南阳一耕夫,岂管尘世之事只可修身养性,贫道去不的也。 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一折
【释义】修身:使心灵纯洁;养性:使本性不受损害。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世
【结构】联合式
-----------------------------------------
止谤莫如自修
【拼音】zhǐ bàng mò rú zì xiū
【出处】且闻人毁己而忿者,恶丑声之加人也,人报者滋甚,不如默而自修己也。谚曰:‘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斯言信矣。 《三国志·魏志·王昶传》
【解释】止:阻止;谤:诽谤;修:修身。要阻止他人对自己的诽谤,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修身,提高自己的品德。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复句式
【近义词】止谤莫若自修
-----------------------------------------
自利利他
【注音】zì lì lì tā
【典故】自利利他,法皆具足。 《佛遗教经·众生得度》
【解释】自利:以利己为主的修养;利他:以利他人为目的的行为。佛教自称修身的最终目的,是完成自他二利,人人成佛。借指对己对人都有好处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联合式
-----------------------------------------
正身清心
【拼音】zhèng shēn qīng xīn
【典故】愿陛下体上天之仁爱,念祖宗之艰难,正身清心以立本而应务。 《明史·邱浚传》
【释义】端正自己的言行,清静内心。比喻修身养性。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修身养性
-----------------------------------------
不求甚解
【注音】bù qiú shèn jiě
【出处】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晋·陶潜《五柳先生传》
【解释】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学习不深入
【结构】动宾式
【近义词】囫囵吞枣、浅尝辄止、食古不化
【相反词】穷原竟委、咬文嚼字、寻根究底
-----------------------------------------
宝山空回
【注音】bǎo shān kōng huí
【出处】如人无手,虽至宝山,终无所得。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离世间品》
【解释】走进到处是宝物的山里,却空手出来。比喻根据条件,本来应该有丰富的收获,却一无所得(多指求知)。
【用法】作定语;比喻置身好的环境却一无所获
【结构】偏正式
【相近词】空入宝山回
【相反词】满载而归
-----------------------------------------
负笈游学
【注音】fù jí yóu xué
【典故】北海炳春,少立志操,寒苦自居,负笈游学。 《晋书·王裒传》
【解释】笈:书箱;游学:到外地求学。背着书箱,去外地求学。形容不知劳苦的求知态度。
-----------------------------------------
困知勉行
【注音】kùn zhī miǎn xíng
【典故】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
【解释】困知:遇困而求知;勉行:尽力实行。在不断克服困难中求得知识,有了知识就勉力实行。
【用法】作谓语、宾语;克服困难中求得知识
【结构】联合式
【相近词】困勉下学
-----------------------------------------
求知若渴
【注音】qiú zhī ruò kě
【解释】知:知识。探求知识像口渴想喝水一样迫切。形容求知愿望十分迫切。
-----------------------------------------
虚而不淈
【注音】xū ér bù gǔ
【典故】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与?虚而不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老子》第五章
【释义】淈:穷竭。原比喻天地为风箱,愈空虚愈不穷竭,愈推拉愈多排风。多比喻愈虚心求知,知识就越丰富。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偏正式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意林》卷一引《六韬》:“屈一人下,伸万人上, 惟圣人能行之。”《汉书·萧何传》:“夫能诎於一人之下,而信於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一人,谓天子;万人,谓百官。多指地位崇高权势显赫的大臣。

【一人有庆】 《书·吕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其宁惟永。”孔传: “天子有善,则兆民赖之,其乃安宁长久之道。”后常用为歌颂帝王德政之词。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语本汉淮南王刘安举家升天的传说。汉王充《论衡 ·道虚》:“儒书言: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於天上,鸡鸣於云中。”后用以比喻一人得势,与其有关者亦皆随之发迹。多含讽刺意。

【一人得道,鸡犬飞升】 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一人善射,百夫决拾】 ①古谚语。比喻为将者善战,其士卒亦必勇敢无前。 ②喻凡事为首者倡导于前,则其众必起而效之。

【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谓本无其事,但因传说者多,大家就信以为真。

【一人敌】 谓匹夫之勇,止足以敌一人。语出《孟子·梁惠王下》:“夫抚 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

【一了百了】 语本《朱子语类》卷八:“有资质甚高者,一了一切了,即不 须节节用工也。”原为对天资高的人的赞誉之辞,后亦以谓主要的事情了结,其他一切也跟着了结。

【一了百当】 ①犹言一了百了。②谓问题解决得彻底,或事情办得甚为妥当。

【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谓子孙中有一人出家,祖宗都能升天。常用以借喻 一人得势,全家沾光。
处都是。

【一天星斗】 ①满天星星。②唐杜牧《华清宫三十韵》:“雷霆驰号令,星 斗焕文章。”后以“一天星斗”形容文章华美。③方言。谓事情杂乱难理,见清范寅《越谚》卷上。④犹言满城风雨。

【一元复始】 《公羊传·隐公元年》:“元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 之始也。”后以“一元复始”为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今人亦偶用之。

【一木难支】 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扞和峤呴曰:‘元裒 如北厦门,拉攞自欲坏,非一木所能支。’”隋王通《文中子·事君》:“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后以“一木难支”谓崩溃的形势非一人所能挽救。②喻艰巨的事业非一人所能胜任。

【一日三月】 《诗·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后以“一日三月”形容对人思念殷切。

【一日三省】 谓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语出《论语·学而》:“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一日三秋】 《诗·王风·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孔颖达疏:“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后以“一日三秋”形容对人思念殷切。

【一日三岁】 《诗·王风·采葛》:“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后以“一日三岁”形容对人思念殷切。

【一日之长】 谓年龄比别人稍大。语出《论语·先进》:“子路、曾晳、冉 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一日万几】 亦作“一日万机”。形容帝王每天处理政事极为繁忙。语本 《书·皋陶谟》:“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孔传:“几,微也。言当戒惧万事之微。”
【一手遮天】 唐曹邺《读李斯传》诗:“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后以 “一手遮天”形容仗势弄权,瞒上欺下。

【一毛不拔】 语出《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 为也。”《燕丹子》卷中:“荆轲曰:‘有鄙志,常谓心向意,投身不顾;情有异,一毛不拔。’”后以“一毛不拔”形容极端吝啬。

【一仍旧贯】 语出《论语·先进》:“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 如之何?何必改作?’”何晏集解引郑玄曰:“仍,因也。贯,事也。因旧事则可也,何必复更改作。”后以“一仍旧贯”表示完全按照旧例。

【一介不取】 语出《孟子·万章上》:“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后以“一介不取”谓一丝一毫亦不苟取。

【一心一意】 《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 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后因以“一心一意”谓同心同意;或专心专意,毫无他念。

【一心一德】 同心同德。语出《书·泰誓中》:“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 惟克永世。”

【一孔之见】 汉桓宽《盐铁论·相刺》:“持规而非矩,执准而非绳,通一 孔,晓一理,而不知权衡。”《礼记·中庸》“反古之道”汉郑玄注:“反古之道,谓晓一孔之人,不知今王之新政可从。”唐孔颖达疏:“孔谓孔穴。孔穴所出,事有多涂。今惟晓知一孔之人,不知馀孔通达,惟守此一处,故云晓一孔之人。”后因称狭隘片面的见解为“一孔之见”。

【一世龙门】 后汉李膺有重名,后进有升其堂者,谓之“登龙门”。见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后因称文人所景仰的人物为一世龙门。

【一本正经】 原指一部正规的经典。后即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有时带有 讽刺意味。

【一目十行】 一眼能看十行文章。形容阅读的速度极快。语本《梁书·简文 帝纪》:“读书十行俱下。”及《北齐书·河南康舒王孝瑜传》:“兼爱文学,读书敏速,十行俱下。”

【一丘一壑】 ①《汉书·叙传上》:“渔钓於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 於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后因以“一丘一壑”指退隐在野,放情山水。②犹一山一水。

【一丘之貉】 同一山丘上的貉。喻同类无所差别。今用于贬义。丘,亦作“ 邱”。

【一匡九合】 春秋时管仲辅助齐桓公“一匡天下,九合诸侯”,建立霸业。 后亦以“一匡九合”指立国大事。

【一成一旅】 方十里为成,五百人为旅。传夏少康凭此灭过、戈而复禹业。 后遂用为势微力弱卒能克敌制胜、光复旧业之典。

【一成不变】 《礼记·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 可变,故君子尽心焉。”孔颖达疏:“容貌一成之后,若以刀锯凿之,断者不可续,死者不可生,故云不可变。”后以一成不变”谓刑法一经制定,不容变更。亦泛指墨守成规,不知变通。

【一帆风顺】 ①本指帆船一路顺风。亦用为祝人旅途安吉之辞。②比喻境遇 顺利或办事容易。

【一衣带水】 《南史·陈纪下》:“隋文帝谓仆射高颎曰:‘我为百姓父母, 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一衣带水”谓象一条衣带那么宽的河流,形容其狭窄或逼近。因隋将伐陈,陈在长江之南,故云。后亦泛指江河湖海不足为阻。

【一字一板】 ①犹一字一句。形容说话从容,吐字清晰。②指严肃认真,毫 不苟且。③犹言正正经经,合乎规矩。

【一字一珠】 形容歌声圆润。语出唐薛能《赠歌者》诗:“一字新声一颗珠, 转喉疑是击珊瑚。”后亦以“一字一珠”称誉文章华贵。

【一字千金】 ①秦相吕不韦使门客著《吕氏春秋》,书成,公布于咸阳城门, 声言有能增删一字者,赏予千金。见《史记·吕不韦列传》。又汉刘安著《淮南子》,亦悬赏千金,征求士人意见。见汉桓谭《新论·本造》。后因以“一字千金”极言文章价值的高贵。②指书法作品的珍贵。

【一字不易】 《新唐书·文艺传中·孙逖》:“开元间,苏颋、齐澣、苏 晋、贾曾、韩休、许景先及狄典诏诰,为代言最;而逖尤精密,张九龄视其草,欲易一字,卒不能也。”后因以“一字不易”谓文字精醇,一个字也不能更改。亦用于指抄袭者一字不改地照抄别人的文章。

【一字连城】 《魏书·彭城王勰传》:“黄门侍郎崔光读暮春群臣应诏诗。 至勰诗,高祖仍为之改一字……勰曰:‘臣闻《诗》三百,一言可蔽。今陛下赐刊一字,足以价等连城。’”后因以“一字连城”极言文字价值的崇高。连城,指“连城璧”。

【一字兼金】 形容文字极其珍贵。兼金,价值倍常的好金。

【一字褒贬】 原谓《春秋》笔法严谨,一字即寓褒贬之意。晋杜预《春秋经 传集解序》:“《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字以成言。”孔颖达疏:“褒则书字,贬则称名。”晋范宁《春秋谷梁传序》:“一字之褒,宠逾华衮之赠;片言之贬,辱过市朝之挞。”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徵圣》:“故《春秋》以一字为褒贬。”后亦泛指论人议事用词严谨而有分寸。

【一花独放】 一种花独自开放。与“百花齐放”相对,常比喻缺少各种不同 形式、风格的艺术作品。

【一步一鬼】 汉王充《论衡·论死》:“如人死辄为鬼,则道路之上一步一 鬼也。”本谓鬼很多,后为疑心生暗鬼之意。

【一步一趋】 ①形容紧跟着行走。语本《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 夫子趋亦趋。”②比喻事事模仿和追随别人。常含贬意。

【一步登天】 一步跨上青天。比喻一下子达到极高的境界或程度。常用以讽 人突得高位。

【一见如旧】 初次相见意气相投,有如故交。语本《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扞吴公子札呴聘於郑,见子产,如旧相识。”

【一吟一咏】 指吟诗作赋。晋孙绰、许询同负盛誉,和尚支遁问绰与询孰优 孰劣,绰答:“高情致远,弟子早已伏膺;一吟一讠永,许将北面。”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及《晋书·孙绰传》。
【一言九鼎】 秦昭王十五年秦围赵都邯郸,赵使平原君赴楚求救,毛遂自愿 同往。经遂晓以利害,楚王同意救赵。平原君因而赞扬曰:“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於九鼎大吕。”见《史记·平原君列传》。九鼎大吕,古代国家的宝器。后因以为典实,谓一句话即可产生极大的力量。
第3个回答  2009-04-11
1.囊里盛锥
náng lǐ shèng zhuī
〖解释〗指让有才能的人得到机会表现自己。
〖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示例〗问了三声道,有好男子跟的孙孔目哥哥往泰安神州烧香去,你正是~,尖者自出,我便道我敢去。 ★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三折

2.胶柱调瑟
jiāo zhù tiáo sè
〖释义〗瑟:古代一种弹拨乐器。用胶粘住瑟上用以调音的短木,不能再调整音的高低缓急。比喻拘泥死板,缺少变通。
〖出处〗《文子·五·道德》:“老子曰:‘执一世之法籍,以非传代之俗,譬犹胶柱调瑟。’”
3.琴瑟之好
qí sè zhī hǎo
〖解释〗比喻夫妻间感情和谐。
〖出处〗《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示例〗他们俩海誓山盟,愿永结~。

4.隔靴爬痒
gé xuē pá yǎng
〖解释〗比喻说话作文不中肯,不贴切,没有抓住要点。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同“隔靴搔痒”。
〖出处〗清·钱大昭《迩言》卷六:“《朱子语类》云:圣人只是识得性。百家纷纷,只是不识性字。扬子鹘鹘突突,荀子又所谓隔靴爬痒。”
5.精金美玉
jīng jīn měi yù
〖解释〗精金:精炼的金。纯金美玉。比喻人品纯洁或物品精美。
〖出处〗宋·苏轼《答谢民师书》:“欧阳文忠公言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也。”
〖示例〗那点~,同心意合,媚滋一人。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
6.布帛菽粟
bù bó shū sù
〖解释〗帛:丝织品;菽:豆类;粟:小米,泛指粮食。指生活必需品。比喻极平常而又不可缺少的东西。
〖出处〗汉·晁错《论贵粟疏》:“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非可一日成也。”《宋史·程颐传》:“其言之旨,若布帛菽粟然,知德者尤尊崇之。”
〖示例〗对于胜利了的人民,这是如同~一样地不可以须臾离开的东西。 ★毛泽东《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

7.尺布斗粟
chǐ bù dǒu sù
〖解释〗一尺布,一斗谷子。形容数量很少。也比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和。
〖出处〗《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春;兄弟二人不相容。”
〖示例〗至若淮南迁蜀而死,天子闻~之谣,辄食甚哀。 ★明·赵弼《酆都报应录》

8.鳞次栉比
lín cì zhì bǐ
〖释义〗栉:梳篦的总称。象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出处〗《诗经·周颂·良耜》:“获之挃挃。积之粟粟。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南朝宋·鲍照《咏史》诗:“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
〖示例〗东关外羊毛衖左右,闽粤游民群聚于此,赌馆烟舍,~。(清·王韬《瀛壖杂志》)

9.比屋连甍
bǐ wū lián méng
〖解释〗屋舍紧密相连。指住户众多。
〖出处〗晋·左思《蜀都赋》:“比屋连甍,千庑万室。”
〖示例〗迨国朝以来,吾邑贡籍不能出他邑上,而所辖金阊内外,~,通阛带阓,万商之渊,骎骎乎甲通省焉! ★清·冯桂芬《重修吴县学记》

10.殚思极虑
dān sī jí lǜ
〖解释〗殚:竭尽;虑:思虑。形容用尽心思。
〖出处〗唐·白居易《策林一·策头》:“殚思极虑,以尽微臣献言之道乎!”
〖示例〗阎敬铭亲自主持会议,~,拟成开源之策十二条。 ★高阳《母子君臣》第八十一回

11.眠思梦想
mián sī mèng xiǎng
〖解释〗睡梦中也在想念。形容思念之甚。
〖出处〗《醒世悟言·李玉英狱中讼冤》:“且说那禁子贪爱玉英容貌,眠思梦想,要去奸他。”
〖示例〗两兄这些时到那里去来?令我~,望眼欲穿。 ★《黄金世界》第六回

12、安常守故
ān cháng shǒu gù
〖解释〗习惯于日常的平稳生活,保守旧的一套。指守旧不知变革。
〖出处〗明·海瑞《申军门吴尧便宜五事文》:“本院非安常守故人也。至任以来,千万人以鼓舞作兴,翻然改革望之矣。”
〖示例〗他长期以来~,缺乏锻炼,因而经不起挫折。

13、昙花一现
tán huā yī xiàn
〖解释〗昙花:即优昙钵花,开放时间很短。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出处〗《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佛告舍利佛,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
〖示例〗这种盛况,只是~。

14、郢书燕说
yǐng shū yān shuō
〖释义〗郢:春秋战国时楚国的都城;书:信;燕:古诸侯国名;说:解释。比喻牵强附会,曲解原意。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燕相白王,王大悦,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
〖示例〗是不必然,亦不必不然,~,固未为无益。(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四)

15、谈古说今
tán gǔ shuō jīn
〖解释〗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
〖出处〗元·张可久《端正好·渔乐》:“人间开口笑樵渔,会谈今论古。”
〖示例〗到瓦官寺游耍,僧齐公一向与他相厚,出来接洽了。登阁眺远,~。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
第4个回答  2009-03-29
卑己自牧
【注音】bēi jǐ zì mù
【典故】鲁迅的韧,闻一多的刚,郁达夫的卑己自牧,我认为是文坛的三绝。 郭沫若《再谈郁达夫》
【释义】卑:谦;牧:养。以谦逊的态度修身养性。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自身修养
【结构】联合式【近义词】卑以自牧
-----------------------------------------
独善自养
【拼音】dú shàn zì yǎng
【出处】山林者,士之所独善自养而不忧天下者,之所以能安也。 唐·韩愈《后廿九日复上书》
【释义】只求自我完善,修身养性。
-----------------------------------------
谨身节用
【注音】jǐn shēn jié yòng
【出处】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孝经·庶人章》
【解释】修身饬行,节省其用。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节俭
【结构】联合式
-----------------------------------------
日省月修
【拼音】rì xǐng yuè xiū
【典故】使本官读书进学,日省月修,待其老成,然后授以任事之职。 清·严有禧《漱华随笔·知县改授》
【释义】天天反省,月月修身。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学习等
【结构】联合式
-----------------------------------------
慎身修永
【注音】shèn shēn xiū yǒng
【典故】慎厥身修思永。 《尚书·皋陶谟》
【释义】为长治久安而真诚修身。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修身养性
【结构】偏正式
-----------------------------------------
修己安人
【注音】xiū jǐ ān rén【
出处】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春秋·鲁·孔丘《论语·宪问》
【解释】修己:修身。提高自身修养,使人民安乐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结构】联合式
-----------------------------------------
修身养性
【拼音】xiū shēn yǎng xìng
【典故】贫道本是南阳一耕夫,岂管尘世之事只可修身养性,贫道去不的也。 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一折
【释义】修身:使心灵纯洁;养性:使本性不受损害。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世
【结构】联合式
-----------------------------------------
止谤莫如自修
【拼音】zhǐ bàng mò rú zì xiū
【出处】且闻人毁己而忿者,恶丑声之加人也,人报者滋甚,不如默而自修己也。谚曰:‘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斯言信矣。 《三国志·魏志·王昶传》
【解释】止:阻止;谤:诽谤;修:修身。要阻止他人对自己的诽谤,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修身,提高自己的品德。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复句式
【近义词】止谤莫若自修
-----------------------------------------
自利利他
【注音】zì lì lì tā
【典故】自利利他,法皆具足。 《佛遗教经·众生得度》
【解释】自利:以利己为主的修养;利他:以利他人为目的的行为。佛教自称修身的最终目的,是完成自他二利,人人成佛。借指对己对人都有好处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联合式
-----------------------------------------
正身清心
【拼音】zhèng shēn qīng xīn
【典故】愿陛下体上天之仁爱,念祖宗之艰难,正身清心以立本而应务。 《明史·邱浚传》
【释义】端正自己的言行,清静内心。比喻修身养性。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修身养性
-----------------------------------------
不求甚解
【注音】bù qiú shèn jiě
【出处】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晋·陶潜《五柳先生传》
【解释】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学习不深入
【结构】动宾式
【近义词】囫囵吞枣、浅尝辄止、食古不化
【相反词】穷原竟委、咬文嚼字、寻根究底
-----------------------------------------
宝山空回
【注音】bǎo shān kōng huí
【出处】如人无手,虽至宝山,终无所得。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离世间品》
【解释】走进到处是宝物的山里,却空手出来。比喻根据条件,本来应该有丰富的收获,却一无所得(多指求知)。
【用法】作定语;比喻置身好的环境却一无所获
【结构】偏正式
【相近词】空入宝山回
【相反词】满载而归
-----------------------------------------
负笈游学
【注音】fù jí yóu xué
【典故】北海炳春,少立志操,寒苦自居,负笈游学。 《晋书·王裒传》
【解释】笈:书箱;游学:到外地求学。背着书箱,去外地求学。形容不知劳苦的求知态度。
-----------------------------------------
困知勉行
【注音】kùn zhī miǎn xíng
【典故】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
【解释】困知:遇困而求知;勉行:尽力实行。在不断克服困难中求得知识,有了知识就勉力实行。
【用法】作谓语、宾语;克服困难中求得知识
【结构】联合式
【相近词】困勉下学
-----------------------------------------
求知若渴
【注音】qiú zhī ruò kě
【解释】知:知识。探求知识像口渴想喝水一样迫切。形容求知愿望十分迫切。
-----------------------------------------
虚而不淈
【注音】xū ér bù gǔ
【典故】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与?虚而不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老子》第五章
【释义】淈:穷竭。原比喻天地为风箱,愈空虚愈不穷竭,愈推拉愈多排风。多比喻愈虚心求知,知识就越丰富。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偏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