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翻译。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全文。

译文:
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这都是由于文字资料和熟悉夏礼和殷礼的人不足的缘故。如果足够的话,我就可以得到证明了。” 

杞:周天子封夏之后代于杞国,以奉夏之祀。

宋:商朝灭亡后,周封商之微子于宋,以存商汤之祭祀。钱穆:周之封建,兴灭国,继绝世,故封夏、殷二代之后于杞、宋。

徵:即“证”,证实、证明。

文献:文,指典籍。献,贤人,秉礼之贤士大夫。

出自论语·八佾篇。

内涵:这一段话表明两个问题。孔子对夏商周代的礼仪制度等非常熟悉,他希望人们都能恪守礼的规范。其次,他认为对夏商周之礼的说明,要靠足够的历史典籍贤人来证明,也反映了他对知识的求实态度。 

扩展资料:

论语的内容:

1、《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2、孔子与他的子弟对话内容非常广泛。孔子和刚刚入门的弟子的对话就从技能开始,主要内容是“六艺”。也就是:“御、射、书、数、礼、乐”。射——射箭,御——驾驭战车的技术;书——包括识字和常识,相当于现在的文化科学知识。

3、数——不但包括一般的数学知识而且还包括记日、记月、记年的历法,甚至“八卦”也在内。礼——用于维护各种人伦和道德规范;乐——通过音乐、舞蹈、诗歌等艺术手段进行道德情感的熏陶。由此观之,“礼”与“乐”互为表里,“礼”是“乐”的表现内容,“乐”是“礼”的表现形式。“礼”与“乐”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论语·八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2-18
3•9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3•14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注] 参读[2.23]。

【通译】
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其后代杞国人却难以验证;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其后代宋国人难以验证。皆因文籍和流传不充足的缘故。充足的话,那我就可以引证了。”

孔子说:周朝的礼制借鉴于夏、商二代,多么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朝的礼制。

【启示】
武王率4.5万联军伐纣,商纣武装奴隶,以十余倍兵力仓促“会于牧野”,但不堪一击,“血流漂杵”“前途倒戈”;纣王返回朝歌,登上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尚书·周书·武成》《史记·周本纪》殷商延绵六个世纪,迅速灭亡,地面典籍哪去了?这始终是个迷。直到20世纪初殷墟遗址的发现和发掘,才有看到真正的商代的史料。
我们今天看到的夏商古书,多出自周人及再传之手,尽管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7.1],庄子说“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天运》),但历代大多认定《六经》经由孔子整理。学人是社会公器,应该履行公器之职。孔子做到了。
商汤灭夏,将夏朝公室弟子封于杞国,即“杞人忧天”之国,并奉祀先祖夏禹一脉。武王克商,效法商汤,将商朝公族之后封于宋国,奉祀微子及其先祖。为什么夏商之礼能考证,而杞宋两国之俗却难以引证呢?一般来说,即只要社会是正常发展,正统的大邦的后发的文明,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小国的习俗;大邦也不会允许小国的观念文化及生活方式,对自身造成影响。孔子以《六经》教授弟子,足以证明孔子时代民间还是有古籍流传的。所以,孔子说:不足徵,因为文献不足。

参考资料:《微国学丛书-劝世忠言-我说论语》湖南人民出版社

第2个回答  2017-06-08
翻译是:
孔子说:夏朝、商朝的礼仪制度我能说出来,但是在他们的后代杞国,宋国不能证实。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与《诗》、《书》、《礼》、《易》、《春秋》等“五经”,总称“四书五经”。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是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包括《古论》《鲁论》和《齐论》。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而《齐论》则在汉魏时期失传。
第3个回答  2009-03-28
孔子说 夏朝,商朝的礼仪制度我能说出来,但是在他们的后代 杞国,宋国不能证实,这是两国文献保存不足的原因,如果有足够的文献就能证明我的说法.
这是在讽刺两国的君臣昏庸无道不仁慈爱民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9-03-28
孔子说 夏朝的礼仪制度我能说出来,但是有个杞国说部能说清楚,证明白,殷也是因为有个宋国说部清楚,这是因为文献资料部足的原因,要是充足,我能证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