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个让孩子们喜欢的老师

如题所述

我想真正的好老师应该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理解学生的行为,要具有一颗仁慈、宽厚、博爱、善良的心,会包容学生的一些缺点,理解一些错误行为偏激行为的发生。真正的爱着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平等对待!
首先,我们应该做一个有童心的老师。“童心,是师爱之源。”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经说过:“唯有童心,才能细腻地感受童心,理解童心。”确实,一个教师如果没有了童心,没有了爱童之心,那么就趁早离开教师队伍,否则老师痛苦,学生更痛苦。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一定是一个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的老师,是一个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的老师,是一个用儿童的情感去探寻的老师,也一定是一个用儿童的情感去交流的老师。
二、做一个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我们自己学生的老师。我们现在都在提倡赏识教育也是很有道理的,每个人都需要赞美,每个人也都有值得赞美的地方,即使学习考倒数第一的学生,我们也能发现他有许多的优点,其实,越是学习差的学生越需要老师的赏识,只要你不吝啬你的赞美,他们一样可以给你创造奇迹。当然,学生当中也免不了调皮捣蛋,偶尔会惹我生气的学生,这时候,我也可能会一阵电闪雷鸣,吓唬吓唬他们,不过,我永远不会跟他们动真气。“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我才不会那么傻呢!把自己气出毛病,还不是得自己受?再说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误也是学生得天性和权力,他们不就是在不断地犯错误中一天天成长起来的吗?
三、做一个善于读书的老师读书是一种成长的需要。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新教育实验,都在追求一种完善性、超越性的教育。在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学习已成为每个人的必须。在读书中,我们流下感动的泪水;在读书中,我们撒下的辛勤的汗水;在读书中,我们留下成长的脚印;在读书中,我们播种喜悦和欢笑;在读书中,我们收获自信与成功。书是我们师生共同的朋友,它拉近了我们心灵的距离,在读书中我们欢声笑语、其乐无穷。因此,要让自己成为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就应该养成一种与学生共同的爱好,那就是读书。正如李镇西博士所言:老师和学生最好的共同爱好就是读书,老师最好要多读孩子们喜欢读的书。多和学生保持一项共同的爱好,就多一条通往孩子们心灵的途径。”美好的一天,都从阅读开始,我们就一定能走近学生,甚至走进学生的心灵,获得学生的信任和青睐,自然也就会受到更多学生的喜欢,因为我们也和他们一样——是一个读书人。
四、做一个善于演讲的老师教师的基本责任在于“传道、授业、解惑”,而其基本形式就是面对面的传、授、解。如何是学生能够深刻的记住你这位老师,从而也深深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就需要我们犹如演讲般的精心设计和课堂语言。特别是小学生,大凡都是先喜欢老师,然后再喜欢老师所教的学科,所以我们更应该有理由让学生喜欢。而且,在课堂上,小学生对语言的敏感优于其他一切传媒。所以,我们就更理由让我们的讲课生动起来,让我们的演讲精彩起来,让更多的学生记住老师。
五、做一个以身作则守信用的老师。要求学生作到的我一定作到,凡是学生一下子难以做到的,从不强求学生。教学生做人,自己首先做好人。总是实事求是,循序渐进。计划性很强,阶段性很强,大计划往往由小计划组成而逐步实现。教育的针对性很强,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从不好高骛远或简单粗暴。
要让学生喜欢并不难,难的是更多的学生喜欢你,难的是让学生一直喜欢你。我们面对学生要少一点架子,多一点的尊重和真诚,少一点尖酸刻薄,多一点赏识和信赖,少一些冷漠,多一点的热情和交流.师生之间只有互相了解,互相沟通,互相平等,学生才会喜欢你,才会爱你,到那时候,“亲其师而信其道”,你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的榜样,你的今天,就是他心目中的明天,你不想有威信,也不由你了。也就是说,先有你的真诚的一片爱心,才会有学生的喜欢、学生的爱。其实,我们并不希望成就什么大事,只希望做一件共同的小事,那就是: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