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早上锻炼好还是晚上锻炼好?

如题所述

早起锻炼到底好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4
  无论是早上锻炼还是晚上锻炼,只要是适合自己的晨练晚练都无妨。
  从理论上来说,黄昏时分大气内的氧气浓度最高。人的感觉最为灵敏,协调能力最强体力的发挥和身体的适应能力最强,并且这时血压和心率既低又平稳,确实是适宜锻炼的好时段。但是专家表示,这并不意味着一天中的其他时间就不适合运动。
  不同的人之间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心肺功能、体质状态不同,其运动时间、运动频次、运动方式也不应千篇一律。应该说锻炼的最佳时间并不是绝对的,各人之间肯定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有条件的话,专家建议最好根据健康体检单和自己的作息及饮食规律咨询一下医生。
  对于都市中的上班族来说,黄昏时分有的正在加班,有的正在匆匆忙忙往家里赶,正是忙忙碌碌的时候,让他们每天挤出一个小时做运动非常不现实。其实,对绝大多数正常体质的人来说,只要避开饭前半小时、饭后一小时以及睡觉前一小时内,其他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体育锻炼。如果已经养成了晨练的习惯,持之以恒一定也会获益多多,根本没必要改成晚练。
  运动时间够不够、运动方式适不适合自己,有一个很简单的测量办法:如果运动一段时间后,精神饱满、食欲很好睡眠质量佳,早起测量脉搏,每分钟跳动次数和以往差不多或变缓,那么说明现在的运动量和运动方式非常适宜;反之如果运动一段时间之后,经常犯困、睡眠不好,早起测量脉搏,每分钟跳动次数比以往多6次以上,这就表示运动过量,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整。
  此外,运动量也切忌一成不变。比如跑步,一开始时间应该短一点速度慢一点,身体适应一段时间后,再逐渐延长跑步时间让速度更快一点。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8
个人分析后观点:何为正解需要因人因时因地因情~ 西医专家认为,人体化解血栓的能力在早晨最低,在晚间最高,故在早晨发生心脏病的人,比一天中其他时间都多。因此,专家们告诫,老年人的体育锻炼时间最好安排在傍晚。 中医专家认为,运动的最佳时间在于晨,依据是千年经验传承。 个人看法都有道理,那有人要说了,那不是冲突了吗? 其实不然:西医也没说所有人不能早锻炼,中医也没说老人也是早锻炼最好。 根据自然科学原理,大部分植物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出氧气在白天,在晚上主要通过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所以古人说的顺应日出日落作息是对的。那个时候白天的空气没有空气污染,没有汽车尾气,主要只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区分,当然是白天太阳出来光合作用下氧气多的时候锻炼好了。 但是现在不同了,白天有大量的车辆尾气排放,白天空气中树木排出的氧气是多,但城市里本就没多少树木这是一,二是城市里很多地方汽车显然比树木多,那汽车排放的尾气适合不适合多吸,大家应该都很清楚。 个人总结:有些老年人早晨起的太早了,太阳还没出来就去锻炼,显然不好。原因一是西医所说的血栓类问题;二是太阳出来光合作用下氧气才多;三是即使根据中医理论也应该太阳出来后为好,绝不是越早越好。这个中西医理论都没有提倡。我们自己理解“一日之计在于晨”就是越早越好是错误,有些庸医简单解释古语是不求甚解,会误导。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要持续有度的运动。不坚持,选什么时间也不管用,短时间内过度也会伤身,讲究循序渐进,运动适度,持之以恒为好。 个人建议: 1、老年人:早上起来喝喝水,伸伸懒腰,买个菜做个饭就行了,像样的锻炼到9点多去公园或有树木花草的地方去活动半小时一小时。下午四五点钟再出去转转,应该是中西医都相对赞同的观点。 2、上班族:白天去公园锻炼是不可能了,在办公室上午九、十点下午三、四点站起来做个操活动下筋骨,晚上九点左右去快走或慢跑半小时还是比较好的。 3、在校生:上午的课间操,下午的体育活动学校是应该保障的。北京好像有至少一小时的规定,不知是否落实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7-05
  对于健康而言,从什么年龄开始运动都有效,有时间多锻炼,没时间少锻炼,只要动起来就好,哪怕只是一招一式。到底什么时候锻炼好?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有这样的说法,植物经过一夜的新陈代谢,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早晨树林里的二氧化碳的浓度相对高一些,一些灰尘也在空气中漂浮,对人的健康不利。另外,人的血压在早上比较高,容易出问题。其实,是不是在早晨锻炼,主要取决于锻炼的目的。
  如果是为了减肥,为了增加对运动技能的记忆,早上非常好。人在早晨一觉醒来的时候,已经把昨晚吃进去的能量消耗得差不多了,这个时候不吃饭去锻炼,就会导致一个结果——“燃烧”脂肪。因为早上能量没有了,肝脏里还有一部分糖原,当这些糖原的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脂肪“燃烧”就会成为主导的供能方式,这时就使减肥成为可能。所以早晨运动对减肥、对防治脂肪肝有特殊的好处。此外,人在早晨的时候,学健美操、学交谊舞、学太极拳……学任何一种技能,都比在其他时间学更容易掌握。因此,早上锻炼取得的健康效益,在某种意义上说更多一些。
  古人讲究“闻鸡起舞”,健身一般选择在早晨。至于说早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多,污染严重,并不是主要理由。其实,白天汽车尾气等的污染也很严重,还能放出铅、重金属和一些化学废物,如苯等。早晨的血压高,可以通过药物进行调整。因此,究竟什么时间锻炼最好,不是绝对的。也要因人而异。
  无论是早锻炼,还是下午锻炼,运动都要适量。对于健康而言,从什么年龄开始运动都有效,有时间多锻炼,没时间少锻炼,只要动起来就好,哪怕只是一招一式。
  运动,需要因人制宜,还应该是循序渐进,开始的时候活动不要太剧烈,以后逐步地增加运动的量,而不仅是简单地活动一下,就能解决问题。衡量运动是不是过量,除了可以用心率来反映外,还有一个最简便的办法就是谈话实验,如果运动的过程中喘得都说不上话了,就说明运动过量了。
  不管做什么运动,尤其对于中老年人,从锻炼身体来说,适合做的是全身性的活动。比如说游泳、跑步、走路,这些都可以,做体操也行。但是总要达到一定的量。有一种“三、七”的说法。所谓“三”,就是每次运动的时间应该在30分钟以上。如果运动的时间在20分钟以内,强度也不算很大,恐怕最多就是消耗一点血液循环当中的血糖吧,起不到减肥或者是消耗身体里积累的过多脂肪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吃得特别饱以后,立即进行运动肯定不好,这是因为饭后,你的血都集中到胃里去消化食物了。
第4个回答  2019-01-31
只要适合自己晨练晚练都无妨。一个的人锻炼的最佳时间也是不确实的,其中早晨和晚上炼体只是一种外部环境罢了,真正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自身情况。
  一般来说,早上适宜锻炼的时间在6时到8时之间,傍晚适宜锻炼的时间为五六时,锻炼半小时后方可吃晚饭。早晚各锻炼半小时并不是绝对的,最好根据季节来调整。夏天早上是一天中最凉爽的时候,运动时间可长一些,傍晚天气太热,运动时间可短一些;冬季则相反,早上可适当缩短运动时间,不足的在傍晚补齐。
  运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忌不做准备运动。在体育锻炼前做些简单的四肢运动,对安全有效的锻炼身体有好处。因为在寒冷的冬天,人体因受寒冷的刺激而使肌肉、韧带的弹性和延展性明显降低,全身关节的灵活性也较夏秋季节差得多。锻炼前不做准备运动,则易引起肌肉、韧带拉伤或关节扭伤,致使锻炼不能正常进行。
  二忌大雾天气锻炼。雾是由无数微小的水珠组成的,这些水珠中含有大量的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如在雾天进行锻炼,由于呼吸量增加,势必会吸进更多的有毒物质,影响氧的供给,这会引起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会引起鼻炎、肺炎、气管炎、结膜炎以及其他病症。
  三忌用嘴呼吸。无论是锻炼还是在平时,都应养成用鼻子呼吸的习惯。因为鼻孔里有很多毛,能够滤清空气,使气管和肺部不受尘埃、病菌的侵害。
  四忌不注意保暖。运动时不可忽视保暖,否则会引起伤风感冒。天气冷的时候,可待身体发热后再逐渐减衣,开始锻炼时不必立即脱掉衣服,也不要等大汗淋漓时再脱衣服,否则容易感冒。
望采纳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