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左右的好文章!写人写事说理的都可以,通俗易懂。

写人写事说理的都可以,要通俗易懂的,好背的,有意义的,不要古文。

门缝里看婚姻

我非常清楚,由我来对婚姻说三道四,无异于唐僧谈禅。作为婚姻外缘的徘徊者,我既无社会学家的高瞻远瞩,又无婚姻中人的切肤之痛。但就象说愁的少年,尽管遭到秋凉人士的极端蔑视,依然挡不住他要写些鼻涕眼泪的诗词。

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婚姻来临就象小孩换牙一样几乎是必然。而独身主义者正遭到人们“生理有病还是心理有病”无端猜疑,他们因为缺少纪律约束,因而也缺乏了组织的保护。出于从众的心理,对前辈经验的合理吸收,以及人类成长的自然惯性,加之爱情的催化作用,很多人没有想清楚是怎么回事之前,无名指就套上了戒指——这一婚姻的小小紧箍咒。

不过比较而言,人们对婚姻的兴趣要小一些,普遍热忠的是爱情——少女的短裙当
然比主妇的围裙要迷人的多。爱情是创造性的,婚姻是抄袭性的;爱情是诗歌戏剧,婚姻
是消息报道;爱情是手镯,婚姻是手铐;爱情是婚姻的引子,婚姻是爱情的尾声——等
等,这不等于说婚姻临近了爱情的终点吗?人们不觉恍惚起来,仿佛某种秘密被当众揭
发。其实,事实如此又怎么样呢?爱呀,爱呀,爱到最后总得有个交代吧!婚姻就是爱情
的最具说服力的注释,是由神授意、由人执笔的结局。我们没有必要为此忧虑,文章总有写到最后的时候,可是其意味却可以余音绕梁没完没了。

爱情和婚姻有着因果关系。热恋的沸水起到杀菌作用,可以使恋人之间自觉消除自身杂
质,可这样的水喝到嘴里容易烫伤,需要在婚姻的漫长时间里降温,直到成为一杯温水被
饮用,才能达到人生止渴消暑的目的。婚姻当然不象爱情那样熊熊燃烧,它是文火,不徐
不疾的却把什么都煮透了。可是爱情与婚姻的差别如此巨大,简直就象石墨和金刚石,看
不出它们曾由同种元素构成,无数相亲相爱的恋人接成夫妻后,其关系迅速由飞眉眼变为
飞白眼,腹诽变为口诛,抚摩拥抱变为拳打脚踢。

两个生长环境、成长过程不同的人,被婚姻捆绑到同一张床上——这张床象征着幸福时
的摇篮于灾难时的方舟。每个独行的人都会遭到络绎不绝的爱情,一旦有了婚姻这道禁
令,就会失掉很多机会和可能,只有摄氏80度以上的爱情才能和婚姻打上一些回合。 婚
姻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于稳定,不再错综复杂,便于命运管理。婚姻是最初级的社会秩
序。

婚后双方都要发生一些变化。女人往往是变化较大的一方。婚前女人想着玫瑰花和
公园,婚后惦记着大白菜和住房;原来关心男人心里装没装着自己,后来担心他们的身体
里藏没藏着病症。婚姻使女人变得朴素,像一个句子去掉了修饰性的定状语,精简的只剩
主谓宾结构。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例子,风情万种的佳人变成了不修边幅的仆妇。接过婚
的女人在许多男人眼里是打过折的,女人在婚外恋中也常常会觉得婚姻像脸上的刺青,带来犯罪感和耻辱心,因此她们倍加希望自己投身其中的婚姻能够物超所值,弥补所丧失的艳遇和插曲。女人利用生命的大部分时间来实施对男人的筛选、过滤、支配和统辖,以便在梦与现实之间划上约等号。婚前女人以自己的魅力为荣,婚后以丈夫的实力为荣。许多女人利用男人对家庭的责任感来做一些微小的勒索和敲诈。

男人在婚前对婚姻的态度好象更积极一些,以至于他们单膝跪下来恳请女人的同意。
他们收拾起遍地抛洒的红豆,全交给一个女人保管,并许诺自己的忠诚和她的幸福。人类
是追求尽善尽美的,尽管这是多么的不可能,他也从来没有放弃过这种努力——这种努力
反映在对配偶的挑剔上。男人自然希望自己的太太兼具西施的姿容、雅典娜的智慧,慈怜
的母性、荡妇的肉欲——婚前他们只发现一点就沉迷不已了,婚后他们改变了兴趣,好象
更倾心于老婆不具备的那些品性了。他们开始抱怨义务与责任的超重,不像新婚时那么信
誓旦旦。

婚姻使女人卸装,使男人缴械,它破除了最后的神秘感。再卓越的美人最像的其实是
猴子,然后才像什么玫瑰花,婚后才清醒。我们曾经颠倒了次序。如果双方在知识水平,
文化修养上存在很大差异,恋爱时的状态一般以较高的一方为准,婚后则向较低的一方靠
拢了。同时我们发现一对男女在一起至少可以生出三样东西:一是婚姻,二是孩子,另一
个是烦恼。婚姻能生一个,孩子可以生几个,而麻烦则是无穷无尽难以计数的。

蔼理士曾说:“现代文化一方面以最大的刺激包围着男子,一方面却跟从最大的性压
迫。”此种矛盾状态也和婚后的许多男女情形相仿,他们都需要寻找到解放的力量和方式。

人的本性和科技的发展方向一致,都是朝着禁区前进的——这意味着婚姻危机的最初显露。

其实人们早就对婚姻有了种种防范,无论在婚前、婚礼中还是在婚后,这种防范都
有所表现。

女人择偶标准的不断变更,从侧面说明了对婚姻的警惕。50年代要人品好的、工
作好、思想觉悟高——选丈夫等同与选劳模;90年代女人把男人当成豹子,先注意他们身
上的金钱花纹。前一种认为这样的丈夫不易变心,使婚姻的稳定机率得到提高后一种除了
不愿被生计问题烦扰外,也希望即使婚姻破裂后,自己也能得到可观的赡养费,和其他一
有形的好处。总而言之,女人在婚前就对婚姻的裂变问题有所考虑。
婚礼时我们不妨仔细听听牧师的证词:“你愿意娶(嫁)这个女人(男人)为你合法
的妻子(丈夫)吗?无论她(他)疾病或衰老,都与她(他)心心相印至死方休?”除了字
面上的意思,我们还可以从中听到两层含义:一是它强调了病与灾难,把婚姻当作保险公
司,承担情感和生活的意外;二是把上帝请来当作最有权威的公证人——婚姻所以需要公
证,除了赋予庄严的法律意义之外,还暴露了婚姻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是要做给别人看
的,就像在法律的监督下打击贪污,婚姻在群众的舆论下避免感情出轨。
孩子是维系婚后平蘅的重要砝码。夫妻关系出现不稳定是正常的,物理常识早就告戒我
们两点只能固定一条直线,于是夫与妻各在跷跷板的两端,此起彼伏动荡不定,于是,孩
子作为可以固定一个平面的第三个点补充上来,确立一个家庭的事实,巩固婚姻的强
度。我不由的想起了一句题外话——林语堂先生曾在《论性的吸引力》里说:“在我看
来,一个没有孩子的妻子就是情妇,而一个有孩子的情妇就是妻子,不管她们的法律地位
如何。”此话说得不免极端。同样种桃,有人是为了吃桃子,有人是为了赏桃花,这就分野
出农民和诗人两种心境。博学儒雅的林大师还存有农人朴素的传宗接代意识。
可在如此严密的保护措施下,许多婚姻还是出现了纰漏。我们姑且把婚姻粗略地分为
隐性和显性两种。
隐性的双方虽然互相挑剔乃至同床异梦,但依然维持在婚姻状态下。其原因是多重
的,从孩子的赡养等物质原因,到畏惧孤独等心理原因。现在一个正在传播的风尚是在明
处继续婚姻,在暗处来往情人。时髦男人之拥有情人,就像女人之向往金项链,别人有我
也要有,否则就显得有点寒酸。一般有品位的男人不在声色场所找发泄,他更倾向于一个
情投意合的情人,以此作为对婚姻的补偿。其实,情人制本身就是额外的,私房钱似的婚
姻,反衬出人们对婚姻形式的微妙注重和肯定。当然也不排除另一原因,在商品社会,相
比烟花女子,情人消费不仅名誉得多,也较为经济。
问题婚姻比比皆是,离婚率更是以加速度上涨着,这是显性的分裂。以文化传递
给我们的现有的观念,我们认为家庭的幸福必然包含着长久与诚挚,最起码,幸福的模式
是指向恒存的,婚姻的解体不论从人性、从哲学、从宗教的哪个角度讲,都不能称之为幸
福——但这比忍受一个已不幸福的婚姻要幸福的额多。两个曾经幸福过,随着岁月流逝,
那种甜蜜逐渐老化成幸福的头皮屑,脱落也幸福,有碍观瞻,应予以清楚。再此我们要感
谢仁慈的法律,它如此睿智地恩准离婚,使误入歧途的婚姻还可以绝处逢生。
但我们不能就此判定婚姻是弊大于利的。不管现代婚姻是如何四面楚歌,说到底婚
姻更多是带给我们许多实惠和好处。婚姻使人安定,天天睡到同一个女人身边,男人像回
到母亲身边的婴儿一样塌实放心。爱情的红舞鞋让我们旋转,旋转,不停地旋转......时间
长了就令人头晕目眩,而婚姻是一双令你舒适放松的拖鞋,令你荣誉体面的皮鞋,令你充
满活力的运动鞋......婚姻是多功能的。什么鞋都有开胶的时候,更何况你只有这么一双
鞋,需日日穿着走一生的长途。
就像恐惧死亡可最终每个人都得去它那里报到,婚姻简直是每个人必经的路口。它
对我们来说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我们说些风凉话也是可以原谅的,如同纯毛衣料禁止水洗
的警告,其实是为了保护衣服,我们不过想从严厉的话语中受到制约,以保全婚姻的完整
性。降低对婚姻的幻想,甚至做好应战的心理准备,在婚姻的实际操作中,可能却反向地
提高了幸福的机率。但是,我同时得承认。我的这种想法完全是门外汉的幼稚理想,婚姻
的幸福与否和准备过程常常毫无干系。从理论方面,美国专家约翰。葛特曼教授和克里福
德.诺太尤教授数十年具有权威性的研究资料,却十分令人沮丧,诸如,新婚阶段的甜蜜
不是一桩美满婚姻的可靠基础;夫妻双方性格、特征及观点方面的相似不能成为一次稳定
婚姻的保证;夫妻之间的冲突、争执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缓和、消失,相反,裂痕会越来
越大......从现实生活来看,“瞎猫撞着死耗子”的盲目婚姻也许会其乐融融,纸上谈兵的婚
姻专家却可能被老婆折磨得欲哭无泪。
婚姻近似于全人类的身体锻炼,它让你付出大量的汗水, 让你精疲力竭,可说到
底它是有益于健康的。不背负责任、义务之流的重担,人除了长出一身肥肉和懒骨之外,还能干点什么呢?对于个体来讲,婚姻的确不是自由出入的房间,这个情感的大坑掉进去容易,再想出来就颇费周折——我看到身边的王子们纷纷跳进去变成了愉快或苦恼的青蛙。但你自以为提高警惕不栽进婚姻就一切万岁了吗?别忘了生活是片沼泽地,说来说去反而是呆在婚姻里更安全一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4-08
只有母亲走的小路
有个小男孩,家里很穷。只有母亲。
小男孩七岁那年,不知为什么,突然得了一场大病,母亲带着他看了很多医生,都不能确诊。那是一种很奇怪的病,
没有人可以说得出病名。
像所有求医的父母一样,只要打听到一丝希望,母亲就不惜一切去偿试,就这样试了很多药,都没作用,小孩
的病逐渐恶化,原来瘦弱的身体一点一点越来越干瘦。到后来小孩已经无法站起来了。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
一天,母亲打听到很远的地方有个老中医他的药可以治好小孩的病,小孩服过一点点后,果然有些好转。只是老中医的药很贵,母亲变卖了家里所有能变卖的东西,只有母亲每天靠上山砍柴,这种最原始的手段维持一家的生计。
一般人的中药都是熬了三遍就弃渣,可是母亲往往要熬七,八遍,淡到实在没有药味了才舍得倒掉,男孩发现母亲每次都把药渣
倒在马路上,被路过的行人踩得稀烂,他问母亲为什么,母亲告诉他,路人踩你了药渣,就把你的病气带走了,这样你就好得快些。
男孩说,这怎么可以呢?我宁愿自己一个人病,也不想别人得这个病,果然以后母亲不再把药渣倒在马路上了。
日子就在母亲无数的砍柴与期待中一天天过去,有一天男孩发现自己能够站起来了,他跌跌撞撞地冲向后门,想把这个消息
告诉还在深山砍柴的母亲。
推开门,是一条通向山里的小路,水晶一样的月光静静垂下来,路面铺满一层稠厚稀烂的东西,是药渣,那条路少有人走,
只有母亲每天砍柴时经过。
haobei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