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为何翻译为化学

为何把chemistry翻译为化学呢?

化学,拉丁文chemia是从阿拉伯文的“炼金术”一词演变而来的,后者则可能来源于希腊语“浇铸”(或“浸液”)、埃及语“黑色”或汉语“金液”。汉译名“化学”一词首见于伟烈亚力主编的《六合丛谈》(1857年-1858年),它得自王韬,是来华传教士戴德生所创并口授于王韬的。“质理学”一词可能是“化学”一词的有力竞争者。至于传教士戴德生为什么这么叫,随着他的去世,那就是千古之谜了。

徐寿是近代传播西方化学知识贡献最大的一个人,他在1870年后17年间翻译了13本书,关于化学最早的叫《化学鉴原》(共6卷),还有化学鉴原续编(24卷)、化学鉴原补编(7卷)、化学考质(8卷)、化学求数(8卷)等。徐寿把chemistry翻译为“化学”的原因是这一门学科研究的是变化之学问,故名为化学。

《化学鉴原》中的元素汉译表见图

 

翻译馆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将很大的一部分力量化在西方基础科学的翻译介绍上。

  如《化学鉴原》是晚清中国译介的第一部比较系统的西方化学著作;《三角数理》是晚清译介的三角学名著;《微积溯源》为19世纪中国介绍微积分的代表作之一;《代数学》是系统介绍代数知识的著作;《电学》是晚清所译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电学书籍。关于地质气象学的有《金石识别》、《地学浅识》、《风雨表说》等书,其中1883年出版的《化学求数》,有15卷276章,插图186幅,1146页,堪称煌煌巨制。《合数术》(关于对数造表法)、《决疑数学》(关于概率论)等,较早地将对数、概率论等介绍到中国。同属基础科学类的还有《声学》、《光学》等书。

  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基础科学译著对中国的近代科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翻译馆编译的《化学鉴原》中的65个化学元素汉译名,其中36个汉译名一直沿用至今,是中国最早翻译的化学元素汉译名。我国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在《读西学书法》中,高度评价了《化学鉴原》。他认为“《化学鉴原》与《续编》、《补编》合为一书,译出之化学书最有条理者也……视制造局之取罗马字第一音,而加金石偏旁以示识别,其精审不逮远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6-03
它的意思就是化学啊!是研究物质变化的一门科学
第2个回答  2009-06-18
变化的学问
第3个回答  2009-06-03
说学逗唱,说就是说话,也就是话学
第4个回答  2009-06-03
变化之学~~~所以称之为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