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电再次来袭!今年的限电和去年有啥不同?又有啥影响?

如题所述

最近,“限电”再次登上了热搜。
例如,江苏省部分企业开始轮流停产,而四川前不久也发布《通知》,从8月15日起取消主动错避峰需求响应,19个市(州)扩大工业企业让电于民实施范围,多家企业停产停工。
这不禁使人联想起去年多省市地区大面积的“拉闸限电”,而今年为啥又“限电”了呢?
1、今年“限电”与去年有啥不同?
去年之所以出现大规模的“限电”,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缺煤”。
但在很多人印象里,中国是“缺油少气多煤”的国家,怎么还会缺煤了呢?
事实上,虽然我国煤炭储量十分庞大,但是由于地质环境复杂以及开采技术等原因,开采成本相对较高,再加上我国煤炭的地理分布决定了我国“北煤南运”的格局,加上运输成本以后,煤炭价格就常年与国际倒挂。
另一方面,我国又是煤炭消耗大国,年消耗量约在40亿吨左右。
主要是我国产业庞大,尤其是有很多重工产业,所以对煤炭的需求量也十分庞大。
在我国的发电动力中,火电占到了70%。
去年全球经济复苏,中国外贸订单激增,于是企业用电需求大幅上涨,带动煤炭价格上行。
例如,去年7月份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约为1000元/吨,而到了10月就涨到了2600元/吨左右,直接涨了一倍还多。
但煤价涨了,电价却不能跟着同比上涨,因为电力是国计民生的重要保障,所以在高成本、低电价的情况下,发电企业出现了亏损,自然发电的积极性大降。
后来国家出手,对煤炭进行了全面调控,采用长协、对煤炭进口实施0关税等一系列措施降低国内煤炭价格,帮助发电企业降低成本。
另一方面,积极增加煤炭进口,去年我国的煤炭进口量达到了3.23亿吨,同比增长6.6%,位居全球第一。
同时也扩大煤炭进口来源,比如,今年中国就和俄罗斯签订相关协议,增加俄罗斯煤炭对华出口。
这一顿操作猛如虎,结果就是今年国际煤价涨上天际以后,而国内的煤炭价格却相对稳定。
那么今年不“缺煤”了,为啥还“限电”呢?
今年“限电”就是因为“缺电”,而“缺电”主要是因为发电力下降了。
今年夏天,全国多个地区也出现了罕见的高温天气,排在前十的最热地区都没有低于42摄氏度的。
高温无疑就会增加电力需求,人们需要空调、电扇来降温。
但在人们的印象里,四川素有“千河之省”的称号,同时也是全国水电第一大省,2021年末,四川水力发电装机容量达8947万千瓦,水力发电量达3531.4亿千瓦时,占全省发电量的81.6%,高于全国67个百分点,水电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均位居全国第一。
这样的发电大省为啥也“缺电”了呢?
这主要是因为四川除了是发电大省以外,同时也是妥妥的电力外送大省,是“西电东送”的重要送出端,主要向重庆、湖南、江西、江苏、浙江、上海送电。
而今年四川持续的高温干旱天气,使得水库水电站蓄水严重不足。
8月以来,四川水电来水偏枯达五成,水电供电支撑能力大幅下跌,因此发电能力大降。
但即便如此,对外送电也不能随便减少和取消,所以这就导致了四川的电力紧张。
2、本轮“限电”有啥影响?
“限电”必然会影响企业生产,进而可能会影响到行业。
其中,农业领域中受影响的就是尿素和复合肥。
目前,四川省内相关的尿素企业基本已全线停产,同时也包括下游的复合肥工厂,预计影响日产量约1.1万吨。
不过,近期尿素及复合肥走势一直偏弱,尿素经历了短暂的反弹之后渐渐趋稳,当前主流价格仍在2200-2500元/吨区间震荡。
虽然受企业停机检修以及限电停产等影响,尿素日产量有所下降,但是因为下游需求不强劲,农需正值淡季,而工业需求恢复缓慢,所以总体上并没有太大波动。
不过也要看限电持续的时间,以及下游需求(主要是农需)恢复的情况,短期内影响有限。
3、“缺电”能解决吗?
近两年,限电情况频发,那么以后还会继续发生吗?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其实我国已经开始着手进行电力系统的改革,主要从供需两方面共同着手:
供给端主要就是要增加发电量,比如大家很容易想到新能源发电等等,但这只是一方面,而且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欧洲就是明显的例子,转型过快,一旦遇上极端天气,就容易抓瞎。
另一方面,就是要稳定企业发电成本,让企业有利润,才能积极发电。
而这就涉及到了消费端——电价改革,我国电价采用的是双轨制,即一部分采用政府定价,由电网对火电公司进行统购统销;另一部分则采用市场化,即用户通过合同等方式形成市场化的电价,像之前讨论的比较多的波峰与波谷电价差等等,也都是这个方向。
所以,解决“缺电”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既快不得也慢不得,电力改革也是与经济发展阶段分不开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