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人脑电波可将睡眠分为哪两种

如题所述

国际上根据睡眠过程中脑电波表现、眼动情况以及肌肉张力变化、血压和呼吸等的变化,把睡眠分为两大时相: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
这两大时相周期性交替,一夜中大约交替6次。每个周期包括2~30分钟的快波睡眠和约60分钟的慢波睡眠。
非快速眼动睡眠:人们入睡后所发生的睡眠大多数属于此种。根据人脑电波的特征,一般将此时相区分为1、2、3、4期,相应于睡眠由浅入深的过程。
1期,呈现低振幅脑电波,频率快慢混合,而以4~7次/秒的波为主。此期常出现于睡眠开始和夜间短暂苏醒之后。
2期,也呈现较低振幅脑电波,中间常出现短串的12~14次/秒的睡眠梭形波和一些复合波。代表浅睡过程。
3期,常呈现短暂的高振幅脑电波,振幅超过50微伏,频率为1~2次/秒的波。
4期呈现高振幅脑电波。此期以波为主。其出现时间占总时间的1/2以上,代表深睡状态。3期与4期仅有量的差别,而无质的不同。通常认为,4期慢波睡眠具有促进体力及精力恢复的功能。因为观察到在长时间的体力劳动或不睡后,在恢复睡眠中此期持续时间最长。
随着睡眠由浅入深,逐步丧失意识、血压稍降、心率及呼吸减慢、瞳孔缩小、体温及基础代谢率降低、尿量减少、胃液增多、唾液分泌减少、发汗机能增强,上述生理变化都较稳定。
异相睡眠:此时相为在睡眠过程中周期性出现的一种激动状态。
慢波睡眠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入睡期
行为上安静困倦开始进入睡眠状态,我们的身体开始放松,呼吸变慢,很容易被外界刺激惊醒。这个阶段大约持续10分钟。
2、浅睡期
我们已经入睡了,并出现鼾声,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被叫醒了,却常常觉得自己还没睡着,这个阶段大约持续15分钟。
3、中睡期
我们已经睡熟了,但容易被叫醒,经过15分钟左右,中睡期会被下一阶段的深睡期所取代。
4、深睡期
肌肉进一步放松,身体的各项功能指标都会变慢,有时会有梦游、梦呓、尿床等,这个时候我们睡得很沉,很难被叫醒。
在以上四个阶段的睡眠之后,常出现异相睡眠,最具特征性的行为变化就是眼球快速上下左右运动,因此这个阶段也叫快速眼动睡眠。在这个时候,我们的睡眠变得更深,对外部刺激的感觉能力变低,肌肉呈现松弛状态。另外,心律和血压变得不规律,呼吸变得急促,就像清醒状态或恐惧时的反应。如果在这个阶段被唤醒后,我们大部分人都能反映正在做梦,能够讲出梦境的故事情节。
我们每天晚上的睡眠是由慢波睡眠和异相睡眠交替组成,像这样的睡眠周期不断循环,直至醒来。
身体和大脑在睡眠中能够得到休息,从而恢复机能。实验证明,睡眠的时间是可以通过训练而缩短的,关键是睡眠的质量,只要入睡快,深度睡眠阶段所占的比例加大,睡眠的效率就能提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