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婉和陆游的钗头凤对比赏析怎么赏析?

如题所述

唐婉和陆游的《钗头凤》对比赏析:

1、都表达了作者对对方的思念之情

在陆游的《钗头凤》中,作者通过对其妻唐婉的外貌姿态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唐氏的无比思念之情。

在唐婉的《钗头凤》中,作者通过对自己那副憔悴面容的刻画,反衬出自己对陆游的思念之情。

2、双方都表现出一种孤独愁苦的思绪

同为表达愁绪,而表达的方式却不同。陆游对愁绪的表达,是一语道破,直抒心中的不快——一怀愁绪,几年离索;而唐婉对愁绪的表达,则是含蓄与委婉的——欲笺心事,独语斜阑。这心事是什么呢?毫无疑问,不就是自己与陆游分手之后的孤独与愁苦之情吗?

3、都表现出对封建礼教的控诉与憎恨。

陆游在词中写道:“东风恶,欢情薄。”表面上是写东风的可恶与无情,实际上真正“恶”的是那吃人的封建礼教与那棒打鸳鸯的陆母!只是作为儿子的陆游不敢明说,也不便明说而已,只能在词中运用暗喻的手法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

唐婉在词的首句就写道:“世情恶,人情薄。”这“世情”,同样也是指那吃人的封建礼教;这“人情”,也是指那薄情的陆母好端端地将她和陆游这样一对鸳鸯活活拆散了。这短短的六个字,同样也流露出唐婉对封建礼教的控诉以及对陆母这种棒打鸳鸯的行为的不满。

创作背景

陆游的原配夫人是同郡唐姓士族的一个大家闺秀唐氏(一说唐氏即陆游的表妹唐琬)。结婚以后,他们“伉俪相得”,“琴瑟甚和”,是一对情投意和的恩爱夫妻。而陆母恐陆游儿女情长,荒疏功业,时迁怒唐婉,责骂不已。不到三年,棒打鸳鸯。

最初陆游暗想雪藏唐婉,但陆母当下,给儿子另娶王氏成妻,二人终于在母命难违的逼迫下,被迫分离,唐氏改嫁“同郡宗子”赵士程,彼此之间音讯全无。

七年以后的一个春日,陆游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城南禹迹寺附近的沈园,与偕夫同游的唐氏邂逅相遇。唐氏安排酒肴,聊表对陆游的抚慰之情。陆游见人感事,心中感触很深,遂乘醉吟赋这首词,信笔题于园壁之上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04

唐婉和陆游的《钗头凤》对比赏析:

1、都表达了作者对对方的思念之情

在陆游的《钗头凤》中,作者通过对其妻唐婉的外貌姿态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唐氏的无比思念之情。

在唐婉的《钗头凤》中,作者通过对自己那副憔悴面容的刻画,反衬出自己对陆游的思念之情。

2、双方都表现出一种孤独愁苦的思绪

同为表达愁绪,而表达的方式却不同。陆游对愁绪的表达,是一语道破,直抒心中的不快——一怀愁绪,几年离索;而唐婉对愁绪的表达,则是含蓄与委婉的——欲笺心事,独语斜阑。这心事是什么呢?毫无疑问,不就是自己与陆游分手之后的孤独与愁苦之情吗?

3、都表现出对封建礼教的控诉与憎恨。

陆游在词中写道:“东风恶,欢情薄。”表面上是写东风的可恶与无情,实际上真正“恶”的是那吃人的封建礼教与那棒打鸳鸯的陆母!只是作为儿子的陆游不敢明说,也不便明说而已,只能在词中运用暗喻的手法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

唐婉在词的首句就写道:“世情恶,人情薄。”这“世情”,同样也是指那吃人的封建礼教;这“人情”,也是指那薄情的陆母好端端地将她和陆游这样一对鸳鸯活活拆散了。这短短的六个字,同样也流露出唐婉对封建礼教的控诉以及对陆母这种棒打鸳鸯的行为的不满。

创作背景

陆游的原配夫人是同郡唐姓士族的一个大家闺秀唐氏(一说唐氏即陆游的表妹唐琬)。结婚以后,他们“伉俪相得”,“琴瑟甚和”,是一对情投意和的恩爱夫妻。而陆母恐陆游儿女情长,荒疏功业,时迁怒唐婉,责骂不已。不到三年,棒打鸳鸯。

最初陆游暗想雪藏唐婉,但陆母当下,给儿子另娶王氏成妻,二人终于在母命难违的逼迫下,被迫分离,唐氏改嫁“同郡宗子”赵士程,彼此之间音讯全无。

七年以后的一个春日,陆游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城南禹迹寺附近的沈园,与偕夫同游的唐氏邂逅相遇。唐氏安排酒肴,聊表对陆游的抚慰之情。陆游见人感事,心中感触很深,遂乘醉吟赋这首词,信笔题于园壁之上 。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