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老人千万不要把自己的养老钱给子女,这是为什么?

如题所述

目前中国面临老龄化危机,老年人生活的话题也越来越受关注。很多人说“养儿防老”,但养儿真的可以防老吗?

以往有一个普遍观念:儿孙满堂,老年生活就会过得快乐幸福。可现如今,很多老年人仍旧在为儿女操心,他们依旧是家庭里的经济支柱。

因为如今老年人的退休金比较丰厚,这笔钱的分配就成了老人要思考的问题。养老金是自己存着,想用就用呢?还是交给儿女保管呢?



邻居家的张大爷,年轻是一名小学老师,退休已经10年了,并存下了一笔钱。他与老伴儿靠着这笔钱生活,后来老伴儿去世,大爷把一部分钱留给自己,另外一部分则交给了子女保管。

而每个月,大爷都能够领到退休金,他把这笔钱全部用于自己日常和旅游开销,没有像其他老人一样,将钱全部交给自己的子女。

张大爷的这个做法受到了很多老人的指指点点,周围邻居都觉得他很自私,一个老年人手上有那么多钱都不给儿女,不知道给子女减轻负担。

对于这些言语,张大爷并没有放在心上,他很坦诚地讲:“孩子我已经带大了,他们的生活要靠他们自己。我把攒下的钱一部分给子女,另一部分留给自己养老,这样互不打扰,不是挺好吗。"



谈及日后可能遭遇病痛,张大爷却说自己在银行存了一笔养老看病的钱,不会让子女操心,到时去银行取就行,这样生了重病也不会成为子女的累赘。

对于这种做法,有人支持,有人反对。前者觉得张大爷活得洒脱自由,后者则认为他很自私;前者认为互不打扰挺好,后者认为张大爷的晚年会十分不幸,以后没有子女待见。

在我看来,人老了就得像张大爷一样,为自己活。

孩子是否孝顺与成长过程有关

中国传统文化,奉行百事孝为先的原则。但在现实生活中,子女孝不孝顺,不是道德能强加干涉的。其实,孩子对父母的态度很大一部分,受到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影响。



小时候,父母对孩子进行打击、过度溺爱,都会导致孩子在成年后对父母有所隔阂。

这时,父母的老年生活就只能顺其自然了,把钱交给子女当作一种赎罪,或是用钱将自己的老年生活抵押给子女,这样的晚年生活很有风险。

目前,很多老年人依旧没有享受到舒适、自由的生活,依旧在为子女、家庭而奋斗。

人应该学会为自己而活

步入中年后,人就该慢慢开始考虑以后的老年生活了,有人说自己的前半生为子女、家庭活,退休后想为自己活;而有人说自己会把钱交给子女,让子女活得轻松一点,不要那么累。

把钱交给孩子的老人,往往有着不安全心理,因为他们怕自己老了以后,得不到好的照顾。



首先,他们缺乏自信,而且有负罪感,习惯性考虑他人的感受。也许是因为看到自己的父母老年生活不幸,内心有焦虑。

还有一种老人会把钱存放在子女那里,因为他们的孩子是啃老族,没有好的出路。很多老人养大孩子后,还要养孙子,他们是家里的顶梁柱,所以会选择把钱交给子女。

真正对子女好的方式是保持身体健康,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有好的身体素质,不轻易给孩子添加麻烦,这就是为孩子减轻负担的最好方式了。

不要把所有的钱都交给孩子,不要想着晚年依靠子女,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得依靠自己。子女的孝顺只是你人生中的美好片段,如何把自己的人生过好,才是需要经营的。



把钱交给子女,就是对子女的变相依赖,让子女承受所有的责任与义务,其实是在增加负担。

好好规划自己的老年生活,老年保障是靠自己努力出来的。给孩子正确的引导,良好的教育,为自己的老年生活存上一笔丰厚的资产,自己支配自己的日子,这才是老年人的幸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8
如果有的子女没有良心,只图老人的钱的话,那么在拿到钱之后会对老人不负责任,老人就没有人赡养了,也没有钱,下场也是比较可怜的。
第2个回答  2021-03-08
因为有的子女会很不孝敬老人,拿到养老钱也不会给老人好处,也不会照顾老人。
第3个回答  2021-03-08
这是因为害怕有些不思进取的子女擅自花费老人的养老钱,等到老人急用时却拿不出钱来帮忙,所以才说老人千万不要把自己的养老钱给子女。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