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医际关系的道德要求

如题所述

简述医际关系的道德要求:

1.病人第一的原则 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急为病人的健康服务。医院的各项工作,医务人员之问的名种关系都要服务于这一中心任务。凡是有违于这一宗旨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

病人第一的原则表现在很多方面,如尊重病人的人格、尊严、就医治疗权利、生命的价值,保守病人的秘密,照顾病人的心理、生活等名个方面。

2.团结协作的原则 为了实现病人第一的原则就要求医务人员彼此之问团结协作;互相支持。现代的医疗诊治工作绝非一两个人所能完成的。诊断、治疗、护理等一系列的工作;没有众人的协作是不能完成的。为此,每个人都应从自己的工作岗位出发,为对方创造最好的条件。

如护士执行医嘱,化验人员按照化验单进行化验,辅助科室为临床医生提供各种检古结果,表面上是为临床医生服务,实际上,大家的政治地位是平等的,只是基于不同的社会分工市从事着不同的社会工作,工作性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管是医生之间、医护之间、医技之问等都应团结协作。

3.互敬互学的原则 孙思进说“夫存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愈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说,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育也〞。

“医家五戒十要〞中说“凡乡井同道之士,不可生经侮傲慢之心,切要谦和莲慎,年尊省米放之,有学者师事之,骄傲者逊让之,不及省荐拔之,如此自无谤怨,信和为贵也"。这些医学大家的论迷都说明医务人员之间在人格上要互相尊重,在专业上互相学习。

医际关系的概念及特点:

(一)医际关系的概念

从狭义上说,主要是指医务人员与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就是指在医疗活动中不同医务人员之间所形成的业缘关系。所谓医务人员,是指依法获得卫生技术人员资格及相应执业证书并从事卫生技术工作的人员。

根据业务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医师、护士、药学技术人员、医技人员等。

(二)医际关系的特点

1.主导性与平等性的统一:医师对医疗方案的制订具有最终的决定权,其他医务人员一般不得擅自修改或变更,如果其他医务人员发现医师的诊治方案中存在不适当的问题,有权建议或要求其进行修改或变更。

因此,在医疗活动中医师的主导作用,离不开其他医务人员的平等合作,主导性与平等性是完全统一的。

2.协作性与竞争性的统一:在现代医学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背景下,患者的诊治往往需要诸多科室的医务人员共同参与和配合。但医疗活动中的这种协作又是以竞争为动力的,要不断地学习知识、完善技术,才能保持先进性,否则就会跟不上与他人协作的步迈,就会被时代所淘汰。竞争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均在于提高医疗质量、护理质量、技术水平、科研能力、服务内容,并最终为患者健康服务。

3.差异性与同一性的统一:医务人员之间由于专业的不同、分工的不同,都应当严格按照其执业范围、执业内容开展执业活动,而不能相互替代。但每一个医务人员都应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己任,为满足患者的健康需要而工作。

所以不存在根本的利益分歧,只有在确保患者利益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各自的利益追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