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基础怎么计算

如题所述

问题一:如何计算设备混凝土基础厚度 计算设备混凝土厚度考虑因素很多,如设备重量,地基承载力和压缩性,设备振动荷载,设备对沉降的要求等。但主要考虑的还是前两项。根据设备重量除地基承载力得出的工面边长,减去设备底面的边长,再除以2,就可得基础厚度。(荷载扩散角,按45°考虑的)。再考虑一定的安全系数就可以了。

问题二:设备基础如何算配筋 独立基础的配筋:
独立基础底板最小配筋率的取值在《建筑地基基础规范》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都没有明确规定,关于这个问题设计行业也有很大的分歧。
一、规范规定及相关理解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5.1条规定:受弯构件、偏心受拉、轴心受拉构件一侧的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取“0.2和45ft/fy作用的较大值”。这一条是针对受弯构件,而独立基础同时承受上部荷载和土压力,底面尺寸相对于基础高度也不是很大,因此不适合锥形和阶型独立基础。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5.2条规定:对卧置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板,板中的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可以适当降低,但不得小于0.15%。这一条是针对卧置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板而设的,其具体受力情况与独立基础还是有区别的。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8.2.2-3条:扩展基础底板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不宜小于10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也不易小于100mm。这一条文有明确规定最小配筋,但至于是否还要满足最小配筋率0.15%则各有各的说法。
二、关于配筋率
若按最小配筋率0.15%控制配筋,则独立基础高度越高配筋越大。而独立基础底板的厚度由冲切和剪切计算确定,其值比较厚,按0.15%控制所得的钢筋面积大不够经济。独立基础最小配筋率的问题各地或个人有不同的做法,如北京市《建筑结构专业技术措施》3.5.12条规定:如单独柱基之配筋不小于[email protected] (双向)时,可不考率最小配筋率的要求。工程设计中若无硬行规定,独立基础底板配筋只要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8.2.2条规定即可,不要验算最小配筋率。
还有一种做法的结构思路:就阶形基础而言,合理设计的独立基础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其第一阶多半会伸出从柱边与基础顶面交接处引出的45°线同基础底面相交线之外,因此该部分可以认为是卧置于地基上受弯控制的混凝土板类构件,需满足ρmin=0.15%的要求。而基础底板其余部分均在45°角的冲切破坏锥体范围内,其高度一般有受冲切和受剪控制,相对较厚,如果其配筋要求符合ρmin=0.15%的要求,将会导致独立基础用钢量不必要的增加。

问题三:知道设备承重、尺寸、型号,如何计算设备基础深度? 5分 首先得知道地质土质的情况,也就是土质的承载力是多少。

例如设备是100吨,也就是10工0KN 然后土质的承载力是 100KPa
那么基础的底面尺寸就是 1000/100=10平方米;
埋深根据土质来定,土质到什么深度有稳定的承载力就挖多深。

原则是这样。

问题四:设备基础的宽度怎么计算 找不到更好。
你再度开始――或者,你在说什么?
一旦打开,就使我心神烦乱,你所有的岁月
在水影中, 础冬天用雪把它们覆没
点缀你的泪光中哈哈

问题五:这种设备基础是怎么算的 平面尺寸饥按照设备的地脚螺栓孔位置进行设计的,深度的设计是根据工作台的承载量加上设备自重计算出来的。

问题六:设备基础的工程量应该怎样算 设备基础除块体外、其他类型设备基础分别按基础、梁、柱、板、墙等有关规定计算。

问题七:计算建筑面积。这个里面的设备基础面积怎么算啊 50分 一般基础均不计算建筑面积,如特殊情况(如合同中有说明),则严格按合同说明条款进行。

问题八:关于土建的问题 如何设计设备基础 可以按照普通建筑基础做计算,6吨5的地耐力不大,是否有误?每平米65kN?
如果是动力设备,需要查阅 动力机器设备基础
GB 50007-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40-96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

问题九:设备基础怎么计算配筋和基础埋深 配筋需要根据设备尺寸、荷载情况、场地条件等方面综合考虑,双向配筋是指纵横两个方向均配钢筋,配筋量大小需要根据具体条件计算确定。

问题十:什么是设备基础 大中型设备需功安装在钢筋混凝土台或钢制台基础上,有时还需要制造出埋设安装设备的底脚螺栓的孔,这个平台一般比设备略大,这就是设备基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