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扎斯菲尔德和卡兹的关系

如题所述

在《人民的选择》,也就是伊里调查之后,拉扎斯菲尔德和卡兹又继续针对调查结果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其目的是为了验证《人民的选择》提出的各种假说在政治选举以外的其他领域是否适用,在1955年所出版的《个人影响》一书,汇总了这些调查的结论

个人影响

欢迎收看本期的《每天亿点传播学》,抛开媒介形式,只聊相关理论,今天我们接着来聊伊里调查的后续研究——个人影响 本视频主要参考书籍为郭庆光教授的传播学教程以及陈力丹教授的传播学纲要

在伊里调查之后,拉扎斯菲尔德和卡兹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后续的研究,卡兹和拉扎斯菲尔德进行了多次调查后发现,既有倾向的作用、选择性接触机制、意见领袖以及两级传播现象,在政治选举以外的其他领域也是广泛存在的,这些研究结果在1955年被撰写为《个人影响》一书。

卡兹

《个人影响》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提出了“中介因素”的概念。卡兹和拉扎斯菲尔德认为,制约和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主要有四种:第一,选择性接触机制——包括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三个层次。这个机制的存在,说明受众对某些媒介或内容具有回避倾向,而被回避的媒介和内容是很难产生效果的。第二,媒介本身的特性——讯息的媒介渠道不同,其效果也就不同。第三,讯息内容——包括语言和表达等,其方法和技巧不同,会令人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第四,受众本身的性质——受众的既有立场和倾向、他们的社会关系尤其是意见领袖的态度,会对大众传播效果发挥重要的制约作用。

拉扎斯菲尔德
《个人影响》作为伊里调查的后续研究,对伊里调查的结果进行了补充,使意见领袖、两级传播、既有政治倾向、选择性接触等理论不再局限于政治选举中,而是适用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当中,甚至可以说是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且不说各大网络红人在互联网中的意见领袖作用,只一个选择性接触机制,就可以在生活中发现很多例子,举一个简单一点的例子,当一个美女收到了一条信息,她会选择性的进行回复,如果发信息的人是美女的心上人,她会欢天喜地地回复,而如果是她的某一个备胎,但是比较有钱,也就是俗称的ATM机,那她会偶尔回复,但如果发信息的是一个她所认为的想吃天鹅肉的癞蛤蟆,那结果可想而知,以上只是我对选择性接触机制的一个浅显的理解,大家如果有其他的想法,可以留言讨论哦~

好了,《个人影响》就讲到这里,下一期视频要讲的理论,我觉得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了解的,尤其是在一些谈判的过程中,我们可能经常会用到,敬请期待哦~我是黑鲸,一个新传的小学生,别忘了点赞加关注哦~我们下期再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06
有限效果论”,代表学者是拉扎斯菲尔德、卡兹和克拉帕。他们通过实证调查,揭示了大众传播效果形成过程中的许多制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