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文洪近年来主要研究哪些鸟类的繁殖生态和生境因素?

如题所述

邓文洪近年来在生态学领域发表了多篇重要论文,以下是部分研究成果的摘要:



    Deng WH, Zheng GM (2006), 详细探讨了中国东南部卡波特山鹑(Tragopan caboti)的巢址选择与繁殖成功率,即将发表于Ibis期刊。
    Deng WH, Gao W (2005) 研究了森林碎片化对洞巢鸟类繁殖成功率的影响,成果发表在Biological Conservation上,影响深远。
    邓文洪与同事合作,2005年,提出了为卡波特山鹑提供人工巢台作为保护工具的策略,该研究发表在Oryx期刊上。
    2004年,邓文洪与Zheng GM共同研究了景观和栖息地因素对卡波特山鹑在中国栖息地碎片中的分布影响,详细阐述了栖息地的重要性。
    对东北地区的灰脸 Buzzard 进行了深入研究,Deng WH, Zhao J (2004)的论文探讨了其繁殖生物学特征。
    邓文洪与Zheng GM在2004年关注了卡波特山鹑在第二个繁殖季节使用人工巢台的情况。
    关于Meadow Bunting的繁殖成功,Deng WH, Zheng GM, Gao W (2003)分析了不同森林边缘对其的影响,发表在Journal of Field Ornithology上。
    邓文洪和高玮在2003年详细研究了灰脸 Buzzard 的巢与栖息地特性,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Raptor Research。
    两位学者在2005年比较了次生林不同类型森林边缘的鸟类物种丰富度和个体多度,成果见于《生态学报》。
    他们还探讨了温带次生林岛屿化对鸟类物种多样性和密度的影响,进一步揭示了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影响灰脸鵟鹰巢址选择的关键生态因素由邓文洪与王海涛等人在2003年的《生态学报》上进行了深入分析。
    邓文洪与赵匠、高玮在2003年研究了破碎化次生林斑块面积与栖息地质量对繁殖鸟类群落的影响。
    王海涛等人在2003年详细描述了五种利用天然树洞繁殖的鸟类的巢位特征及繁殖成功率,可见邓文洪在鸟类生态研究的多样贡献。
    邓文洪和高玮及于亚梅在2002年探讨了山地次生林长耳鸮对喜鹊巢址的利用,进一步理解了物种间的互动关系。
    赵匠与邓文洪在2002年研究了山地次生林破碎化对喜鹊繁殖成功率的影响,揭示了生态破碎化的重要影响。
    邓文洪、高玮与宋晓东在2001年深入研究了山地次生林斑块面积与隔离度对大山雀繁殖功效的影响,为保护策略提供了依据。

这些论文展示了邓文洪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鸟类生态学领域的广泛研究与贡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