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的含义是指什么?

如题所述

态度是指个人在自身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所持有的评价倾向和行为倾向。这种评价倾向和行为倾向体现在个体的内在感受、情感和意向三个方面。感受涉及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包括“喜欢-厌恶”、“爱-恨”等,意向涉及谋虑和企图。这三个要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态度的整体框架。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态度是一个被广泛研究的概念,其定义众多,但可以归纳为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1. 奥尔波特(G. Allport)在1935年的研究中,将态度视为一种基于经验和神经准备的心理状态,它影响个人对不同情境的反应。奥尔波特的定义突出了经验在态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性。
2. 克瑞奇(Krech)在1948年的观点是,态度是个人对其生活世界中某些现象的持久性动机、情感和知觉过程。克瑞奇的关注点在于当前的主观经验,认为人是思考并主动构建事物的个体,这反映了认知派理论的主张。
3. 弗里德曼(Freedman)的态度定义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心理倾向,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构成。这一定义强调了态度的结构和特性,并被广泛接受为对态度的较好解释。
4. 士气心理学同样认同态度是基于个人道德观和价值观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此外,士气心理学还强调态度在外在感受、情感和意向三个方面的表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