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荣就没有留下一些心腹忠臣吗?为什么赵匡胤如此轻易就得手了呢?

如题所述

周世宗柴荣在去世前夕,担心政局有变,本着互为制衡的方针对禁军的兵权作了调整,使得赵匡胤并未完全控制禁军(赵之所以于周世宗去世半年后乃敢发动兵变,很大程度上源于此)。而且周世宗还留下了一道临终遗命,选定了“托孤”大臣:“王著藩邸故人,朕若不起,当相之”,也就是说周世宗希望在自己死后,由王著作为顾命大臣,出任宰相辅佐朝政。但不幸的是,这道遗命被时任宰相之一的范质与赵匡胤合谋废除了。

另外,赵匡胤发动兵变的代周事件,并不像诗歌所描述的“一着黄袍便罢兵”般轻松,而是颇为曲折的。赵匡胤兵变回师,至陈桥门时就吃了第一次闭门羹:

“艺祖拥戴之初,陈桥守门者拒不纳,遂如封邱。”

而当他们到达皇城的宣祐门外时则更为惊险,据《梦梁录》记载:

“初,宋太祖受禅,驾自宣祐门入,守关者施弓箭相向,弗纳,移步趋他门而入。

更令人侧目的是,在兵变过程中发生了重要的流血事件。这就是后周的开国将领韩通被杀:韩通听闻兵变消息后,急忙从宫廷中奔出,被兵变先锋军校王彦升所杀。这也是赵宋开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流血事件。

基于以上,下列几个问题就值得思索了。1、周世宗的临终遗命为何被废?遗命被废后政局又发生了哪些变动?2、赵匡胤在周世宗去世时,具备哪些足以代周的优势,又是什么原因使他没有在世宗新丧之际夺权,而是拖了半年之久?3、殿前司的衙门就在宫城左掖门旁,为何赵匡胤不直接发动宫廷政变,却采用陈桥兵变的方式?

周世宗临终遗命的废除及此后的政局变化

“陈桥兵变”前,后周大臣中就曾有人向丞相范质上书名言赵匡英有觊觎皇位野心,但范质却并未理会。当此“主少国疑”之时,堂堂一国之相难道真的如此缺乏政治常识?而且兵变前夕,“出兵之日,将策点检为天子”的民间谣言早已传开来,可为什么包括范质在内的后周君臣却偏偏一无所知,竟嗅不出一丝异常?周世宗去世之时,禁军大全并未操之于赵匡胤一人之手,可是半年之后,禁军却全为赵所控制,这种变化又是怎样发生的?我以为,凡此种种,均与“匿废”周世宗的临终遗命一事有关。

关于周世宗的临终情形,《资治通鉴》有明确的记载:

“大渐,召范质等人入受顾命。上曰:‘王著藩邸故人,朕若不起,当相之。’质等出,相谓曰:‘著终日游醉乡,岂堪为相?慎勿泄此言。’是日,上殂。”

这段记载暗含了周宋禅代之际的关键信息。因为与范质共同废除周世宗遗命的不是别人,正是半年后通过“陈桥兵变”而黄袍加身的宋太祖赵匡胤。司马光和北宋其他史家所修史书,对此均闪烁其辞,只言“范质等”,而不言及于宋太祖,只是史家笔法而已;至元人修《宋史·王著传》时,方才道出底蕴:

“著有俊才,世宗以幕府旧僚,眷待尤厚,常召见与语,命皇子出拜,每呼学士而不名。屡欲相之,以其嗜酒,故迟留久之。及世宗疾大渐,太祖与范质受顾命,谓质等曰:‘王著藩邸旧人,我若不讳,当命为相。世宗崩乃止。著善与人交,好延誉后进,当世士大夫称之。”

可见,王著嗜酒是实,但却并非酒囊。周世宗之所以对他十分器重,除了“藩邸旧人”这一原因以外,恐怕更重要的还是看中了他的“俊才”和在士大夫及士人中的威望。周世宗对臣下素以要求严格著称,像周世宗这样英明的君主,如果说还有什么缺点的话,那就是:

“用法太严,群臣职事小有不举,往往置之极刑,虽素有才干名声,无所开宥。”

所以,像王著这种“嗜酒不检”者,若非另有十分明显的长处,恐怕是不会得到世宗如此器重的,更何况这种器重还包含了很庄重的“托孤”意味!

赵匡胤亦是周世宗的“藩邸旧人”,自然知晓王著的为人、才干和其在世宗心中的地位,如果让这样的人出任宰相,铺佐后周幼主,无疑将为自己通向权力顶峰的道路上设置下障碍。宋太祖当时虽然兵权在握,但却从不轻视文臣的力量。如在先周世宗三个月去世的宰相王朴面前,他就一直是恭恭敬敬,诺诺“唯唯”。甚至在他已经做了皇帝以后,看到王朴的画像,竟也“整御袍襟带,磐折鞠躬”,并对左右随从解释说:

此人在,朕不得著此黄袍。

由此,也就不难推知赵匡胤为什么要与范质联手废除世宗遗命。

至于范质,可以相信,其废除世宗遗命的动机当与赵匡胤有所不同,但若说没有掺杂任何个人动机也是不大可信的。作为当时三位宰相中唯一的一名“顾命大臣”,范质自然深晓自己目前的地位和王著出任宰相后自己的地位将会有何种变化。这种考虑,很容易驱使他与赵匡胤站到一起,使这位平日尚能“以廉介自持”的人在关键时刻扮演了一个不甚光彩的角色。

废除周世宗关于以王著为宰相的遗命,对赵匡胤来说,其意义又远不止干排除了一个有可能成为自己迈向皇位的障碍;更重要的是,以此为机缘,他取得了以范质为首的执政文臣的认同、关照、支持,而在一定的情况下,这种认同和关照等又会变成对赵匡胤篡国阴谋的庇护。而且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载:

“郑起……显德末为殿中侍御史,见上(指赵匡胤)握禁兵,有人望,乃贻书范质,极言其事,质不听。

郑起的“先见”之所以不能为范质所用,范质之所以对郑起的“极言其事”置若罔闻,决不是偶然的疏忽,更不会是“历数”的问题,而只能从范质对赵匡胤的庇护上寻找原因。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周世宗去世后的半年中,禁军高级将领的任命、安排,亦发生了对赵匡胤绝对有利的变化。周世宗临终前,担心七岁的幼子柴宗训(周恭帝)为禁军所推翻,所以本着“互为制衡”的方针,对禁军高级将领进行了一次调整,使包括赵匡胤在内的任何一位禁军统帅都不可能在禁军中形成绝对优势。但在世宗去世后半年的时间里,禁军的领导权就又有了新的变动:

原来空缺的殿前副点检一职由慕容延钊出任,而慕容是赵匡胤素所“兄事”的故交;原来空缺或未详由何人担任的殿前都虞侯则由王审琦出任。王是赵匡胤的“布衣故交”,又是以赵匡胤为首的“义社十兄弟”之一,他与石守信一样,均属赵势力圈子中的核心成员。这样,整个殿前司系统的所有高级将领全由赵匡胤一派的人担任了。

在原来的侍卫司系统中,李重进、韩通是赵匡胤的政敌,袁彦与赵匡胤则素无往来,且有嫌隙,只有韩令坤一人与赵匡胤有兄弟之谊。但现在经过调整,韩令坤升任空缺的都虞侯一职,空出的职务则由高怀德接任;袁彦的职务则由张令铎取代。而高、张二人与赵匡胤的关系均极为密切,且一年后均与胤结为姻亲。这样,在侍卫司系统中的所有五个高级职务中,赵匡胤的亲朋好友则占了三位。而且,由于李重进一直领兵驻在淮南,实际上京城中只剩下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韩通一人,不属赵匡胤一派。

殿前司与侍卫司是后周禁军中平行的两大系统,但因殿前诸军是周世宗亲手创立的,战斗力较侍卫司要强,故其实际地位亦高于侍卫司。赵匡胤是从殿前司发迹起家的,其根基亦全在殿前司系统中,但在世宗去世后的半年中,他显然也控制了侍卫司系统。

周世宗去世后即位的周恭帝不过是一个七岁的孩子,故后周的一应军国大事自然只能由大臣代理。范质作为宰相和顾命大臣,其地位和作用至为重要。由此,也就不难理解在禁军高级将领的安排上,为何会发生对赵匡胤如此绝对有利的变化了。自然,赵匡胤本人作为当时驻京禁军的最高首长,对禁军将领的任命亦会有相当的发言权。

事实上,上述局面的出现,应当说是范赵二人合作的结果。这样,以范赵二人合谋废除世宗遗命为契机,赵匡胤取得了以范质为首的后周中枢机构的支持,其势力急剧膨胀,直接或间接地控制和操纵了后周所有主要军政部门。

总而言之,周世宗遗命的废除,正为后来赵匡胤篡周排除了王著这一大的障碍。范质虽无篡周之心,但为了维持自己在后周中枢机构中的绝对地位,则不得不在废除遗命,即“慎勿泄此”这一点上有求于甚至受制于赵匡胤。以此为契机,赵匡胤就取得了以范质为首的后周中枢机构的认同、支持、庇护。故陈桥兵变以前所有有关警惕赵匡胤篡周的意见均被蛮横压制,而同时赵匡胤却迅速地通过中枢机构的任命,排除了在京禁军中的政敌控制了兵权。

赵匡胤是如何夺取政权的

周世宗去世后,后周面临着如下形势:首先是“主少国疑”。而皇后符氏年仅二十三、四岁,缺乏治政经验和力量;其次是赵匡胤经过高平之战与淮南战场之后,在军中积累了巨大声望,履职殿前都检点后,又让他掌握了数万精兵。

然而要发动兵变,仅有这两个条件是不够的。前任殿前都点检张永德也曾有过这些条件,但周世宗一纸命令,便到夺了他的实权。赵匡胤不会不知道,后周的开国皇帝郭威政变成功的主要因素是高中级禁军将领的支持,尤其是把兄弟“十军主”的拥戴。

从基层逐次上升的赵匡胤正有一帮把兄弟,号称“义社十兄弟”,其中最出名的有石守信、王神琦、李继勋三人。他们都是汉乾祐时投入郭威帐下的,结为兄弟。经过几年的奋战,到世宗死时,石守信任殿前都指挥使,王审琦为右厢都校,李继勋权知邢州。此外,尚有赵匡胤“尝拜为兄”的赵彦徽是虎捷右厢都指挥使。与赵匡胤之父有宗盟之份的赵晁是官河阳节度使。这些人已是中高级将领,手中掌握实权,他们希望从兵变中得到更大的好处。

即便如此,赵匡胤兵变的阻力也很大。最主要的阻力来自侍卫亲军司,其都指挥使李重进是周太祖的外甥,能征惯战,握有重兵;副都指挥使韩通,有勇寡谋,誓死效忠周室。路州的节度使李筠,在镇“擅用征赋”,养兵三万,几乎是雄镇一方的割据势力。步军都指挥使袁彦也是与赵为敌的大将。此外,尚有不少中间势力。

总之,周世宗去世之时,赵匡胤虽有政变的实力,但反对势力甚强,而赵的准备不足。赵在登上最高军阶之前,有两大统帅在前挡道,尚无发动兵变想法,就任殿前都点检离世宗死才四天,即使有代周之心,也仅在萌发阶段。

恭帝即位后,赵匡胤开始为兵变做准备。第一个重大行动是以侍卫步军都指挥袁彦为陕州节度使,解除了他在侍卫司中的军职,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为侍马步军都虞侯,龙捷左厢都指挥使高怀德升为侍卫马军都指挥使,虎捷左厢都指挥使张令铎升为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第二个重大行动是以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进为淮南节度使,让他去路途遥远的扬州当节度使,保留军职。

这两个行动将侍卫司中的两名主要实权派排挤出去,由于两人改任节度使,李尚保留军职,比张永德稍强,他们还能接受新命,而韩通等人职务未动,不会对这些行动有更多的猜疑。新升官的三人中,高、张是赵匡胤的密友,韩则属中间势力,与此同时,王审琦也有铁骑右厢都指挥使升为殿前都虞侯。至此,在京的侍卫司里效忠周室的只剩下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韩通一人了。

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阻碍了。赵匡胤不能越过韩通,直接指挥侍卫司的军队,而如果不直接掌握这支军队,韩通运用他的合法权力,组织反抗,兵变就会出现流产的危险。如何逾越这个障碍?赵匡胤和他的智囊们不会不记得后周开国皇帝郭威的夺权伎俩:

后汉隐帝950年11月28日,“河北诸州驰报,契丹深入”,后汉命枢密使郭威率大军北征,当军队到达澶州时,郭威发动兵变,打回京城,自立为帝。这个情报,不是完全虚构的,这年十月,契丹确曾南下,11月攻占内丘县,随即屠城而去。郭威由此事得到启发,将契丹北归改成深入,这样,本来枢密使不直接掌握军队,由于出任北征统帅,将军队控制在自己手里,顺利地夺取了政权建立后周。既然郭威可以将契丹北归改成深入,赵匡胤也可以无中生有地制造假情报,于是就演出了陈桥兵变的活剧。

960年正月初一,镇定二州来报“契丹入寇”,朝廷命赵匡胤率兵北征。此时赵大权在握,可以发动兵变了,但是赵没有发动。显然,赵和智囊们在考虑,慕容延钊正在澶州,万一不支持政变,甚至在拥周势力的鼓动下起兵反对政变,一昼夜即可赶到京城,倘若与韩通势力内外呼应,事情就会复杂化,而万一不能及时控制局势,外地的李重进等联合反扑,政变就有流产的可能。

尽管这一切仅仅是可能性,也必须事先严加防范,才会万无一失。因此,赵决定命慕容延钊于正月二日率前军出发,为了让人们深信不疑,同时宣布自己于次日率大军离京北上。三日晚,赵到达陈桥驿,此时,前军已渡过黄河。四日凌晨,赵匡胤在石守信、王审琦等人的拥戴下,黄袍加身,率军返回京城,心腹将领王彦升杀掉韩通,罗彦坏仗剑胁迫宰相扶赵匡胤升殿。五日,定国号为宋,改元建隆,兵变一举成功。

小结

历史的书写往往是根据后果去追前因。这样倒着写历史的方式,往往会为成功者寻找成功的理由,而失败者的踪迹却渐渐减少。赵宋代周历来为后人津津乐道,以为赵氏在兵变之前就已顺承天命,早已得到将士民心,兵变时又部署精准,代周是水到渠成之事。但根据我们个体的生活经验,又哪里会有如此轻易顺遂之事?更何况于封建王朝换代这样的大事件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6

柴荣就没有留下一些心腹忠臣吗?为什么赵匡胤如此轻易就得手了?

后周世宗柴荣是五代中,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他在位仅仅六年,就因病去世,虽然时间稍短,但柴荣手下还是有部分心腹的,比如张永德、韩通、赵匡胤、李重进等等。

那么赵匡胤能相对容易地夺下了后周的江山呢?

一、人走茶凉

在五代时期,皇帝基本上轮流来做,只要有实力,那就可以来争夺皇帝的宝座,在这里可以不遵从嫡长子继承制,上一任皇帝可以直接废掉,只要拳头硬,一切都好办。

虽说郭威、柴荣是五代最有作为的君主,但郭威的皇位同样是用非正常手段取得的,他杀掉了刘承祐,在开封城掳掠三天,取代后汉,创立后周。

所以说五代时期,在人们的心目中,没有所谓的大一统观念,分裂割据已经长时间形成,将领反叛、军兵政变时常发生,这样就造成一种现象,那就是军民对皇帝认同感很有限。

就好比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后唐年间就在禁军任职,后汉年间仍有官可做,后周年间,官拜检校司徒。事实上,在那个乱世,皇帝是谁很多时候都无所谓,只要能保证自己安全,就已经谢天谢地的。

柴荣是郭威养子,刚继位的时候几乎寸功未力,他在群臣中的威信基本为零,为了压服群臣,为了后周的天下,柴荣亲征北汉、败后蜀、击南唐,创造了无与伦比的功勋。只是柴荣在位时间太短,只有六年,柴荣去世之后,很多事情都被搁置了,少主年幼,一时间群龙无首。

柴荣的统治主要靠的他的武功和威慑力,他并没有太多时间来培植自己的势力,柴荣一死,茶马上就凉。就好比赵匡胤没有陈桥兵变,那也会有他人去争夺皇位,毕竟欺负孤儿寡母实在太容易了。

赵匡胤黄袍加身,率兵进开封之后,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反而大部分人直接表示服从赵匡胤的统治,可见大家早已对此习以为常,没有谁能永恒存在,就算郭威、柴荣这等猛人,也同样有时间限制。

二、孤儿寡母没有能力对抗赵匡胤

公元959年,柴荣病逝,年仅七岁的柴宗训继承皇位,这么小的年纪,在我们现在,刚刚上小学,可能字都认不全,所以让他治国理政,明显是不可能的。

柴荣死之前做过了部分交代,比如让范质、王溥等大臣辅政,符太后临朝听政,这一套班底,假如在大一统王朝,还是有可行性的,比如西汉的霍光,明朝的张居正,但在后周这个年景,全靠着实力行走江湖。

既然柴宗训母子毫无抵抗能力,那么这后周的江山也会马上易主。当然了,赵匡胤做得还是比较温和的,他站在郭威、柴荣的肩膀上,对前两位帝王还是有感激之情的,所有对于柴荣的后人,赵匡胤同样予以厚待,柴宗训母子得以继续生活下去。

这也是赵匡胤高明之处、仁德之所在,如果赵匡胤同五代其他帝王一样,直接杀掉柴宗训母子,那么他的江山也不可能维持三百多年。

三、赵匡胤自己就是柴荣心腹

之所有赵匡胤夺取皇位如此顺利,那是因为赵匡胤本就是柴荣最信任的人之一,而且赵匡胤是在战场上和柴荣结下的感情,而且赵匡胤在柴荣继位前,就在柴荣左右。

史料记载“北汉来寇,世宗率师御之,战于高平。将合,指挥樊爱能等先遁,军危。太祖麾同列驰马冲其锋,汉兵大溃。”

柴荣的首战,就是在赵匡胤的帮助下完成的,高平之战中,后周和北汉刚一接战,后周将领樊爱能、何徽掉头就跑,战局对柴荣极为不利。柴荣不顾一切冲向敌人中军,而赵匡胤及时反应过来,同张永德一起,从左右两侧夹击敌人,这才击溃了不可一世的北汉联军。

公元956年,赵匡胤同柴荣征伐南唐,在涡口,赵匡胤仅带数千人,击败了一万多南唐水军。在清流关,大败南唐大将皇甫晖,并活捉皇甫晖、姚凤。

赵匡胤在后周军中真的很拼命,当时还不到三十岁的赵匡胤,可真的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每次战事都亲临战阵,冲锋陷阵那是说一不二。想来当时的赵匡胤还想不到,他也有造反那一天,他只想把本职工作做好。接连不断的战功,不仅让赵匡胤在军中积累了极高的威信,也让柴荣对其刮目相关、并成为柴荣心腹爱将。

如果柴荣在天有灵,估计是不会相信,抢他江山的竟然是赵匡胤,所以一定程度上,柴荣并没有堤防赵匡胤,还把主要兵权交给了赵匡胤,所以赵匡胤在夺取天下的条件上,得天独厚。

四、赵匡胤演技不俗

靠自己能力坐上皇帝位置的人,都不会是简单角色,换言之,赵匡胤绝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他心思缜密,做事滴水不漏,从政变开始到登上皇位,一气呵成。

公元960年,北汉勾结契丹侵扰后周边境,赵匡胤率兵前去抵御,我们在这看到了郭威的影子,或许这一套流程,赵匡胤就是跟郭威学的,而且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赵匡胤出兵前,就在开封城内做好了准备,所以他能很顺利地入城。在陈桥兵变之前,赵匡胤也跟赵普等人演练过多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让政变顺利进行,而且使士兵们对其唯命是从。

看上去是大兵们逼着赵匡胤当了皇帝,事实上,这都是赵匡胤自导自演的一出好戏,甚至一度都看不出演戏的痕迹。

赵匡胤进了开封城,也不急于去皇宫登基,反而回到了殿前司公署,赵匡胤就是在等那帮文臣主动来投诚,果然,范质、王溥等人直接表示拥立赵匡胤,至此这一切才算是尘埃落定。

赵匡胤从郭威、柴荣身上吸取了大量经验,不仅是统兵还有治国理政,所以他才能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收益。天时地利人和,或许命中注定,赵匡胤就该做这个皇帝,宋太祖非他莫属,任何人都无法阻止。

第2个回答  2020-12-11
留下了,因为在柴荣心中,赵匡胤就是那个忠臣。实际上,柴荣临死之前一顿神操作,防的根本不是赵匡胤,而是张永德和李重进。而赵匡胤正是柴荣用以防备张永德和李重进的棋子之一,只不过没想到“这枚棋子”却最终篡位了。
第3个回答  2020-12-11
柴荣后来当然留有心腹忠臣,但是他的儿子岁数小,根本接不了这么大的摊子,而且赵匡胤手里握着最重要的兵权,那些心腹忠臣即便护着他儿子也是干不过赵匡胤的。
第4个回答  2022-07-19
国家正史记录宋朝开国功臣开国大将军……郑王…潘美一辈子忠肝义胆仁爱…爱国,一生为统一祖国南征北战~既无败绩,平岭表、定江南、征太原、打南唐、统一北汉、雁门关之战元帅潘美偕杨业等部将抗辽之战等等等!打南越之地更显高超军事能力,世人尊赞潘无敌!常胜将军,潘家将潘家军骁勇善战不怕牺牲为统一祖国做出伟大奉献,皇帝亲自写的…二十四开国元勋录里就二个武将,潘美算一个,死后入太庙和皇帝葬一起,后世明太祖朱元璋更是赞美:如汉陈平、冯异、宋潘美、岳飞皆节义、兼善始终、可以庙祭,真正的忠肝义胆爱国代表人物,潘仁美是…杨恒温写……杨家将天波府演义小说里人物,小说还被拍成几次电影,但是从国家真历史正史来说……杨家文人胡编乱造,极度扭曲中华民族真历史,侮辱🇨🇳 人真历史观和智商,杨业本名刘业,在北汉时自称刘无敌,投降我大宋后改回杨,一辈子投降三次换姓一次,比吕布还离谱,一个降将吧了,第四因为和监军王侁和刘文裕吵架赌气去打仗,大家说好下午在预订地汇合,王侁监军、刘监军、郑王潘美多去了!但是没人,当时又没有电话联系,监军认为杨业已经撤退,要求大军撤退,杨业晚上才到来,后因为受伤被抓!高烧不能进食病死,投降大宋后打仗满勇敢的这个是事实,问题这样小人物小功劳的人物🇨🇳 历史里多了去了,清朝清朝开始还续编辑出杨家女将等小说人物,有文盲按小说剧情编家谱的,有按小说剧情拍电影电视的,更离谱的是天波府多离奇篇出来了,问题天波府宋朝绝对没有啊,开封市杨老板1992年后来建的,有记录,古代除了皇帝……任何家族用…天…开府绝对株连九族,皇帝多只能称呼自己天子,意思天的孩子,真英雄真历史国家应该歌颂和法律保护,但是不能因为需要歌颂正能量,把瞎编乱造的东西当做真历史,误导中华民族的真历史观,是对真英雄的不尊重也是对真历史的侮辱,希望祖国立法把演义戏曲小说电视剧有严重扭曲历史的禁止播放和发行,历史长河里戏曲演义小说永远代替不了真历史,大家讲科学看看中华民族国宝正史……宋史,因为正史是整个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轨迹~是李王张陈孙钱杨刘黄胡吴等等所有姓氏共同历史,为了保护国家正史,大家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