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陶放久硬了怎么让它软?

如题所述

1、首先把放久了变硬的陶土取出来,具体见下图。



2、下面需要在软的陶土上取下一块来使用,见下图所示。



3、接下来用取下来的软的陶土把变硬的陶土包裹起来,见下图所示。



4、然后用用手反复的按压揉搓就可以了,见下图所示。



5、最后就可以使变硬的陶土重新变软了,见下图所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0

软陶放久硬了加热一下就会变软了,但是要注意温度不能过高,接近100度软陶就会变硬成型了。

所谓“软陶”其实并不是陶,而是一种人工的低温聚合粘土。又叫“彩陶”,也称“烧烤粘土”。从外形上看,软陶表面纹饰结构较粗疏,有绳纹、波纹、格纹、圈纹和编织纹等。因此当软陶最初面市的时候,人们看到之后众口一词地认为这就是橡皮泥。

软陶器形和硬陶较接近。中国江南地区古代文化遗址中,出土这类陶器较多。软陶是古代陶器,按制作方法分泥质和细砂质两种,按烘烤方式火候较低,胎体不如硬陶坚硬。胎作红褐色、灰白色或灰色。器表都拍印有各种几何形纹,因此也称“印纹软陶”。

扩展资料:

软陶制作方法:

1、揉土

揉土是软陶制作的必要工序,其目的是把未经加工的软陶材料揉制均匀,使材料的内部密度加大,减少裂痕与气泡的存在。揉制“成熟”的软陶材料在整个制作过程中都会得心应手。

2、造型

软陶制作的重要过程是造型。作品的成功与否有一大半是看制作者是否会创造出美丽的想象。简单的软陶制作不外乎以下几种造型,如球形、鼓形、方型、水滴形、柱形、弯柱形等等。

3、配色

软陶的配色是一个关键问题。有些作品的成功往往取决于色彩的调配。你如果想创造出更加丰富或独特的色彩,都需要利用现有的不同色彩的软陶材料调配。最主要的首先要了解三原色之间的关系。红、黄、蓝这三色是色彩的基本,由这三色可以混合出其他许多色彩。混合出的色彩加入其他的色彩还可以混合出更加丰富的颜色。

4、质感

为了使软陶作品更加生动活泼,可以利用其他的物体为工具,将软陶制作出完全不同的质感。如利用各种粗细不等的针、管、纱窗布、树叶、牙刷、梳子等等,尽您所想象,开发出各种不同的质感,使您的作品更加丰富。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软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1-28

软陶放久硬了只要加热一下就会变软了,可以放在电热炉边上或者用塑料袋密封好放入热水里泡一会就可以了。但是要注意温度不能过高,接近100度软陶就会变硬成型了。

软陶来自于欧洲,于1933年被一位洋娃娃制造商的女儿Mrs.Rehbinper所发现,在当时软陶只是一种化学的副产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难以找到适当的材料做娃娃的头,Mrs.Rehbinper用它做实验。

由于它具有高度延展性和可塑性,充分满足了人类的创造欲望,很快便风靡了整个欧美地区。它多变的特性,立刻又成为启发创造思考、培养文化气质的教材。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软陶材质本身,就是食品包装级原料(PVC),再加上一些无毒的染料、软化剂及有机溶剂。只要是合格的软陶,都是一种对人体无毒、无害、无刺激性的安全材料,可以放心使用。

2、软陶在正常的烘烤温度下烘烤(120 ℃~150℃ ),并不会产生有毒或刺激性气体。但是若温度超过200℃时,不但会使成品烧焦、融化,甚至可能引起燃烧,造成氯的刺激性烟雾。所以,正确烘烤是绝对安全的。正常烘烤时,会闻到些塑料味,此为正常现象,不会对人体有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软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0
  软陶放久硬了只要加热一下就会变软了,可以放在电热炉边上或者用塑料袋密封好放入热水里泡一会就可以了。但是要注意温度不能过高,接近100度软陶就会变硬成型了。
  所谓“软陶”其实并不是陶,而是一种人工的低温聚合粘土。又叫“彩陶”,也称“烧烤粘土”。从外形上看,这种粘土的小包装极其类似橡皮泥,而在烘烤之前的玩法上也与橡皮泥有很多接近的地方。软陶器形和硬陶较接近。中国江南地区古代文化遗址中,出土这类陶器较多。软陶是古代陶器,按制作方法分泥质和细砂质两种,按烘烤方式火候较低,胎体不如硬陶坚硬。胎作红褐色、灰白色或灰色。器表都拍印有各种几何形纹,因此也称“印纹软陶”。在使用上要注意三岁以下儿童不能用等方面的常识,并要注意制作要领。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2
软陶放久硬了只要加热一下就会变软了,可以放在电热炉边上或者用塑料袋密封好放入热水里泡一会就可以了。但是要注意温度不能过高,接近100度软陶就会变硬成型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