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年龄的划分及名称

如题所述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韶年:男孩八岁。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
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岁
志学:十五岁。
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岁。
弱冠: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岁。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杖朝之年:八十岁。
耄耋:八十、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标梅之年:出嫁
15及笈
20弱冠
30而立
40不惑
50知天命
60花甲
70,80为耄耋
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
男孩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
女子出嫁称票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合之年,耄耄之年。
100岁乐期颐。
另外,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
志学之年
十五岁(男)。
及笄之年
十五岁(女)。
二八年华
十六岁。
花信之年
二十四岁。
春秋鼎盛
壮年时期。
而立之年
三十岁。
不惑之年
四十岁。
知命之年
五十岁。
耳顺之年
六十岁。
花甲之年
六十岁。
悬车之年
退休之年。
从心之年
七十岁。
古稀之年
七十岁。
耄耋之年
七十至八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15
古代年龄称谓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第2个回答  2019-05-25
比喻称谓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知天命
  六十花甲
  七十古稀

未满周岁的儿童――襁褓
  2-3岁――孩提
  童年——总角,垂髫
  8岁(男)——龄年
  10岁以下――黄口
  10岁(女)——髻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14岁(女)――豆蔻年华
  13—15岁——舞勺之年
  15岁(女)——及笄之年
  15岁(男)
-------
志学之年,束发
  16岁(女)――碧玉年华
  15—20岁——舞象之年
  20岁(男)――弱冠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蓓(信)年华
  出嫁——标梅之年
  30岁(女)――半老徐娘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
  50岁――知命之年、半百
  60岁――花甲,平头之年、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
  77岁——喜寿
  80岁――杖朝之年
  88岁——米寿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台,骀)背之年
  99岁——白寿
  100岁――期頣
,人瑞
  108岁——茶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