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挝缅甸泰国的大叶种茶不能制作成普洱茶?

如题所述

大叶种古树普洱茶区分

古树茶是市场的一个趋势,这是无疑的。很多人辨别古树茶都是看叶底的大小厚薄,以为叶大叶厚就是古树茶。市场上很有些用大叶厚叶的台地茶,采用轻度揉捻,制成松泡条,充当古树茶。很多顾客都存在着一个误区,以为大片叶就是古树茶,或是树龄较长的,所以现在市场大多造茶都是做成松抛型的。其实叶大叶厚跟古树是没有必然联系的,而是跟茶种有关。茶树有大叶种和小叶种,有厚叶型和薄叶型。

千年古树生茶特点;清新花蜜香条索清晰粗壮、浅墨绿色、均整,饼形松紧适中。香韵沉稳、清新花蜜香、高雅清甜、口感饱满、内质丰富、回甘生津入喉。喉韵舒爽。持续稳定性极好。较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原料选择单株古树茶特点;高香沉稳,收藏价值蜡蜜味非常浓、香韵独特、口感丰富饱满、汤体细腻顺滑,高雅清甜、苦涩度极低、喉韵极佳、回甘生津快而持久奈泡。喝后有体感发清汗现象。单株古树茶选材比较苛刻,必须当棵茶树采茶量达到50公斤以上的鲜叶,通常单株挑选完毕后,才是古树纯料,所以单株古树收藏价值在古树茶中也是最高的。境界古树茶特点;香气细腻生津持久茶叶明显均整、新茶香气极正、入口甜度非常明显、汤体细腻、水路顺滑、微苦涩、化感好。丰富而饱满。喉韵佳。三四泡浓烈度极为霸道,回甘生津强烈而明显。余韵悠长持久。原料选择千年古树茶必须是1000年以上古乔木树,才称得上千年古树茶。必须是纯料,不能有拼配,否则会影响口感和保值升值空间;制作工艺千年古树茶必须依托传统制作工艺精致而成。如是机械化生产,或制作技艺不精悍,则后期口感提升空间和升值空间较小。

茶汤

储存条件

千年古树茶的成品必须储存在干燥通风、条件适宜的环境下,如储存在潮湿,或有异味的环境,则升值空间非常有限,甚至会导致无法长期保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6

市面上的普洱茶有大叶小叶的区分,很多茶友都是根据买回来的茶叶泡出来的效果来判断。那么大小叶的普洱茶有什么区别呢?

08年国家标准的出台明确了普洱茶的概念,即普洱茶(Puertea)是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按普洱茶传统与创新工艺生产,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熟茶)两大类型。事实上,普洱茶树按叶形大小分,还有大叶种和小叶种。具体说来,大叶种特点为叶形椭圆,叶尾大,主脉明显,分脉密集而清晰,叶子背面绒毛披覆,叶边锯明显。小叶种特点叶形椭圆,叶片较薄,两齿间距离密集,叶子背面绒毛少而稀,几乎是对称行芽尖。在茶种分类上,有一种根据茶叶叶片面积划分的方法:叶面积大于50cm2的属特大叶;叶面积在28-50cm2之间的属大叶;叶面积在14-28cm2之间的为中叶;叶面积小于14cm2的为小叶。其中:叶面积(cm2)=叶长(cm)×叶宽(cm)×0.7(系数)。当然,这种划分仅从叶面积来划,没考虑其植物学的其他因素,如果考虑到茶种、茶叶内含物质、茶树变异等因素,中叶种主要是大小叶种的变异,特大叶种应属于大叶种。大叶种是云南特有种,小叶种则分布较广。云南大叶种茶树的鲜叶含有较高的茶多酚,其中儿茶素含量占茶多酚总量的70%,而一般小叶种茶树的鲜叶茶多酚含量较低。大叶种儿茶素的酯型儿茶素的比例大于小叶种儿茶素的酯型儿茶素的比例,说明大叶种中酯型儿茶素的质量分数大于小叶种儿茶素中酯型儿茶素的质量分数,致使大叶种儿茶素的抗氧化效果强于小叶种儿茶素。茶叶中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是形成茶叶内质主要理化成分之一。茶多酚性味苦涩,其氧化物是构成茶汤滋味鲜爽的主要物质;氨基酸性味鲜而带甜,与咖啡碱形成的络合物是构成茶汤滋味鲜爽的主要物质;咖啡碱其性味苦,参与茶叶品质的形成,且与茶黄素结合形成络合物提高茶汤鲜爽度,是构成茶汤滋味的重要物质。不同茶树品种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含量不同。按叶片大小分析茶多酚含量呈大叶>中叶>小叶规律,氨基酸含量呈中叶>小叶>大叶规律,咖啡碱含量则呈大叶>小叶>中叶规律。这些成分与品种的关系对茶类的加工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