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城墙的结构有什么奇特之处?

如题所述

寿县古城墙平面略呈方形,旧有瓮城、谯楼之设,重关叠雉,制度森严。后来,楼台大部分已毁,但是城墙仍屹立于淮淝之滨,斑蚀剥离,历经沧桑。

古城东南两面有护城河,北环淝水,西连城西湖,四隅有河,东北、西北隅各设水关一处。城置4门,东为宾阳门,西为定湖门,南为通淝门、北为靖淮门。

城垣保存完整,周长“十三里有奇”,大概在6650米左右。垛墙之下墙体高7.7米,底宽18米至22米之间,顶宽4米至10米。墙体以土夯筑,外侧贴砖,外壁下部用条石砌筑2米高的墙基。

城墙外壁贴砖石,底部1.5米,顶部为0.5米至0.8米,高1米。下部间隔2.8米设一高0.37米、宽0.2米的长方形射洞,射洞作壶门状,下口与城墙顶平。城墙砖石之间都是用糯米汁拌石灰等物弥合,非常牢固,旧有“铁打的寿州城”的称誉。

四门皆于城墙外再设瓮城,内外门洞均为砖石券顶结构。除南门外,东、北、西3门的瓮城门均与城门不在同一中轴线。

西瓮城门朝北,北瓮城门朝西,均与所在城门在平面上呈90度直角,而东瓮城门与城门平行错置4米。

这种巧妙设置是基于军事防御上的考虑,即敌军突破瓮城后,需改变方向才能攻击城门,守军可乘机关门打狗,消灭瓮城内之敌。

据《寿州志》记载,城墙原有“角楼八座,警铺五十五所”。后来仅保留下来了1处马面,3处敌台。马面位于城西北拐角处,俗称“地楼”。

马面凸出城外部分长2米、宽5米,高与城墙齐平,中空有石级递下,三面有射洞。3座敌台,一处在东门南160米,凸出城外廓,长3.5米,宽15.5米。一处在南门东500米,外凸2.5米,宽5米。

城外设有泊岸。泊岸,又称护城石堤,据《寿州志·城郭》载,石堤为1538年的时任御史杨瞻所创建。较以前堤高3米到5米,宽10米,一边紧贴城墙外壁,另一边濒临护城河,皆以条石垒砌。其用途既可增加城墙的坚固性,又能阻挡护城河水及洪水对城墙根基的冲刷。

两处涵洞实为水关,分别位于城东北、西北隅。涵洞始建年代失考,明清均有修葺。东涵壁有“崇墉障流”的石刻,为后来光绪年间在重修时,由吴中钱禄曾所题。

西涵南壁“金汤巩固”石刻,是在光绪时期进行重修的时候“辛庵彭城孙题”。两涵形制大体相同。如西涵,洞体方形,宽0.6米、深0.8米、长50米。其一端连通城内河渠,另一端伸出城外,经过城墙、石堤部分深1.5米。

涵周围起筑径、深均7.7米、厚0.5米的砖石结构月坎,坎与城墙等高。坎内壁设有石阶,可拾级而下,外壁围护厚实的堤坡。涵沟上封石板,设闸5道。城涵月坎的设置,在军事上可防止敌兵从水道匿进偷袭,在水系上又具有重要的防水功能。

人们可随时进坎启闭闸门,控流自如,既可避免内河积水的吞噬,又能消除外水倒灌的隐患。

寿县傍依淮淝水系,地势低洼,易受洪涝侵袭。古城犹如一道铁壁铜墙,除防御抗敌外,又是防洪的坚固大堤,历史上曾多次经历了洪水的冲击,保护了城中人们的安全。

寿县城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