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菜施肥量多,是不是越多越好?

如题所述

蔬菜生产施肥量很多,故种好蔬菜的农谚有“粪大水勤”之说,为什么要重视多施肥料呢?这是与蔬菜生长与生产特点有关,因为:

(1)菜地复种指数高。

一年中至少要种二三茬蔬菜,如种短期小菜或充分利用土地,搞间套作一年可种五六茬菜,种一茬菜,就要施一茬肥。

(2)蔬菜生产量多。

种任何一种蔬菜,单产都较高,短期小菜至少亩产几千斤,番茄、黄瓜等亩产上万斤,大白菜可多达两万多斤,生产量多,必然需要养分量也多。

(3)蔬菜生长期较短。

一般两个月左右就可收获一茬菜,如种小白菜、小萝卜等仅35天左右,生长期较长的大白菜也只有100天左右,保护地生产如种番茄,栽培期可达100天以上,这就要靠施肥以维持土壤能有一定量的速效养分,供栽培作物在短期内吸收利用。

以上3点仅是说明种菜施肥多,是属于蔬菜营养生理的需要,是必需的,因此种菜施肥量多,此外,还有另一造成施肥多的重要原因。

(4)蔬菜产值受市场作用强。

蔬菜是商品,不仅因其丰富或缺少,要受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而且是最具有时间性的商品,供应的季节早晚,可决定价值的高低,蔬菜早上市几天,或提前几个月,也就是通称反季节上市,其价格常可超过正常时上市的1倍以上,甚至几倍,故种菜的产值受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特别强。为了早上市,在选择种植品种及加强栽培管理中,主要采取增加肥、水措施,施肥量远远超过蔬菜正常生长所需要,以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促长,快速达到商品要求的标准,抢早上市获得高产值,所以施肥量特别多。

由此看来种菜施肥量多是正常的,但在当前生产中普遍存在着施肥量过多,出现一些副作用,影响着蔬菜正常生产与发展。最明显是浪费了肥料资源,增加了购买肥料的生产成本,其次,虽然由外观上看不出问题,实质是降低了蔬菜品质,如因多施氮素肥料,特别是氮素化肥,增加了蔬菜硝酸盐含量,对消费者不利;更为严重的是影响了菜地土壤各种养分的平衡,因所施肥料偏重无机氮、磷化肥,导致土壤出现磷的富集,并使钾及其他营养元素相对降低,这也是施肥量越来越多的重要原因之一。早在70年代氮素化肥以碳酸氢铵、硫酸铵为主,一般亩施15~20千克,磷素化肥以过磷酸钙为主,亩施15千克左右,增产作用很为灵敏,80年代氮素化肥中尿素供应量日增,亩施15千克左右(按含氮量计超过70年代一倍以上),磷素化肥中出现了氮、磷复合肥——磷酸二铵,含磷(P2O5)量高达46%,一般亩施10~15千克,就可看出增产效果;进入90年代施肥量增加到亩施尿素50千克、磷酸二铵50千克,甚至施的更多才可看出效应。这种依靠多施肥种好菜的措施是很片面的。在施肥方面不能只重施氮、磷元素,更要注重各种营养元素的平衡问题。除施肥外,应考虑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其他重要条件,如光照、温度等是否适合,在一定情况下,光照、温度等的不足,不能靠多施肥来改善,要改变“肥当家”的观念。种好蔬菜产量高、品质好、产值高,确实要多施肥料,但不是越多越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