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文有哪些?

如题所述

1、《卖火柴的小女孩》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童话故事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的童话故事,2019年入选了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的第8课。

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合家欢乐,举杯共庆的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

小女孩死了,嘴角却带着微笑,通过擦燃火柴的美好幻想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小壁虎借尾巴》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童话故事。多次入选小学语文教材,作者是林颂英。

课文借助拟人的手法,通过小壁虎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讲了几种动物尾巴的特点。文章让学生体会到了遇到困难不要老想着别人帮忙。只有经历了磨难才能渐渐成长。

3、《狐狸和乌鸦》

《狐狸和乌鸦》是古希腊著名寓言家,世界四大寓言家之首的伊索所著《伊索寓言》里的一篇寓言故事,被选做小学语文教科书。

这个故事告诉人物遇到别人无事献殷勤的时候,要保持清醒,不要盲目的去相信别人,不然吃亏的是自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25

《少年闰土》、《爬山虎的脚》和《游金华双龙洞》等。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1921年写的短篇小说《故乡》。这篇文章塑造了一个在鲁迅眼中“聪明、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少年闰土形象。鲁迅先生用“我”和“我”的朋友做对比,突出了闰土的形象。与中年的闰土做了巨大的对比。

思想内容

小说写“我”在听到母亲提到闰土时,脑子忽然闪出了一幅“神异的图画”,“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深蓝的天空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图画正是“我”记忆中的美好童年的幻影;而“我”的这次回乡,一半也是想要寻回那已经逝去的美好回忆,然而并不能,因为那“时时记得的故乡”不过是“心象世界里的幻影”而已,那一幅美丽的神异的画面,其实是“我”幼年时凭着一颗童稚的心,根据闰土的描述而幻想出来的梦罢了,“我”只是如“我”往常的朋友们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可以说,闰土的出现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尽的欢乐,虽然“我”也一直未能亲身体会到闰土所讲的装谅捉小鸟雀、海边拾贝壳和瓜田刺猹的乐趣,这些欢乐的记忆只在“我”脑中蕴藏、发酵,加上农村淳朴的乡情,最后汇结成了那一幅神异的美妙的图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