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金融类的专硕学费能达到十多万?

如题所述

金融专业的硕士学位费用高达10万元,许多学生甚至贷款上学,却发现自己没有宿舍。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愿意读天价的黄金设计?这值得吗?读了黄金才可以退货这?真的就有几十万人买了这个学位! 1. 经济管理类的专业硕士通常比其他专业的硕士要贵;金融类的硕士比其他商业和管理类的硕士要贵。经济管理类专业硕士包括金融专业硕士、会计专业硕士、国际商务等,其他类型的专业硕士包括法律专业硕士、出版专业硕士、新传专业硕士等。经济管理类硕士往往比同校其他学科的硕士要贵,而金融类硕士是经济管理类硕士中最贵的。

复旦大学为例,法学(非法学)全额学费为9.9W,法律(法学)全额学费为6.6W,而经济学院金融硕士全额学费为21.8W,税务硕士全额学费为16.8W。2. 2.级别越高,学费越贵。学校越高,金融硕士越贵。作为金融学一级院校,复旦大学的金融硕士学费为21.8元,而作为二级院校的上海财经大学的学费相对较低,为13.8/16.8元。与国际接轨,顺应从硕士到专业硕士的转变趋势。近年来,专业学位已成为世界的主流。在英国和澳大利亚,拥有非学术学位的研究生人数是拥有学术学位的研究生人数的4倍左右。

国际社会为了顺应国际发展趋势,一改我国研究生招生的局面,在专业类型上有所发展,已逐步实现从是以学历学位为主向学历学位与专业学位并重的转变,特别是商科研究生,学会认识到直宝/瑟宝的名额缩减和专业硕士的名额增加,可以预见,不断扩大专业硕士的招生比例应该是今后的趋势。"谁受益,谁承担 "的原则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术人才。在使学生受益的同时,也使国家受益,所以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由国家资金补贴的。

与硕士生不同,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实现高水平的就业。大部分专业硕士生在学校不承担科研任务,受益最大的是学生本人。因此,按照 "谁受益、谁承担 "的原则,学生承担的部分越高,学费越高。金融专业在本质上是一种 "交易"。与计算机等工科专业相比,金融专业所学的知识并没有太多硬性的技能。在金融行业的就业中,学术背景和资源等因素更为重要。因此,生源较多、就业方向较明确的金融硕士专业符合金融业对学术背景和资源的需求。从这个角度看,金融硕士本质上是一种 "交易",更多的是对身份的认可,相当于为学术背景和资源付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08

我国这两年流行“考研热”,很多本科毕业生都在毕业后选择继续考研,以此来提升自己的学历,想要通过提升学历的方式找到一份好工作。考研可能是继高考后,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若是可以通过考研上岸的话,那么就业方面是会有很大的竞争优势的。

从本科学位到硕士学位,硕士考试既考验知识储备,又考验心理素质。研究生最火的专业无外乎金融、计算机、软件、电子四大类,其招生分数自然也不低;与之相对,冷门专业如环化生材等却鲜有人了解。金融专业受欢迎的也有其原因,无外乎名和利。

“专硕”的学年制一直备受争议,很多学生担心学年制太短,从而影响将来的就业情况,对此, 多所高校多所院校延长专硕学年制,实行“2改3”。简单来说,本来读2年就可以结束的专硕,现在很多院校将其延长到了3年,因此专硕也不再是我们印象当中的那样,能够“快速”提升学历了。

其中大家所熟知的河北师范大学就是其中之一,规定教育学专业硕士类别下的7个“小专业”将学制从两年制改为三年制。除此之外,还有华中科技大学的十余种专业,郑州大学的大部分专业,河海大学除了商学院中的个别专业,都基本上实行了“2改3”,也就是改为三年学制了。

金融是就业热门,使得学生对金融专业“趋之若鹜”,金融行业的功利性使许多人趋之若鹜,也是金融行业成为所有行业的顶端,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许多学生和家长都选择了金融行业,步入清北大学的学子有很大一部分也是为了金融专业。

金融行业最明显的特点便是认名校。除了清北以外,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对外经贸大学也是许多人的首选。金融专业本科学位就业还是有难度的,攻读硕士学位是必须的,尤其名校硕士。

培养方向不同:学硕主要是培养科研方面的人才,当研究生毕业后所授予的是学术型学位,而专硕则是新增的一种硕士类型,培养的是实践方面的人才。因为培养方向的不同,所以就业的方向也是不同的,学硕毕业后大部分都是研究学士,一般进入到研究生所工作。

其实对于“专硕”学年制这个事情,网友们一直都是抱有争议的,因为专硕的学年制比较短,很多学生都害怕自己学不到东西,影响到就业。因此很多高校都决定延长“专硕”的学年制,实行“2改3”模式,延长了专硕的学年制,专硕也是需要3年才可以领到毕业证的。


所有大学所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就业变现,金融行业的高回报,注定高投入。但高投入是相对于其他专业,过高的学费无疑限制了阶级流动。复旦大学的高学费,对普通学生下了道阻碍,斩断了机缘。但并没有完全关上门,清北大学等名校还有金融硕士学位。

总的来说,如果选择学习金融,步入金融行业,就要全方面考虑各种因素。接受略高的学费,承担金融行业的就业风险。切记:所有事情的付出和回报是对等的。因此,对于考研党而言,从多方面进行考量,“2改3”之后的专硕更加值得报考,但具体要求还需要根据各个院校额标准来。

第2个回答  2022-05-23

多所高校调整了专硕的培养年限。本来读2年就可以毕业的专硕,现在延长到了2.5年或3年。这几乎成为了近几年的一种趋势。专硕再也不是我们印象中上两年就可以毕业的了。

近年以来,一些院校部分专业研究生学制由原来的两年改成三年,而且都是专硕居多,这不,前段时间这所高校突然就公布了部分专业硕士学制两年改成三年,并且333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进行了大调整!学费也上涨了!

在本科学历已经越发普遍的潮流下,大学生在找工作时,显然也不能再以往日的视角来判定自己的市场价值。为了实现就业这个现实问题,很多同学会降低求职标准。无奈的是,有时候受到专业、城市、院校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很多毕业生即使已经将姿态放低,往往也难以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

我们发现服务业人员的态度正在变得更友好,社区等基层单位也迎来了不少高学历人才,在行业素质得到提升的背后,也是毕业生所面临的严峻就业问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考研,考虑到工作对余生多方面的影响,家长们也普遍比较支持。不过研究生分为学硕和专硕两种形式,很多人印象中学硕才是“正统”,其实你可能误解了。

学硕主要是培养科研方面的人才,当研究生毕业后所授予的是学术型学位,而专硕则是新增的一种硕士类型,培养的是实践方面的人才。因为培养方向的不同,所以就业的方向也是不同的,学硕毕业后大部分都是研究学士,一般进入到研究生所工作。

这也是两者之间很大的区别,学硕和专硕的考试难易程度是不同的,因为学硕是全国统考,所以考试的难度很大;而专硕就不同了,竞争压力并不是很大,考试的难度很小,你只需要学习好专业知识,那么基本上就可以考上专硕了。

两年时间的专硕学制的确过于紧张。研究生第一学年要完成全部的课程,修完规定的学分;从研一下学期开始,就要忙毕业论文选题和开题的事情,很多学校甚至课程还未修完就要开题。

研二任务更重,除了开题、中期答辩,还要忙实习、找工作,在面临学业压力的同时还要面临就业的压力,而真正的学习时间非常短。在研二的时候,实际上很多同学都处于同时面临实习、论文和就业三个事项并行的一个状态,压力可想而知。

相比学硕而言,专硕学历有几个明显的特点:学制上可能比学硕研究生要短,曾经专硕学制一般是2年,而学硕是3年;虽然不少院校已经改成统一学制,但很多人会保持这样的印象。

专硕学费常比学硕高,一般公办高校学硕研究生8000元起,除了个别专业,浮动不会特别大。而专硕就不一样了,有2万左右也有五六万的,部分院校甚至有40多万学费。考专硕只是为了就业而拿到“翘板”,高校也会更重视以学术研究为主的学硕生,所以专硕学历含金量不如学硕高。不少同学会毫不犹豫地报考学硕研究生。

第3个回答  2022-03-06
金融类的专硕学费是非常高的,因为金融类的专硕学习的过程也是非常艰苦的,在社会上的需求量也很大。
第4个回答  2022-03-06
主要还是因为金融专硕的投入成本很高,而且金融专硕偏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