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启蒙老师、

老师叫我们写、

身边的人启发了我什么、

还要写通过一件事启发到的、

好难、

帮我想想吧、

我小学六年都在育才小学度过。那里有一位我终身难忘的老师——聂萍老师。 初次见面,聂萍老师并无什么特别之处,她是个中年妇女,高个子,双眼皮,淡眉毛,感觉上很和蔼的。可是不久,她就让我们感到了她的厉害。 首先,聂萍老师叫我们上课时手不准乱放,一定要背在身后;背要挺直——这样我们上课就不敢打瞌睡了。当然,上别的课也一样。这么一天下来,至少有五个钟头的时间供我们练习“坐军姿”。您可别说,这一招还真管用,上课我不打瞌睡,听课也精神多了。开始我很不习惯,小手儿几乎天天是酸的;但到了后来,手不但不酸了,还觉得上课不把手放在身后是一件很别扭的事情。就这样,我小学一年一期就在相对的“平平安安”中度过了。 第二学期开学,班主任还是她。可这个学期才是“聂萍时代”的开始。我算是真正了解了聂老师的策功。只要你哪次没交作业,聂老师策你一个钟头以上是很正常的事情。你软她就硬,你硬她更硬,直到策得你泪流满面,认错求饶为止。幸好我很少缺交作业,几乎没被策过。但那些调皮的小男生就没这么幸运了,由于屡教不改,他们经常被聂老师训成泪人儿。男生尚且如此,女生就更不用说了,不过女生挨骂是不会超过半小时的。[因为她们一挨批评马上就哭,聂老师认为她们认错态度较好。] 俗话说“人有失手,马有失蹄”。一向谨慎的我终于有一次没交作业,幸亏有七八个人给我“陪葬”,我死也死得不孤单了。于是乎,我们排成一排,站在讲台下。聂萍老师坐在讲台上,对我们“轮番轰炸”,不到十分钟,就有人的眼泪决了堤,“缴械投降”了。这可急坏我啦!要知道,如果别的同学都哭,就我不哭的话,聂萍老师会把我*%¥#·*@$^%&的!我不敢再往下想,但眼泪却不争气,任凭我挤眉弄眼,它就是不出来。突然,我灵机一动,有了!!!我假装咳嗽,探下身去,顺势将身边桌上的一个矿泉水瓶弄到手,扭开盖子。随即我再一次假装咳嗽,探下身去,利用讲台挡住聂老师的视线,马上将水抹在眼角,然后用手捂着眼睛站起来。由于用水略多,水珠便顺着脸流了下来,恰似泪珠滚过面颊,再加上我不时的哼哼几声,装得是惟妙惟肖。聂老师见此,念我初犯,说了几句也就让我回去了。 由于聂老师的严加管教,我们班常规方面表现得几近完美,别班的值日生对我们班也是无可奈何。由于有良好的班风,连学习成绩上,我班也是名列前茅。到了三四年级时,我们与聂老师之间已是充满默契了。她给我一个眼神,我就明白他要我做什么。上课时,如果聂老师忽然停下来,望了一眼坐在一行一座的我,噘了噘嘴。“小的明白,您叫我关前门呢。”我就会立刻这么想。就这样,聂老师当了我们四年班主任,我们虽然战战兢兢的过了四年,却过得紧——并充实,痛——并快乐。我常常想:有时候,“明师”不如“严师”;“民主”不如“明主”啊! 我不是一个好学生,曾经的许多好习惯,没有坚持下来;我不是一个好学生,小学毕业后,我再没有见过聂萍老师。可是,如果有一天,我能回到她的课堂,我一定会把手背在身后,挺直腰板,认认真真的上完这一节课。
二[作者:常护国]
抗战初期一园丁——回忆我的启蒙老师郭绍青先生

我进学校念书的时候,正是祖国爆发全面抗日战争的第一年,就在那一年,我的启蒙老师郭绍青先生,在我那天真幼稚的心灵中及时播下爱国主义的种子,唤起反侵略战争的义愤。

那年春光明媚时节,父母亲郑重送我进“学堂”,并拜访了郭先生,郭先生那时候不过三十来岁,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新女性。她穿着整洁的旗袍,仪态端庄,和蔼可亲。父母亲教育我喊她“先生”,她却微笑着让我改口喊她“老师”,并且给我这个“小客人”端上了一杯茶,让我局促得不知如何是好。这情景,虽然过去了五十多年,至今想起来,依然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这个“学堂”,全称是“平汉铁路信阳员工子弟学校”,就是著称豫南、富有革命传统的信阳扶轮学校。这时候,学校分两部,中、高年级在车站附近的羊山上,低年级在山下边,环境优美,教室宽敞,郭绍青老师一直是我的级任老师,她教我们行鞠躬礼,讲卫生,要求我们懂得课堂常规,守纪律,还和我们一同做课外游戏,她担任我们的主要功课,让我们学习罗马拼音字母,教我们读书,算算术,还教我们“音乐”和“美术”,比起我家附近那家仅存的、萧条冷落的、暮气沉沉的私塾,要生动活泼得多了。终日琴歌阵阵,笑语殷殷,伴着朝霞晚霞,书声琅琅,我沉浸在黄金般的童年学习生活中,智慧的大门正在开启,生活的道路刚刚展现,我多么热爱童年那欢快、幸福的生活,多么留恋那美丽的母校,我更敬爱给了我金钥匙的启蒙老师。

春去秋来,时光流逝。渐渐时局起了变化,街头巷尾,大人们在谈论战争,空气中不仅闻到了炮火的硝烟味,窗外操场上,铁路工人们在进行军事训练,平常和蔼温存的郭老师也变得深沉、严肃起来,“芦沟桥事变”、“义勇军”、“游击队”、“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词语概念,便从我敬爱的郭老师口中,移植到了我们幼小的心田里。于是,我渐渐懂得了有一条恶魔似的豺狼,闯进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在蹂躏着我们的大好河山,破坏我们的安宁和团结。

我永远也忘不了当时郭老师给我们上的那沉痛而又振奋人心的一课。

她用教鞭指着地图讲解说:中国的地形象一片桑叶,日本帝国几个岛好象一只只凶恶的蚕,它正在一口一口地吞吃桑叶,先侵占了我们的东北,又想侵吞全中国。她告诉我们:中国有四万万同胞,只要团结起来,还能打不赢日本帝国主义吗?

老师对我们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了。一次,她组织我们唱“工农兵学商,一起来救亡,拿起我们的铁锄刀枪,脚步合着脚步,肩膀并着肩膀,我们的队伍广大强壮……”要求两个人一组上讲台前,一齐踏步走着唱,要唱整齐,还要步子走得整齐。当时,我只觉得要求严格,害怕她的教鞭、指挥棒会落到自己头上,心想:唱歌就唱歌呗,干吗还要踏步走呢。并不明白启蒙老师用心良苦啊!现在回忆起来,郭老师不正是通过唱歌,在孩子们的心灵深处,播下“统一步调,团结抗日”的火种,寄予全中国人民的心愿吗!

大约不到一年的功夫,我们还学会了《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以及《卖报歌》、《锄头舞》……等许多抗日爱国进步歌曲。记得我们当时还看过一次“表演”节目,似乎是北方来的流亡剧团演出的,一共四个节目,其中的一幕,就是那首凄婉欲绝、悲愤填鹰的《九·一八》,台上演员唱得声泪俱下,台下师生群众也潸然泪下,最后一个节目是小话剧,一大户人家的四个女儿,背上分别带有“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字样,象征着东北四省。一家老少正在团圆幸福的欢聚中,突然幕后怪声乍起,走出身穿“和服”、趿着拖鞋的日本强盗,凶神恶煞一般,接连掳走了这家的三个女儿,当时作父母的瞠目结舌,惊慌万状,不敢反抗,最后“热河”姑娘又要被抢走时,全家人醒悟过来,青年人怒吼着,老少一起奋起挥拳,把日本强盗打翻在地,胜利闭幕。

我的老师总是不失时机地、结合教学对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循循善诱,呕心沥血。一天,正在上课的时候,忽然听到飞机响声,她从窗子上看了一眼,转身告诉我们,这是我们中国自己的飞机,破例让同学们走出教室看看。她呢,背手仰面,深情地了望天空,颇带几分自豪感;我们小同学自然是一哄而出,流连忘返。

正是她——郭老师,使我们这些还不懂事的孩子,渐渐明白了谁是我们的敌人,什么叫做祖国,懂得了热爱祖国,仇恨侵略者。

一九三八年的春天刚刚过去,信阳上空响起了“空袭警报”声,日本鬼子的飞机来了,首先是单个侦察机骚扰,郭老师一遍又一遍教给我们防空常识,苦口婆心地告诉我们:要穿绿色、黄色衣服,利用地形隐蔽、卧倒,分辨警报声,有秩序地进防空洞……但那时侯,我们的年龄太小,谁知道战争是怎么回事呢!警报一响,大家都恐惧得狂奔乱跑,羊山上的高年级学生往下跑,找弟弟妹妹,山下的小学生往山上跑,找哥哥姐姐,尘土飞扬,哭声一片。我们的郭老师脸色铁青着,喊着、吆喝着,然后拉着、扯着一群学生向山后树林深处躲避。

一九三八年六月十五日,日寇飞机开始了对信阳的大规模狂轰滥炸,敌机三架一组,至少九架,多的时候,达一、二十架,轮番俯冲扫射,丢下炸弹爆炸处,一片瓦砾,血肉横飞,未爆炸的炸弹也能砸出一口塘面积大的坑。七月下旬的一天,敌机疯狂轰炸信阳车站树林一带,几百名颠沛流离的难民死于非命。“人肉血皮,代替了树叶,挂满了树梢,哭声喊叫,凄惨至极……大火延烧,三十小时未熄……”当时的《新华日报》作了这样翔实而又十分痛心的报导。而当时的人们谈起这次轰炸惨状来,无不悲愤控诉,诅咒战争。侵略者破坏了我们的学习生活,学校办不下去了,我和我的老师从此被迫分手。

我们家从劫后的废墟中拾起破旧衣物,挑起担子辗转逃亡到湖北乡间,流亡了八年。这期间,我曾经听到过家乡的大人们传言,我那敬爱的郭老师,也沿着铁路,越过了大别山,边教书,边激励人们抗战。

一九四五年,我们师生重聚信阳,如同隔世相逢一样,老师老了!消瘦的脸上显出颧骨,然而却喜滋滋地上下打量我,我们在一起畅叙别情,共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临别时,她一如当年频频叮嘱我学习进步!

解放以后,郭老师仍旧在母校的园丁岗位上,培育着新的一代,我迎着招展的红旗,响应“参军、参干”的号召也投入革命的队伍。

那天,我穿上新发的服装,到母校去看望郭老师,我们娓娓叙谈,谈起了她当年曾教育我们长大了要参加游击队,抵抗日本帝国主义。而今,我参加了人民政府工作,为保卫新生活而战斗着。她眼看着自己辛勤浇灌的幼苗成长起来了,不禁欣慰地笑了。然后,她又意味深长地对我就象当年在课堂上侃侃而讲:腐朽的旧制度招引来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把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黑暗已过去,光明在前头。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真正代表人民力量,才能领导各族人民团结各党派,打败侵略者,带给新中国无限光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22
我小学六年都在育才小学度过。那里有一位我终身难忘的老师——聂萍老师。 初次见面,聂萍老师并无什么特别之处,她是个中年妇女,高个子,双眼皮,淡眉毛,感觉上很和蔼的。可是不久,她就让我们感到了她的厉害。 首先,聂萍老师叫我们上课时手不准乱放,一定要背在身后;背要挺直——这样我们上课就不敢打瞌睡了。当然,上别的课也一样。这么一天下来,至少有五个钟头的时间供我们练习“坐军姿”。您可别说,这一招还真管用,上课我不打瞌睡,听课也精神多了。开始我很不习惯,小手儿几乎天天是酸的;但到了后来,手不但不酸了,还觉得上课不把手放在身后是一件很别扭的事情。就这样,我小学一年一期就在相对的“平平安安”中度过了。 第二学期开学,班主任还是她。可这个学期才是“聂萍时代”的开始。我算是真正了解了聂老师的策功。只要你哪次没交作业,聂老师策你一个钟头以上是很正常的事情。你软她就硬,你硬她更硬,直到策得你泪流满面,认错求饶为止。幸好我很少缺交作业,几乎没被策过。但那些调皮的小男生就没这么幸运了,由于屡教不改,他们经常被聂老师训成泪人儿。男生尚且如此,女生就更不用说了,不过女生挨骂是不会超过半小时的。[因为她们一挨批评马上就哭,聂老师认为她们认错态度较好。] 俗话说“人有失手,马有失蹄”。一向谨慎的我终于有一次没交作业,幸亏有七八个人给我“陪葬”,我死也死得不孤单了。于是乎,我们排成一排,站在讲台下。聂萍老师坐在讲台上,对我们“轮番轰炸”,不到十分钟,就有人的眼泪决了堤,“缴械投降”了。这可急坏我啦!要知道,如果别的同学都哭,就我不哭的话,聂萍老师会把我*%¥#·*@$^%&的!我不敢再往下想,但眼泪却不争气,任凭我挤眉弄眼,它就是不出来。突然,我灵机一动,有了!!!我假装咳嗽,探下身去,顺势将身边桌上的一个矿泉水瓶弄到手,扭开盖子。随即我再一次假装咳嗽,探下身去,利用讲台挡住聂老师的视线,马上将水抹在眼角,然后用手捂着眼睛站起来。由于用水略多,水珠便顺着脸流了下来,恰似泪珠滚过面颊,再加上我不时的哼哼几声,装得是惟妙惟肖。聂老师见此,念我初犯,说了几句也就让我回去了。 由于聂老师的严加管教,我们班常规方面表现得几近完美,别班的值日生对我们班也是无可奈何。由于有良好的班风,连学习成绩上,我班也是名列前茅。到了三四年级时,我们与聂老师之间已是充满默契了。她给我一个眼神,我就明白他要我做什么。上课时,如果聂老师忽然停下来,望了一眼坐在一行一座的我,噘了噘嘴。“小的明白,您叫我关前门呢。”我就会立刻这么想。就这样,聂老师当了我们四年班主任,我们虽然战战兢兢的过了四年,却过得紧——并充实,痛——并快乐。我常常想:有时候,“明师”不如“严师”;“民主”不如“明主”啊! 我不是一个好学生,曾经的许多好习惯,没有坚持下来;我不是一个好学生,小学毕业后,我再没有见过聂萍老师。可是,如果有一天,我能回到她的课堂,我一定会把手背在身后,挺直腰板,认认真真的上完这一节课。
二[作者:常护国]
抗战初期一园丁——回忆我的启蒙老师郭绍青先生

我进学校念书的时候,正是祖国爆发全面抗日战争的第一年,就在那一年,我的启蒙老师郭绍青先生,在我那天真幼稚的心灵中及时播下爱国主义的种子,唤起反侵略战争的义愤。

那年春光明媚时节,父母亲郑重送我进“学堂”,并拜访了郭先生,郭先生那时候不过三十来岁,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新女性。她穿着整洁的旗袍,仪态端庄,和蔼可亲。父母亲教育我喊她“先生”,她却微笑着让我改口喊她“老师”,并且给我这个“小客人”端上了一杯茶,让我局促得不知如何是好。这情景,虽然过去了五十多年,至今想起来,依然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这个“学堂”,全称是“平汉铁路信阳员工子弟学校”,就是著称豫南、富有革命传统的信阳扶轮学校。这时候,学校分两部,中、高年级在车站附近的羊山上,低年级在山下边,环境优美,教室宽敞,郭绍青老师一直是我的级任老师,她教我们行鞠躬礼,讲卫生,要求我们懂得课堂常规,守纪律,还和我们一同做课外游戏,她担任我们的主要功课,让我们学习罗马拼音字母,教我们读书,算算术,还教我们“音乐”和“美术”,比起我家附近那家仅存的、萧条冷落的、暮气沉沉的私塾,要生动活泼得多了。终日琴歌阵阵,笑语殷殷,伴着朝霞晚霞,书声琅琅,我沉浸在黄金般的童年学习生活中,智慧的大门正在开启,生活的道路刚刚展现,我多么热爱童年那欢快、幸福的生活,多么留恋那美丽的母校,我更敬爱给了我金钥匙的启蒙老师。

春去秋来,时光流逝。渐渐时局起了变化,街头巷尾,大人们在谈论战争,空气中不仅闻到了炮火的硝烟味,窗外操场上,铁路工人们在进行军事训练,平常和蔼温存的郭老师也变得深沉、严肃起来,“芦沟桥事变”、“义勇军”、“游击队”、“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词语概念,便从我敬爱的郭老师口中,移植到了我们幼小的心田里。于是,我渐渐懂得了有一条恶魔似的豺狼,闯进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在蹂躏着我们的大好河山,破坏我们的安宁和团结。

我永远也忘不了当时郭老师给我们上的那沉痛而又振奋人心的一课。

她用教鞭指着地图讲解说:中国的地形象一片桑叶,日本帝国几个岛好象一只只凶恶的蚕,它正在一口一口地吞吃桑叶,先侵占了我们的东北,又想侵吞全中国。她告诉我们:中国有四万万同胞,只要团结起来,还能打不赢日本帝国主义吗?

老师对我们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了。一次,她组织我们唱“工农兵学商,一起来救亡,拿起我们的铁锄刀枪,脚步合着脚步,肩膀并着肩膀,我们的队伍广大强壮……”要求两个人一组上讲台前,一齐踏步走着唱,要唱整齐,还要步子走得整齐。当时,我只觉得要求严格,害怕她的教鞭、指挥棒会落到自己头上,心想:唱歌就唱歌呗,干吗还要踏步走呢。并不明白启蒙老师用心良苦啊!现在回忆起来,郭老师不正是通过唱歌,在孩子们的心灵深处,播下“统一步调,团结抗日”的火种,寄予全中国人民的心愿吗!

大约不到一年的功夫,我们还学会了《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以及《卖报歌》、《锄头舞》……等许多抗日爱国进步歌曲。记得我们当时还看过一次“表演”节目,似乎是北方来的流亡剧团演出的,一共四个节目,其中的一幕,就是那首凄婉欲绝、悲愤填鹰的《九·一八》,台上演员唱得声泪俱下,台下师生群众也潸然泪下,最后一个节目是小话剧,一大户人家的四个女儿,背上分别带有“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字样,象征着东北四省。一家老少正在团圆幸福的欢聚中,突然幕后怪声乍起,走出身穿“和服”、趿着拖鞋的日本强盗,凶神恶煞一般,接连掳走了这家的三个女儿,当时作父母的瞠目结舌,惊慌万状,不敢反抗,最后“热河”姑娘又要被抢走时,全家人醒悟过来,青年人怒吼着,老少一起奋起挥拳,把日本强盗打翻在地,胜利闭幕。

我的老师总是不失时机地、结合教学对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循循善诱,呕心沥血。一天,正在上课的时候,忽然听到飞机响声,她从窗子上看了一眼,转身告诉我们,这是我们中国自己的飞机,破例让同学们走出教室看看。她呢,背手仰面,深情地了望天空,颇带几分自豪感;我们小同学自然是一哄而出,流连忘返。

正是她——郭老师,使我们这些还不懂事的孩子,渐渐明白了谁是我们的敌人,什么叫做祖国,懂得了热爱祖国,仇恨侵略者。

一九三八年的春天刚刚过去,信阳上空响起了“空袭警报”声,日本鬼子的飞机来了,首先是单个侦察机骚扰,郭老师一遍又一遍教给我们防空常识,苦口婆心地告诉我们:要穿绿色、黄色衣服,利用地形隐蔽、卧倒,分辨警报声,有秩序地进防空洞……但那时侯,我们的年龄太小,谁知道战争是怎么回事呢!警报一响,大家都恐惧得狂奔乱跑,羊山上的高年级学生往下跑,找弟弟妹妹,山下的小学生往山上跑,找哥哥姐姐,尘土飞扬,哭声一片。我们的郭老师脸色铁青着,喊着、吆喝着,然后拉着、扯着一群学生向山后树林深处躲避。

一九三八年六月十五日,日寇飞机开始了对信阳的大规模狂轰滥炸,敌机三架一组,至少九架,多的时候,达一、二十架,轮番俯冲扫射,丢下炸弹爆炸处,一片瓦砾,血肉横飞,未爆炸的炸弹也能砸出一口塘面积大的坑。七月下旬的一天,敌机疯狂轰炸信阳车站树林一带,几百名颠沛流离的难民死于非命。“人肉血皮,代替了树叶,挂满了树梢,哭声喊叫,凄惨至极……大火延烧,三十小时未熄……”当时的《新华日报》作了这样翔实而又十分痛心的报导。而当时的人们谈起这次轰炸惨状来,无不悲愤控诉,诅咒战争。侵略者破坏了我们的学习生活,学校办不下去了,我和我的老师从此被迫分手。

我们家从劫后的废墟中拾起破旧衣物,挑起担子辗转逃亡到湖北乡间,流亡了八年。这期间,我曾经听到过家乡的大人们传言,我那敬爱的郭老师,也沿着铁路,越过了大别山,边教书,边激励人们抗战。

一九四五年,我们师生重聚信阳,如同隔世相逢一样,老师老了!消瘦的脸上显出颧骨,然而却喜滋滋地上下打量我,我们在一起畅叙别情,共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临别时,她一如当年频频叮嘱我学习进步!

解放以后,郭老师仍旧在母校的园丁岗位上,培育着新的一代,我迎着招展的红旗,响应“参军、参干”的号召也投入革命的队伍。

那天,我穿上新发的服装,到母校去看望郭老师,我们娓娓叙谈,谈起了她当年曾教育我们长大了要参加游击队,抵抗日本帝国主义。而今,我参加了人民政府工作,为保卫新生活而战斗着。她眼看着自己辛勤浇灌的幼苗成长起来了,不禁欣慰地笑了。然后,她又意味深长地对我就象当年在课堂上侃侃而讲:腐朽的旧制度招引来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把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黑暗已过去,光明在前头。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真正代表人民力量,才能领导各族人民团结各党派,打败侵略者,带给新中国无限光明……
第2个回答  2016-01-06
启蒙老师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