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平常心态?

平常心态怎么理解

什么叫平常心态?平常心态怎么理解

                     


                                   

             

所谓平常心,不过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处理周围事情的一种心态。平常心应该是一种“常态”,是有一定修养后方可具有的,它属于一种维系终身的“处世哲学”。

如孟子所说的:“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路。” 说到底,平常心不过是“无为、无争、不贪、知足”等等观念的汇合而已。

作为一种处世态度,亦可进一步解释为:淡薄之心、忍辱之心或仁爱之心……但是,“无为”并不等于提倡无所作为,“无争”并不等于不同恶势力抗争……

至于有些人所奉行的醉生梦死,更不能算为一种人生境界,正如作者所评论的:“当他们到了纯粹只顾自己醉生梦死的境界时,道德的评价就苍白无力了。”

把平常心庸俗化、世俗化、简单化,都是对平常心本意的曲解。

当今时尚无论是物品的价值或是对于人的评价,大都以金钱来衡量,愈贵的东西就被认为愈有价值,愈有钱的人就愈伟大,可以说拜金主义泛滥。

如此一来,多年形成的道德和价值观随之发生了变化,大多数人处在迷茫、徘徊的状态中,导致自我心态把握上的失准,继而陷入名利诱惑的苦海中不能自拔。


                                   

人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纯粹地杜绝欲望的人也是不存在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时时自省,不丧失自我的真性,追求真而自然的品格。诚如书中所言:“保持自我的真性,不陷于贪欲和争斗,对于一个悟得平常心的人来说,即是正确而明智的抉择。”

平常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贵在守恒。以我们常常遇到的一件事为例:当我们为同事去世的亲人送葬时,在走进火葬场的时候,许多人都感到心里空荡荡的,觉得争名夺利实在太没意思。

平常心态指的是一种心境稳定、舒畅、不易被外界环境和事件所扰乱的心态状态。它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 冷静理性。能够理性地看待周遭发生的各种事物,不会轻易被情绪或主观想法左右判断。能够从容面对环境的变化与挑战。

2. 适度兴趣。对生活与周遭世界保持适当的关注与兴趣,但不会过度热情或担忧。知足常乐,适可而止。

3. 无显著起伏。情绪变化不大,心态较为稳定。不会因为小事轻易兴奋或焦虑,也不会长期处于某种情绪之中,能够保持整体平和舒畅的状态。

4. 容忍与包容。对他人与环境的种种缺陷与差异持宽容和接纳的态度。不会因为别人的言行举止或环境条件的欠佳而感到烦恼,能够平和接受。

5. 知命且随遇而安。对命运与周遭环境变故持顺其自然的态度。不会轻易抱怨,也不会有过度的执著与控制欲,能够接受自己无法左右的一切。

6.幸福感:处于正常心态的人通常对自己和生活感觉良好。他们能够应对压力和挑战,并对未来抱有积极的展望。

7.健康的情绪平衡:处于正常心态的人能够体验到一系列情绪,但他们不会被这些情绪压垮。他们能够以健康的方式管理自己的情绪,并且不难应对困难的情绪。

所以,总体来说,平常心态的形成需要理性判断、适度兴趣、情绪稳定、宽容性格和顺其自然的处世态度。它源自于内心,需要通过修养与训练来逐步达成。拥有平常心态可以让我们对于生活中无可避免的烦恼与挫折保持从容和积极的应对态度。

希望这能帮助你理解平常心态的内涵与特征。如果还有任何疑问,欢迎你提出来一起探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4-09

平常心态是指在面对各种事物和环境时,能够保持平静和稳定的心态。具体来说,平常心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待成功和失败都保持平和的态度,不过分乐观或悲观,不把成功或失败看得太重。

2.不过分担心未来,对未知的事物和结果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

3.对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不过于忧虑或沉迷于回忆,也不因为过去的经历而过分自责或骄傲。

4.对待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事务,不过于焦虑或过分在意,也不因为无关紧要的小事而过度忽略。

5.不过分情绪化,能够理性面对自己的情绪变化,不受情绪左右而产生过度行为。

保持平常心态有助于缓解焦虑和压力,帮助个人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和挑战。通过适当的心态调节、修炼和实践,每个人都可以培养和保持平常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