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是什么,在这一时期,我国

如题所述

1、什么是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过渡时期总路线是指中国共产党在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过渡时期的基本任务和准则。  2、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历史背景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党根据列宁关于过渡时期的学说,借鉴苏联的经验,在总结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党在我国历史发展的关键而采取的一个重大战略步骤。它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走社会主义道路,迅速发展国民经济,摆脱贫困和彻底消灭剥削制度的强烈愿望;也集中反映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发展和开创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创造性贡献,完全符合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任务。  1953年,我国已经具备了这样做的条件:第一,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以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政治保证。第二,国营经济的力量已经相对强大,并在迅速发展,国家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基础。第三,积累了引导个体农民和个体手工业者走互助合作道路的经验,也积累了通过国家资本主义道路对资产阶级进行和平改造的经验。第四,从国际环境看,帝国主义对中国采取军事上威胁,经济上严密封锁的政策,资本主义世界本身又很不景气;而社会主义国家正充满活力,并给予中国建设事业以援助,促使中国迅速走上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3、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提出和内容  1953年6月1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后来形成了正式的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一表述在1954年为中共七届四中全会批准,并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原来估计15年左右时间完成,但在实际执行中,于1956年完成了三大改造,接着又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4、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二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和目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工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手段,二者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体现了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路线。  实现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场消灭剥削制度的深刻革命。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逐步地改变生产关系,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而以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制度,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根本目的,其实质是要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解决所有制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6-02

以“一化三改造”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为主体;二是以解放生产力、实现三大改造为两翼.

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和目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工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手段.这两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形成一个辩证的统一关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