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作文“我欣赏的辛弃疾”字800

如题所述

我读辛弃疾


我翻开书,看见你的剑,映出你沧桑的脸庞。剑,泪痕如饮血,饮尽胡虏的血。
你那忧心的眼睛,唯有酒能浇熄了。
回忆,战场,岁月,理想,国家。
入眠,梦醒,迷离,醉态,号角。
威武的军营里,战戟从立,直冲云霄,旌旗纷飞,战甲上光,英姿勃发。
出征吧!天下事,可赢得生前生后名。失地收复,国家统一,指日可待。
读你的清江水,读你的浩然正气,读你的民族尊严。
读懂你忧国忧民的愁思,读懂你以天下为自任的胸怀,读不懂你目光之外的迷惘。风流,原是碎人的淡淡忧伤。
凭栏远眺的身影,凝重一回历史,丰润数不尽的时光。
多少回梦千里沙场,多少次泪沾湿枕巾。金戈铁马如石如山,沉重压抑着你的呼吸。梦头,你呓呓低语,好男儿当上沙场,飞度关山,踏碎冰河,收复江山。
可怜青山无数,民间早已被昏庸的朝廷搅的苦不堪言。一点点,一点点,怨言早已炊烟般四处飘散......
郁孤台上,一声长叹,叹华发早上,叹大宋末路,你分明看清了一代王朝踉跄的脚步。
天凉的秋啊,天气已经有点冷了。


有人说,辛弃疾不够洒脱,他在出世与入世的关口也曾踌躇。苏轼竹杖芒鞋,一蓑烟雨任平生,何等潇洒!陶潜种豆南山,不为五斗米折腰,何等决绝!他何必,为一个不争气的南宋朝廷,奋斗终生呢?

但,这正是我所欣赏的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就是他的人生信仰!不论官场险恶,国势衰微,他始终挺直了腰身,为宋朝、为百姓、为天下而战!

喜欢稼轩的半阕〈〈金缕曲〉〉: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曾经的将门虎子,英雄少年,只因一次无法挽回的失败,被专横的武帝打上叛徒的烙印,亲人也惨遭株连。从此身陷胡沙,虽然归汉心切,怎奈有家难回,有国难报。想起李陵的遭遇,稼轩如何不叹?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仅凭着一个坚定的信念,荆柯义无返顾地离开故土,开始了一去不复返的征程,白衣胜雪。易水、西风,荆柯用漫声的低吟相酬知己。想起刺客的决然,稼轩如何不敬?

杜宇声声,声声啼血。蜀帝杜宇,又有什么悲凉的往事?

如只是春归之恨,而不是人间恨事,又何必一再劝人归去?、

谁共我、醉明月!

词人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雁,交游零落,云飞风起。只有这皎皎明月,一直一直陪着词人酣然入醉,不离不弃。

稼轩真的醉了,醉得倚在树边。松树是想相扶吗?稼轩倔强地将它推开。不必、不必相扶!

夕阳勾勒出长长的影子。


1207年秋天,68岁的辛弃疾正在病重的时候,朝廷又来诏命,要他出来任职。在病床上听完了诏书后,辛弃疾的心又剧烈地跳动了起来。他想起年轻时在义军中的战斗生活,枪林箭雨之中的冲杀,是多么痛快啊!可是,在朝廷中,向朝廷上《美芹十论》,陈说恢复大计,可是正像自己词中说的,“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带湖闲居10年,重新起用后不久又是被罢官,又是整整八年的闲退生涯,晚年再起用,每次不是受阻挠,便是被罢官,做不成事业,“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却为什么总是补不成啊!如今,朝廷北伐,这些人为了私心而仓促用兵,遭到大败,现在又要我干什么呢?撑持门面,还是真正想将北伐进行到底呢?辛弃疾感到自己没有心力想下去了。
儿女们看着辛弃疾的病越来越沉重,都小心地照看着他。九月十日,辛弃疾憔悴的脸上忽然现出了一些神采,他此时如同又飞骑在战场上,对着金人砍杀,马儿不停地奔跑着,身后成千上万的大军跟着自己向北冲锋,旌旗飘扬,杀声震天……。
“杀贼!杀贼!杀贼!杀……!”
儿女们听得辛弃疾的大声叫喊忽地停了,再看,他已经停止了呼吸。


我转睛,看到自己瘦小的膀臂,纤小的手,握不动斧戟,饮不了浓酒。可是,稼轩,我们都一样,都有一颗心,一颗赤诚的心,一颗赤诚的爱国的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