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津贴是福利还是工资?

如题所述

高温津贴是指企业单位依照省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求,给予在高温天气环境下工作的劳动者的劳动津贴,属于法定劳动津贴。高温津贴依照《最低工资规定》于2004年设立,具有法律效力。

高温津贴的发放标准、时间和条件,各地区有不同的规定,一般以劳动合同履行地为准。例如,上海地区自2019年6月1日起,本市夏季高温津贴标准从200元/月调整为300元/月,每年6至9月,在室外露天或室内33℃(不含)以上工作的劳动者都可以享受。

高温津贴的性质是属于劳动报酬,纳入工资总额,按照规定税前扣除。最低工资不包含高温津贴,用人单位不得因发放高温津贴而降低劳动者工资。防暑降温饮料不能代替高温津贴,也不能充抵高温津贴。

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支付劳动者高温津贴,劳动者可以与工会协商,协商不了,劳动者有权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举报投诉,或者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如果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发放高温津贴为由主张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的,仲裁或者法院一般不予支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5-27
高温津贴是一种特殊的补贴,旨在保障员工在高温环境下的工作权益。以下是关于高温津贴的情况和分类的介绍,可以分点作答:
1. 发放情况
高温津贴的发放情况主要取决于工作环境。如果员工在高温环境下工作,而且该地区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向员工发放高温津贴。具体标准和金额可以根据当地政策和企业规定来确定。
2. 工资还是福利
高温津贴既属于工资范畴,也属于福利范畴。从法律上讲,高温津贴是一种劳动报酬,应当计入员工的工资总额中,并按照规定缴纳社会保险和个人所得税。从企业管理上讲,高温津贴也是一种福利,旨在保障员工的权益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 发放标准
高温津贴的发放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适用范围:高温津贴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室外工作、高温车间、高温炉具等高温环境下的工作。
(2) 发放标准:高温津贴的发放标准可以根据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高温预警标准、工作时长和工作强度等因素来确定。具体金额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企业规定。
(3) 发放时间:高温津贴的发放时间一般是在高温季节,如夏季或者梅雨季节等。具体时间可以跟据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高温预警标准来确定。
4. 相关政策
高温津贴的相关政策主要有《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高温季节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这些文件对高温津贴的发放标准、适用范围、时间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
总之,高温津贴是一种特殊的补贴,旨在保障员工在高温环境下的工作权益。高温津贴既属于工资范畴,也属于福利范畴。发放标准主要包括适用范围、发放标准和发放时间等方面。相关政策主要有《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高温季节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等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