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产品免征增值税吗(俄罗斯宣布向中国出口海军装备)

如题所述


避孕产品免征增值税吗
个人购买避孕套不需要交税。
避孕套是免税项目。
若您从事避孕药品和用具销售业务,可享受免征增值税优惠政策。若您符合条件,可携带上述资料到税务机关备案。
对华禁售法案通过
一、追根溯源看“禁令”
欧盟的前身是1951年的欧洲煤钢共同体。1957年《罗马条约》创立了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1967年,三大共同体合并成为欧洲共同体;直到1993年1月1日,旨在建立政治联盟和经济与货币联盟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标志着欧盟正式成立。因此,追溯欧盟对华军售禁令的历史,应从上个世纪50年代算起。
巴统成立
二战结束后,随着东西方阵营的形成,冷战开始。为了限制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技术,美国于1949年11月组建了所谓“出口控制统筹委员会”,总部设在巴黎,又称“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有17个成员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葡萄牙、西班牙、加拿大、希腊、土耳其、日本和澳大利亚。有大约30个国家,还包括一些民族主义国家,被“巴统”列为禁运对象。
拟定禁运清单由各国执行是“巴统”禁运的主要手段。巴统的清单有三类,即国际原子能清单、国际军品清单和工业清单,所涉范围包括军事武器装备、尖端技术产品和稀有物资等上万种具有战略意义的货物和技术。根据“巴统”规定,成员国准备向受限制的国家出口受控货物和技术时,必须向“巴统”提出申请,并且只有在“巴统”所有成员国政府一致同意后,该出口国政府才能签发本国的出口许可证。
欧盟国家在巴统框架下的对华武器禁运
1950年7月,“巴统”的贸易管制范围扩大到中国。欧盟自己并没有专门的对华武器禁运政策,其对华武器禁运一直是在“巴统”的框架内进行的,而且与美国的对华政策密切相关。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后,美国放宽了对华出口控制政策,“巴统”也改变了中国的出口许可地位,欧盟国家也随之跟进。从1981年起,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开始向中国出口较为先进的技术。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中国开始与法国等欧盟国家建立起军售关系。1989年下半年,“巴统”决定取消本已放宽的对华出口控制,欧盟国家也随之对华实施军事制裁,实行武器禁售。
但是,在“巴统”和欧盟决定对中国武器禁运的时候,正值国际格局发生激烈变化时期。随着冷战的结束、科技的发展和国际格局的演变,“巴统”以东西方划界进行出口控制的制度已不合时宜。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西方国家开始不断突破“巴统”的禁运限制,作为冷战产物的“巴统”不得不调整其控制范围和禁运对象。1990年,“巴统”的禁运项目由成立初期的400个减少到120个,1991年中又减少三分之二,被禁运的国家也越来越少,1994年3月,“巴统”宣布解散。
二、欧盟“禁令”禁什么
1989年6月26日~27日,欧共体的决策机构部长理事会在马德里开会,会议宣布对中国采取包括中止高层接触、军事合作和文化交流等在内的5项措施,其中有关军事方面的措施是:“共同体成员国中止与中国的军事合作并禁止与中国进行武器贸易”。该理事会宣言成为欧盟对华武器禁运的原始依据,使刚刚起步的中欧军售往来又告停止。
但是,欧盟理事会的宣言并无严格意义上的法律约束力,它既没有指明武器禁售是否涵盖所有军事项目,包括武器平台、非致命项目或其部件,也没有说明执行禁售的措施和程序,而是将这些问题的解释权留给了各成员国,而各国对理事会宣言的解释也是不同的。有的国家禁止对华出售任何军事项目,有的国家则是有选择地禁售。例如英国的解释是:不禁止非致命性军事项目;如航空电子和雷达等,将禁售范围仅限于“致命性武器,包括机枪、大口径武器、炸弹、鱼雷、火箭和导弹,以及专门用于上述武器的部件,弹药、军用飞机、直升机,战舰,装甲战车以及其他武器平台、任何易被用于国内镇压的设备”。就在欧盟宣布对华禁售后不久,马克罗尼公司获准向中国出售了价值3000万英镑的用于中国战机的“平视显示器”和雷达设备,理由是这些属于电子设备而非武器。
此外,法国和意大利也继续对华军事出口,其中甚至包括某些“致命性武器”。
避孕药品和用具免征增值税依据
根据相关资料查询显示:2004年提出。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在2004年4月12号发布的通知:根据我国增值税条例,“避孕药品和用具”属于增值税免征税目,现特予以明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