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维护蓄电池的优缺点有什么?漏液主要是哪些原因导致?

如题所述

  免维护蓄电池由于自身结构上的优势,电解液的消耗量非常小,在使用寿命内基本不需要补充蒸馏水。它还具有耐震、耐高温、体积小、自放电小的特点。使用寿命一般为普通蓄电池的两倍。市场上的免维护蓄电池也有两种:第一种在购买时一次性加电解液以后使用中不需要维护(添加补充液);另一种是电池本身出厂时就已经加好电解液并封死,用户根本就不能加补充液。
  蓄电池发生漏液故障,除了运输、搬运造成的机械损伤外,主要是由于制造缺陷引起的,如电解液注入量过多、密封不严、密封材料不合格和密封材料老化等。在蓄电池的制造过程中,有些厂家向极柱周围涂抹硅油,以增强蓄电池外壳的密封性能,所以在使用中极柱周围可能会有非酸性液体渗出。这属正常现象,不是漏液。
  对于漏液的蓄电池应先做外观检查,找出渗酸漏液部位。取开盖片看安全阀周围有无渗酸漏液痕迹,再打开安全阀观察蓄电池内部有无流动的电解液。完成了上述工作之后,若仍未发现异常,应做气密性测试(放人水中充气加压,观察蓄电池有无气泡产生并冒出,有气泡则说明有渗酸漏液)。最后在充电过程中,观察有无流动的电解液产生,如果有则说明是生产的原因。在充电过程中如有流动的电解液应将其抽尽。
  生产过程中,很多蓄电池在灌酸以后,蓄电池处于富液状态,蓄电池没有氧循环。靠蓄电池处于开口状态的三充二放把多余的电解液排出,硫酸密度再次提高。在盖安全阀的时候,电解液没有吸光,还存在游离酸。及时把游离酸吸光,蓄电池还是处在"准贫液"状态。隔板中的电解液相对要多一些。而隔板中稍多的电解液影响氧循环,这样,对新蓄电池进行充电的时候,排气量比较大,带出的硫酸比较多。形成"漏酸"。而胶体蓄电池前50--100个循环,蓄电池处于富液到贫液的转换期,排气比较严重,排气带出胶体微粒形成了"漏酸"。
  国内外生产的蓄电池不同程度地存在漏液问题,主要表现在极柱漏液和蓄电池壳盖密封不良造成的漏液。蓄电池壳盖的密封方法有胶封和热封两类。胶封方法是在壳盖之间采用环氧树脂胶密封,密封质量受环氧树脂胶的性能影响,环氧树脂的老化和龟裂问题是造成蓄电池漏液的主要问题。
  环氧树脂胶黏结密封的蓄电池漏液较多,如果环氧胶配方和固化条件控制好,可以实现密封。经过对环氧树脂胶黏结密封漏液的蓄电池解剖发现,漏液的蓄电池密封胶与壳体粘接是界面黏结,结合力不大,容易脱落,漏液处有缺胶孔或龟裂。由于环氧树脂胶流动性较差(特别是低温固化),易造成密封壳盖某些局部没有填满胶,产生漏液通道。
  热封就是将ABS壳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此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黏结性),填充到蓄电池壳与盖之间的缝隙中。由于这种方法壳盖被注成一体,壳、盖黏结部分全部为ABS一种材料,因而热封具有较高的密封可靠性,能有效解决壳盖之间的漏液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5-24

一、免维护蓄电池的优缺点。

    免维护蓄电池由于自身结构上的优势,电解液的消耗量非常小,在使用寿命内基本不需要补充蒸馏水。

    它还具有耐震、耐高温、体积小、自放电小的特点。使用寿命一般为普通蓄电池的两倍。

    市场上的免维护蓄电池也有两种:第一种在购买时一次性加电解液以后使用中不需要维护(添加补充液);另一种是电池本身出厂时就已经加好电解液并封死,用户根本就不能加补充液。

    一是指在通常使用情况下,不用添加电瓶水(电解液或者蒸馏水),二是指在连续使用,电瓶电量充足的情况下长期不用充电。但不是绝对的免维护,在非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即使是免维护电瓶也应当进行维护:由于电瓶过渡放电、车辆长期停驶造成的电瓶亏电,就必须要充电了。

二、电池漏液的主要原因。

(1)某些电池螺套松动,密封圈受压减小导致渗液。

(2)密封胶老化导致密封处有纹裂。

(3)电池严重过放过充,不同型号电池混用,电池气体复合效率差。

(4)灌酸时酸液溅出,造成假漏液。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1-03
  免维护蓄电池由于自身结构上的优势,电解液的消耗量非常小,在使用寿命内基本不需要补充蒸馏水。它还具有耐震、耐高温、体积小、自放电小的特点。使用寿命一般为普通蓄电池的两倍。市场上的免维护蓄电池也有两种:第一种在购买时一次性加电解液以后使用中不需要维护(添加补充液);另一种是电池本身出厂时就已经加好电解液并封死,用户根本就不能加补充液。
  蓄电池发生漏液故障,除了运输、搬运造成的机械损伤外,主要是由于制造缺陷引起的,如电解液注入量过多、密封不严、密封材料不合格和密封材料老化等。在蓄电池的制造过程中,有些厂家向极柱周围涂抹硅油,以增强蓄电池外壳的密封性能,所以在使用中极柱周围可能会有非酸性液体渗出。这属正常现象,不是漏液。
  对于漏液的蓄电池应先做外观检查,找出渗酸漏液部位。取开盖片看安全阀周围有无渗酸漏液痕迹,再打开安全阀观察蓄电池内部有无流动的电解液。完成了上述工作之后,若仍未发现异常,应做气密性测试(放人水中充气加压,观察蓄电池有无气泡产生并冒出,有气泡则说明有渗酸漏液)。最后在充电过程中,观察有无流动的电解液产生,如果有则说明是生产的原因。在充电过程中如有流动的电解液应将其抽尽。
  生产过程中,很多蓄电池在灌酸以后,蓄电池处于富液状态,蓄电池没有氧循环。靠蓄电池处于开口状态的三充二放把多余的电解液排出,硫酸密度再次提高。在盖安全阀的时候,电解液没有吸光,还存在游离酸。及时把游离酸吸光,蓄电池还是处在"准贫液"状态。隔板中的电解液相对要多一些。而隔板中稍多的电解液影响氧循环,这样,对新蓄电池进行充电的时候,排气量比较大,带出的硫酸比较多。形成"漏酸"。而胶体蓄电池前50--100个循环,蓄电池处于富液到贫液的转换期,排气比较严重,排气带出胶体微粒形成了"漏酸"。
  国内外生产的蓄电池不同程度地存在漏液问题,主要表现在极柱漏液和蓄电池壳盖密封不良造成的漏液。蓄电池壳盖的密封方法有胶封和热封两类。胶封方法是在壳盖之间采用环氧树脂胶密封,密封质量受环氧树脂胶的性能影响,环氧树脂的老化和龟裂问题是造成蓄电池漏液的主要问题。
  环氧树脂胶黏结密封的蓄电池漏液较多,如果环氧胶配方和固化条件控制好,可以实现密封。经过对环氧树脂胶黏结密封漏液的蓄电池解剖发现,漏液的蓄电池密封胶与壳体粘接是界面黏结,结合力不大,容易脱落,漏液处有缺胶孔或龟裂。由于环氧树脂胶流动性较差(特别是低温固化),易造成密封壳盖某些局部没有填满胶,产生漏液通道。
  热封就是将ABS壳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此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黏结性),填充到蓄电池壳与盖之间的缝隙中。由于这种方法壳盖被注成一体,壳、盖黏结部分全部为ABS一种材料,因而热封具有较高的密封可靠性,能有效解决壳盖之间的漏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