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范七年级学生正确的数学解题格式

如题所述

古语有云:“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然而升入中中学后,一些原本在小学数学成绩还不错的同学却一落千丈。这一现象困绕了我很久。这次教了一届在初中学习的六年级学生,通过认真对比思考发现,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同学没有做好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过渡。如何让初一学生更快的适应中学数学的学习。我觉得应该注意中小学数学的衔接和学生数学好方法的培养。一、六年级七年级看似一个年级的去别,却是小学到初中的跨越。初一《数学》教材,涉及数、式、方程和几何初步知识,这些内容与小学数学中的算术数、简易方程、算术应用题和简易图形等知识有关,但初一数学内容比小学内容更为丰富,抽象,复杂。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注意中小学数学的衔接。1.从“算数数”到“有理数”从“算数数”到“有理数”。这在我们现在看似简单,但对于刚入中学的同学来说却是一个不小的难题。负数的计算中的符号变化、绝对值、相反数、数轴等一些问题,遇到一些难题时都无法下手。因此,从算术数过渡到有理数是一大转折,为此,须抓住以下几点:(1)弄清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引入负数的关键.我们可以通过多举些熟悉的实际例子,使我们了解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及负数的意义.例如,如何区别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这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在学习中可以多举一些例子,了解为了区别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必须引入一种新的数——负数.(2)逐步加深对有理数的认识首先,清楚地认识到有理数与算术数的根本区别,有理数是由两部分组成:符号部分和数字部分(即算术数).这样,对有理数的概念的理解,运算的掌握就简便多了.其次,清楚有理数的分类与小学的算术数相比只是多了负整数和负分数(3)有理数的运算,其实是由两部分组成:小学学习过的运算加上中学学习过的“符号”确定,只要特别注意符号的确定,那么有理数的运算就不成为难点了.(4)认真理解概念,多做习题。这可以说是初中数学的基础。基础大不好的化,学到后面的内容完全一头雾水,到时再回头以晚。2.从“数”到“式”小学生在六年中学习的主要是具体的数以及具体的数之间的运算,而到了初一接触到的是用字母表示数,建立起了代数概念。在我们看来,“代数”,就是用字母来表示一个数,但实际上绝非如此。代数分初等代数和高等代数,我们现在所学习的初等代数的真正含义是非常复杂的,在这里就不详细说了。初一的数学先是讲了“用字母表示数”,然后就开始深入到了“方程”,再由此了“包含字母的式子”这一概念,然后又开始了关于“函数”的学习。其实,细心的人会发现,初中里学习的内容多是小学内容的扩展。这在“数”与“式”的变化中尤为显著。可以说从小学数学的特殊的、具体的数到中学的一般的、抽象的代数式,这是数学思维上的一次飞跃,因此,在学习时,要逐步引导学生过好这一关.(1)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以我们在小学学过的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如:乘法交换律ab=ba及一些公式如速度公式v=s/t.正方形周长、面积公式l=4a,s=a2等,说明由字母表示数能简明、扼要地表达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更方便地研究和解决问题.(2)加深对字母a的认识我们由于对字母a表示数的意义理解不透,经常错误地认为-a一定是负数,因此,在学习上必须理解a的含义,知道a可能是负数,而-a不一定是负数等问题.首先要弄清楚符号“-”的三种作用.①运算符号,如27-6表示26减6;②性质符号,如-9表示负9,27+(-6)表示27加上负6;③在某个数前面加上“-”号,表示该数的相反数,如-9表示9的相反数,-(-9)表示-9的相反数,-a表示a的相反数.然后再说明a表示有理数,可以是正数,可以是负数,亦可以是零.即包括符号和数字,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a,-a所包含的意义.(3)加强数学语言的训练及列代数式的训练。如:a是正数表示为a>0,a是负数表示为a<0,某数a的8倍表示为8a等.所以,同学们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出“数”与“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区别,在知识间架起衔接的桥梁,也为后面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才能在众多的考试面前不乱阵脚,游刃有余。3.“算术解法”到“方程”在小学,解应用题采用算术解法,所谓“算术法”就是指一个全部由数字和符号构成的式子,因为计算简便,成了小学六年来学生们解题的“主菜”,即使小学里学习了方程,但也只能算是“配菜”而已。可进入初中后就不同了:自从初一上学期详细的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后,渐渐的,凡是应用题第一反应就是设未知数列方程,而对原先的“算术法”没什么印象了。这是因为,用算术法来解应用题大多要用逆向思维,而而中学需列方程.算术解法是把未知量放在特殊地位,设法通过已知量求出未知量;而列方程是把所求的量与已知量放在平等的地位,找出各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而求出未知量.另外,算术解法较强调套类型,而列方程则重视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思维方法上的一大转折.但学生开始往往习惯于用算术解法,而对用代数解法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找相等关系.因此,在学习中必须做好这方面的衔接,要明白有些问题用算术解法是不方使的,最好用代数解法,只要找出相等关系,用等式表示出来就列出了方程,再利用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未知数的值。二、良好的学习方法既能保证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又能使学生能力充分发展。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的培祥是数学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在初一的时后,小学里的许多良好的学习方法应该继续保持,我认为还应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培养:1、听法指导小学课本内容简单,课时长。学声的学习多以简单的模仿为主,学生学习缺乏思考。所以在初一时就要培养学生听课的时候懂得思考,及时提问并做好课堂笔记。2.、书法指导初中做题书写格式和小学有严格的区别。例如,中学做题时第一步必须先写“解”或“证明”。好的书写习惯能使学生的思维逻辑性更为严密。3"记法"指导初中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分较多,理解记忆的成分较少,这就不能适应初中学生的新要求,因此,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是初中数学的必然要求。教学中,首先要重摒弃"满堂灌"以避免学生"消化不良",其次要善于结合数学实际,教给学生相应的方法,通过对知识之间的类比,使学生学会联想记忆,通过在知识编成顺口溜,使学生学会用口诀记忆,通过绘制直观图,使学生在以形助学中学会数形结合记忆;通过发掘归纳概括所学知识,使学生学会接受知识结构系统记忆;通过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学会循序渐进。4"思法"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于思考则学得死,效果差。在进行思法指导时,应着力于以下几点;(1)从学生的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入手来开展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去积极主动思考,使学生掌思、多思;(2)从创设问题情境来开展探索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会深思;(3)从挖掘"问题链"来开展变式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化归,推理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善思;(4)从回顾解答题策略,方法的忧劣来开展评价,培养学生去分析,使学生学会反思,此外,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善于暴露思维过程,留下一定的思维时间与空间,使学生"思在知识的转折点,思在问题的疑难处,思在矛盾的解决上,四在真理的探索中",并达到启思悟理,融会贯通。初一是一个关键的过渡时期,如何能让学生顺利过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任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