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题所述

合格父母的金牌课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0

导读:有的时候,我们会听到类似的话语就是再不听话就会有警察来找你哦!会有的家长和从事教育的人士会觉得这样的话语会起不到警示宝宝的作用,反而会成为来一种威胁的方式,使得孩子在听到这样的话语时会产生恐惧心理,或者是在碰到了真正穿警服的警察时会很害怕。总之,这不是很好的教育孩子的方式。


可是,如果把不听话的孩子会被警察叔叔来抓换成了不听话的孩子会被警察叔叔批评哦!那真的就很不一样了,似乎在自己的心里面,这话的分量会变得平静、严肃,但又不会过于恐怖、吓人。

您是否也觉得这样的说话方式会更令人接受呢?其实,这是一个关于帮助小朋友们建立起来良好的生活习惯的视频中的话语。现在,咱们就来看看这个视频,不听哈的孩子会被警察叔叔批评哦!一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吧!


一、萌宝当小小警察来教大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视频中的警察是位萌宝,萌宝穿上全副武装、整齐的警服在警车里随时等待着需要处理的事情。这在萌宝警官等待待命的时候,却发现有一辆小汽车驶过,而在这辆车经过的地方都留下了深深地车印。

见到此状况,萌宝警官立即出动了警车,马上就拦截住了这辆弄脏地面的车辆,并示意车主看看自己车子经过的地方留下的车印。车主见状忙着道歉,而萌娃警官让车用工具打扫好被弄脏的地面。很快车主把脏地面打扫干净了,这下可好了,我可以走了吧。可是萌宝警官让车主到一个安静小屋内禁闭五分钟,希望车主之后能够吸取教训,不再犯这样的错误。


可是,这件事刚完事,又有了新的状况,那就是刚刚被教育的车主又犯了新的错误,在刷牙的时候并没有把不需要的水龙头关掉,使得水一直流着,很浪费的。结果又受到了萌宝警官的批评,并在安静小屋内反省10分钟。

视频中,萌宝警察总共关了犯错的车主三次安静小屋思过,最后一次是由于车主饿了而急于吃饭,结果把食物弄得到处都是被萌宝警官发现了,不但要收拾弄脏的地方,而且是闭门思过了30分钟,给犯错的车主最为严厉的批评教育。


二、生活习惯的养成要在日常中建立

帮助孩子们建立起良好地习惯是被大家认为很重要的,而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就显得很重要了。这些有关孩子们自理能力、自立程度的方面就需要在平时地生活中,做家长的咱们一起和孩子去培养、建立起来。


日常生活中个人卫生清洁、秩序地建立、端正的体姿、学习会话,这些看似很平常的事情都需要各位宝妈宝爸很好地帮助孩子学习、慢慢地培养起来的。像日常的孩子的刷牙、洗脚、漱口这样的事情,我们要给孩子示范该如何做,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要让孩子注意到是如何用肥皂和水、用牙刷刷牙的等。家里有大宝的也可以在教会大宝后在去帮助二宝做,这样后鼓励较小的孩子更快地学会了照顾自己。


重点提示:生活习惯地养成是很重要的,它的重要性是不亚于孩子的学习、兴趣班,这些日常事情的培养都是为了孩子们能够更好地成长、变得真正地独立。

今日话题:您会更看重孩子的日常生活习惯的培养吗?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6

    一、生活有规律

    按时作息,讲究卫生,卫生习惯不好,直接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要常洗手,早晚刷牙,同时还要注意对孩子进行讲好公共卫生的教育,让孩子养成不随手扔垃圾的习惯。

    家长要尽量保持孩子的生活起居在所有时间里的一致性。长期做下来,孩子自己也能学会独立按一贯的生活规律来制定合适的作息时间表。一旦孩子习惯过一种有规律的生活,那么时间观念就已内化成他自己的一种宝贵素质,自我意识的控制力与意志力就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家长不要替孩子做他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应该有意识的从小锻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一些小件的衣物锻炼由孩子自己去洗。要孩子做家务的目的,并非仅是要把繁琐的工作做好,或教孩子“如何去做”。厨房整洁的重要性,比不上发展孩子的责任感、自立能力、自尊心、自信心和办事能力,因为这些都是健康人格的基础。做家务也可帮孩子了解人必须合作和向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当孩子在生活中养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养成主动做一些家务劳动的生活习惯时,孩子的独力意识与自我责任感就已增强了很多。

    三、学会节俭

    孩子花钱大手大脚,开运动会、去春游拿10元、20元还嫌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家长没有注意对孩子节俭这一习惯的培养,甚至有的家长认为让孩子节俭是寒酸的表现。其实想一想一个从小不知道节俭的孩子,长大了又怎么会节俭呢?要培养孩子节俭的习惯,第一要定量给孩子零花钱,让孩子自己去支配这些钱,如果提前花完,不补,不预支,让孩子学会节制、学会理财。家长引领孩子不同他人攀比,当然,家长首先不能进行攀比。可以尝试让孩子利用假期去品尝一下赚钱的艰辛,这样他就不会乱花钱了。

    四、上网要有度

    家长要在看电视、上网上以身作则,少看电视多读书,用行动产生说服力,这样的纠正效果会更好。

    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但要正面引导孩子玩那些益智的、健康的游戏,这样来避免孩子去玩那些充满暴力与色情的游戏。同时要多培养孩子的多种兴趣爱好,这样孩子就不会把注意力只放在玩游戏上了。在孩子玩游戏之前,要与孩子一起制定玩游戏的规则,切不可因孩子一时表现好了,家长一高兴,就可以允许他上网或超时上网,这样是把上网玩当成奖品了,他们对游戏的兴趣也就被刺激得更浓了。对于自制力差的孩子家长要多一点耐心,要慢慢指导孩子在玩游戏中自己学会控制,最好不要与孩子形成管制与被管制的关系,要让孩子养成自我控制的好习惯。

    五、待人有礼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或听到,有的孩子客人来了不知道问候,甚至还有的孩子满嘴脏话,而家长往往以我这孩子真不懂事就轻描淡写的过去了。要知道文明礼貌是一个人有教养的表现,在一个缺乏教养的人身上,勇敢就会成为粗暴,学识就会成为迂腐,机智就会成为狡猾,质朴就会成为粗鲁,宽厚就会成为谄媚。家长不要以为孩子大了就知理了,因为当他养成习惯之后,他就不觉得这是一件错事了,更不会去改正。要让孩子穿衣整洁,并养成爱护衣服的习惯。

    教育孩子到别人家去时先敲门,不乱动他人的物品;在家接待客人时,学会让坐、请茶、送客,且不影响大人之间的交谈;到公共场所要爱护环境卫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尊敬老人、师长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0-22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星知计划#

第4个回答  2018-01-05
培养中班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教研活动三) 12月3日,中班组的教师围绕《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展开了一场热烈而生动的讨论,具体内容如下: 宋桂芬:人的卫生习惯一般都是从小慢慢形成的,所以,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能从小就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譬如说孩子个人的卫生习惯:饮食习惯,清洁卫生习惯,或者环境卫生习惯等等,孩子一生获益良多。
崔丽云: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是一项非常复杂、细致、具体的工作。要渗透在一日生活活动中,重在养成。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到言传身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对于天性好模仿的幼儿来说,不管是正确或是错误的,只要是直观形象的,都会成为他们的模仿对象。为此。我们首先从教师自身的生活习惯做起。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先做到。在日常生活中处处为幼儿做表率。这样对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进行随机教育。让幼儿体验讲卫生的重要性。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必须长期坚持,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要十分注意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对幼儿进行卫生习惯的培养。在盥洗之前,教育幼儿饭前便后洗手,防止病从口入。进餐时应提醒他们不挑食,桌面地面不掉饭粒,保持清洁。饭后记得漱口,不做剧烈的运动。午睡时注意动作轻,说话轻,按时睡觉、起床。不影响他人。游戏、手工时,把废纸屑等扔进纸篓。活动结束后自己整理玩具。在各种活动中,也可以让幼儿通过好习惯带来的好处和坏习惯带来的坏处进行对比,亲身体验到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宋小园:冬天已经围绕我们左右,因为冷,所以也限制了我们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但良好的卫生习惯仍不容忽视。孩子们在这个时期最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很愿意听从成人的教导,喜欢模仿成人的行为,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行成一些定型的概念并逐渐养成行为习惯。如不养成良好讲卫生、爱清洁、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就会给身体发育带来危害,影响身体健康发育。所以也不能因为天气变冷就减少讲究。具体包括:勤洗手洗脸的习惯,洗头、洗脚和洗澡的习惯,早晚刷牙和饭后漱口的习惯,剪指甲和保持衣服整洁的习惯等。 除个人卫生外,还要养成不随地吐痰、大小便,不乱扔纸屑瓜果皮等。饮食习惯。饮食要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等。遵守时间习惯。要有生活规律,在规定的时间里就餐、睡觉、休息、学习和游戏活动等,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生活自理习惯。根据孩子年龄的特点,让孩子做一些自身的、家庭的力所能及的活,诸如:自己穿脱衣服、洗碗、扫地等。睡眠习惯。要培养孩子保持正确的睡眠姿势等。 
辛甜甜:在幼儿园中教师录制一些孩子自己穿衣、吃饭、的录像片,组织小朋友看,然后再举一些与此相反的事例,让小朋友去对比,从中分辨是与非,激发孩子的积极性。例如:让幼儿通过看小朋友午休的录像,知道正确的睡姿;对最基本的技能,由教师做示范,然后指导小朋友一步一步照着做,同时根据每位小朋友掌握的程度,加以改正和指导。例如洗手;将日常生活中经常做的事,如洗脸、刷牙、梳头等,编入活泼欢快的乐曲中,编成小的歌曲,教给小朋友。也可以把一些事情编成顺口溜、儿歌教给小朋友。这样便使幼儿通过娱乐的形式学会了一些本领。
李恩:我们开展了卫生标兵的评选活动。将每天衣物、五官保持最干净的幼儿照片贴到卫生标兵专栏里,并请他们向大家介绍他们保持卫生的方法和经验,使之在幼儿之间互相传递,以带动其他幼儿。同时,我们还开辟了“每天我都带手绢”的小专栏,在提醒幼儿带手绢的同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手绢的用处。还同幼儿共同开设了“卫生防疫站”的角色区,使幼儿能在游戏中掌握简单的卫生防疫知识。并担任卫生检查员的角色去检查提醒别人。通过日常的点点滴滴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
靳素芳: 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幼儿了解系统的卫生科学知识,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目标选择内容,并通过各个领域教学活动的开展,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我们开展了“哪里藏着细菌”的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看、听了解生活中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多种细菌,不良的卫生习惯会让细菌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在“对与错”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将幼儿在体育活动和室内活动时不卫生的做法拍下来,然后让幼儿看一看其中的对与错,这样来自于幼儿周围的做法使幼儿感受深刻,从而逐渐减少了不良的卫生习惯。通过“什么时候喝水”的活动让幼儿明确了剧烈运动后不能做什么,了解到错误做法对于自身的危害。通过这些具体生动的教育活动,使孩子们了解到良好的卫生习惯的益处及不良的卫生习惯的危害,促进了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形成。
宋文婷:每次体育活动前,首先根据大班幼儿的能力和特点,提出若干条幼儿要遵守的要求,每次都强调卫生的问题,让幼儿一边听一边自查。如请小朋友根据今天天热(冷)的情况减(增)衣服;请小朋友们提前去厕所作好准备。在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和纠正幼儿。如请出汗的小朋友脱一些衣服;用纸巾擦擦汗;谁累了可以到休息区去玩—会儿等等。这样不断地反复提醒、强化。活动结束后还要对幼儿今天的各方面表现给予肯定或否定,使他们知道自己的做法是对还是错,从而强化幼儿正确的卫生行为。
韩红霞:幼儿的模仿力极强,他们模仿的主要对象是教师,教师在幼儿的眼中是最伟大、最有权威的偶像,言行举止具有很大的感染力。为此,作为老师我们首先检点自己的行为,真正成为孩子的表率。幼儿在教师良好行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自然也形成了好的习惯。另外,故事、诗歌、歌曲、影视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也有很强的榜样力和感染力,幼儿也很喜欢模仿。因此,教师注重引导幼儿接触好的艺术作品,通过这些最直接、最具体、最形象的影响来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宋桂芬:有人说,“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是啊,儿童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了一种思想,便会有行为的收获,播种了行为,便会有习惯的收获,播种了习惯便会有品德的收获,播种了品德,便会有命运的收获。也有人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些话似乎有些绝对,但良好的习惯对人生的确太重要了。习惯是一种惯量,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人,要比那种没有养成良好习惯的人以及养成不良学习习惯的人具有较大的潜在能量。通过这次教研活动,相信我们一定从中收获很多,对老师们以后的工作一定会产生良好影响。你借鉴他们的,向他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