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作为保育员应如何组织和指导幼儿进行饮水?

如题所述

一般幼儿园都有一个小口号之类的东西,一边念,一边组织,这样小朋友就像做游戏一样把水喝掉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2
为了保证幼儿每天的喝水量,提出了以下培养幼儿喝水习惯的对策。

一、加强对幼儿喝水常规的教育

让幼儿喝水前洗手,安全有序地取水,喝完水把杯子放到自己的格子里,杯口朝上。同时又培养了幼儿有秩序地认真做事的习惯。幼儿在喝水时,教育他们不要玩水,以免把水洒落在桌面上、地面上,要一口一口地喝,不要太急,不要说话,不要边走边喝。饭前、饭后半小时少饮水,剧烈运动后稍休息后再喝水。

二、培养幼儿喝水老师要做个有心人

在一日生活中,老师要细心观察、了解和及时掌握不同幼儿的情况,哪些幼儿贪玩,哪些幼儿动作慢,哪些幼儿不喜欢喝水,准知道渴了要水喝,谁不爱说话以及每位幼儿的身体情况等,真正做到自己心中有数,有针对性地照顾好每一个幼儿。同时在幼儿喝水时,老师也端一杯水与幼儿一起喝水,为幼儿树立榜样意识,这样在老师的带动下,幼儿喝水的积极性得到了火人提高。

三、以故事、儿歌的形式培养幼儿喝水

在幼儿日常生活活动中,不论老师怎样提醒幼儿去喝水,还是有的幼儿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滋润一下嗓子就算喝水了,没有达到喝水的目的。因此,老师在组织幼儿游戏活动时,有意讲、念有关喝水的故事或儿歌,来培养幼儿喝水的习惯。如故事“我的尿不黄了,”通过讲这个故事不但培养了幼儿喝水的习惯,而且让幼儿知道了怎样辨认自己尿颜色的正常。同时,老师还引导幼儿观察自然角种植的花草,浇了水的花草,花朵和叶子就更漂亮;没有浇水的花草逐渐变黄、枯萎甚至会死掉;从而让幼儿知道喝足了水的就会象花草一样长得更健康、美丽,要是没有喝水的就会生病。因此,通过讲故事、念儿歌让幼儿知道了喝水的重要性,明白自己该喝多少水,水喝少了会造成身体哪些部位不舒服等生活小常识。

四、培养幼儿定时喝水和随渴随喝的习惯

好玩是幼儿的天性,他玩起来,吃饭、喝水、大小便,什么都顾不了,喜欢做自己的事情。由此,每天都安排了幼儿定时喝水的时间。如集中活动后喝一次,户外活动后喝一次,午睡起床后喝一次等,让幼儿一天喝足够的水。同时,除了培养幼儿定时喝水外,还不能忽视培养幼儿随渴随喝的习惯。老师注意根据气候冷暖和活动情况的变化,照顾到幼儿的个体差异,在幼儿游戏活动中有针对性地提醒他们随渴随喝。

五、加强家园联系,共同培养幼儿喝水的习惯

要培养幼儿良好的饮水习惯,光是靠老师在园的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老师主动与家长联系、沟通。因此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家长工作,争取得到他们的配合,在家里也引导幼儿喝白开水。老师可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家长了解一些喝水的常识,如早上幼儿起床后定时喝水;不能用果汁、汽水等饮料来代替白开水给幼儿补充水分:让家长知道白开水才是幼儿最好的饮料等。老师可以把幼儿在园喝水的情况用表格的形式反映出来,让家长清楚地了解幼儿喝水量。还可以增加了家园联系栏和利用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与家长进行交流,逐步转变家长的观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

总之,幼儿喝水的问题,看似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问题,但它却牵动着家长的心。因此,作为老师应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掌握幼儿身心特点和需要,在生活中发现了问题,就应学会反思、找到问题的根源,然后需要老师的细心、耐心和爱心,在实践活动中采取适宜的策略和方法,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

健康行为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过程,特别需要老师持之以恒地实施下去,这样养成教育就能落到实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