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溥仪生父摄政王,要将明清两朝的大内秘档付之一炬?

如题所述

完全就是因为怕麻烦,所以才烧资料。这次烧档时间,完全可以比得上秦始皇那一次了,对中国文学的打击是比较大的,毕竟史书是可以作假的,可以叫人按照自己的想法撰写,但是历史档案就不一样,是真真实实存在的是,后人能根据前人所写的历史档案,将前人所经过的历史完整的铺叙开来,所以尤其是皇家档案,更为的重要。

载沣的才能,完全无法胜任摄政王。说到载沣,他确实是大清非常有名的一个人,他的贡献就是将大清推上了更快的灭亡道路,缩短了大清的国运,否则以当时的大清来看,再多活很多年都不是太大的问题。载沣完全没有成为摄政王的才能,叫他去做其他稍微简单一点的工作都可以成事,但是摄政王完全不适合他,因为他没有什么眼光,也没有格局,做事激进。自己干事以来,直接引发了朝廷的矛盾,让大清乱了起来,也为后来的革命埋下了种子,可见叫脑子不好使的他去当摄政王,完全就是嫌大清国运长。

因为搞不清楚档案,于是就想要把它们全部烧掉。当时的他成为摄政王的时候,按照当时的想法,自己自然是要风风光光的去干事,去上面坐着,当时大清当时也就是多尔衮一个先例可以进行参考,于是载沣就派人去内阁大库寻找相关的档案。但是当时的内阁大库实在是太大了,里面收藏了近几百年的档案,而且由于缺乏管理,很多都是乱堆在一起的,自然非常难以寻找。最后大家回去交差的时候,都说太多太乱找不到,这让载沣气得不起,直接表明,给我烧!

好在后来,有人救下了这些档案。当时有人明白这些档案的重要性,于是偷偷的假装是被烧了,其实都是自己保管起来了,所以大家现在才会看见他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31

因为载沣并不没有意识到这些档案资料的重要性,将它们当成了废纸。载沣是溥仪的生父,被委任为摄政王辅佐年幼的溥仪。虽然名为摄政王,但实际上载沣是晚清最后3年真正的统治者。然而载沣在最后这3年的时间里,并没有做出多少的政绩,还因为没有眼界,让内阁珍藏的明清档案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1.慈禧死后,载沣成为摄政王。

载沣是道光帝的孙子,他的身边出过了两任皇帝,一个是他的哥哥载湉,也就是光绪帝,另一个是他的儿子溥仪,清朝末代皇帝。而载沣则是清朝最后一任掌权人,因为当时的皇帝溥仪只不过才2、3岁的年纪。在晚清最后的那几年里,朝政大事都交给了载沣掌管,而载沣又是怎么管理国家的呢?

慈禧在世时,朝堂上深受重用的大臣大多是汉臣,载沣对这个情况应该是很不满的。于是在掌权那几年,载沣将自己的亲信安排到了朝廷上。许多重要的部门都是由载沣的亲信所把控的,而糟糕的是这些人的能力不行,汉臣们很反对这些人任职,但载沣就不管。看得出来,载沣的眼界、手段、能力都很一般。

2.珍藏于内阁大库里的明清档案。

明清档案其实是明清时期,甚至是宋朝时期的历史档案,可以说是宝贵的历史资料。这些档案原本是被藏在内阁大库里,很少有人去查阅。而载沣成为了摄政王后,希望风风光光地搞一场隆重的仪式。可是要怎么搞是一个问题,于是他派人去内阁大库里查阅多尔衮的摄政王仪式。

没想到因为里面的资料太多,官员们找不到多尔衮就任摄政王的仪式资料,向载沣禀告内阁大库里面资料堆积如山,还有人出了个馊主意不如一把火烧掉。载沣并不重视这些资料,只回复了有用的留下,没用的就烧了。很多官员敢偷偷来内阁大库带走了一些密档。当时的一个小官员罗振玉则是与张之洞谋划,秘密搬出了8千麻袋密档,将其好好保存。

3.大部分被烧毁、被变卖,一部分得以保存。

罗振玉抢救出的密档逃过了被烧毁的命运,而那些来不及抢救的,全都被被一把火烧掉。罗振玉虽然是抢救出了密档,但他为了找个地方存放也费劲了心思。最终这些资料被安置在了废弃的国子监里。到了民国时期,政府修建博物馆,这些密档才被收进了博物馆内。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有关人员还对密档做了手脚,将部分密档转移出去。

后来,因为政府缺钱,博物馆无法支付工资,只能将这些密档变卖出去。这时罗振玉又出现了,他先是从民间收集了不少密档,然后又它们转卖了出去,有很大一部分还被卖给了日本人。直到解放后,这些密档才被真正收集起来,被国家妥善保管,可惜的是有很大一部分因为变动,已经找不到了。

总的来说,载沣的不识货导致大量的历史密档被遗失,好在最终留存下来的密档得到了重视,得以妥善保存。

第2个回答  2020-08-21
因为溥仪生父摄政王当时无能昏庸,大内秘档内堆积了明清凉朝的大量资料。数量巨大、堆积如山,找一份资料很是困难,溥仪的父亲摄政王便说有用的拿,没用的烧掉。就因为这样一个小小的原因,就烧毁了大量的明清时期档案。
第3个回答  2020-08-21
害怕泄密。因为溥仪的生父摄政王,知道大清灭亡是早晚的事,为了清朝很多秘密不泄露他才这样做的。
第4个回答  2020-08-20
因为溥仪的生父知道大清灭亡是一个大趋势,他不想让这些密档流传到民间,所以付之一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