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离职谈判技巧

如题所述

1. 你会给我多少遣散费来换我辞职?是的,我知道,表面看起来你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权力。但事实是,由于某种只有他们才知道的原因,他们想让你辞职,而不是想解雇你。你有一个很好的机会来争取一些遣散费。能得到多少呢?这完全取决于你所在的行业、公司规模、你的服务年限,以及他们为什么想要你辞职。

2. 如果我辞职,你们会反对我申请失业救济吗?失业补助由政府决定,但当一个人申请失业救济时,公司有机会反对。在这种情况下,公司能做的就是拿出你的辞职信说:"看!他辞职了!"(如果你是因故解聘,公司也可以反对你申请失业救济,但要出示你偷盗、极端不良行为、暴力行为等的证据)。如果公司提出没有异议,政府一般都会批准。

3. 你们为什么想让我辞职?如果他们之前没有告诉你原因,那么他们现在可能也不会说,但你应该问一问。他们想用别人来取代你吗?想要撤销你所在的职位吗?你是一个平庸的员工吗?你曾在工作中投诉过,他们怕解雇时你很有可能再次投诉吗?

4. 如果向你们调查我的背景,你们会怎么谈我?这个问题需要问人力资源部门和你的直接上司。HR可能只是确认你的离职日期,有时候也会谈到你的薪酬和离开的原因。你的经理通常不擅长照本宣科。现在正是谈这个问题的时机。不要只是答应不把老板的名字作为推荐人,因为好的推荐信检察官无论如何都能找到你老板的名字。

5. 签字前我会拿给我的律师看。注意,这不是提问,而是一个声明,如果他们反对,那就表明,这份文件不符合你的最佳利益。

6. 我需要书面文件。无论他们同意以书面形式写下的是什么内容,由你和公司一起签署才会有法律约束力。虽然口头承诺有时也有约束力,但事实证明,仅有口头承诺,达成实际协议往往更加困难,也更昂贵。

7. 在你们的人力资源系统和我的个人文件中,我离职的"正式原因"会是什么?这在求职推荐和申请失业救济时很重要。

无论你做什么,不要觉得你没有选择余地,或者没有谈判能力。离职时总有谈判空间。一般来说,在这种情况下,公司最重要的目标是让你悄悄离去。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可能愿意给你一些东西。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8
一、被动离职应该索要经济补偿金还是赔偿金
很多人认为,既然是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离职而且劳动者又没有什么过错,因此应当适用赔偿金而非经济补偿金。显然这个观点存在对劳动合同法关于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的规定的误解。实际上,用人单位只有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时,才会负有赔偿金的支付义务。在用人单位不存在违法解除情形,且系依法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则仅负有经济补偿金的支付义务。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方沟通前一定要先弄清楚自己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具体属于哪一种情形。不要盲目套用赔偿金的支付规定,否则将会被用人单位认为属于漫天要价,最终导致劳动者只能通过申请劳动仲裁才能解决问题。
二、尽可能找出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不合法或者不合理之处
如果用人单位的确存在解除劳动合同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则用人单位显然可以参照赔偿金的支付标准与用人单位谈判沟通。但是即便如此,劳动者首先要做的不是提出赔偿金的要求而是固定相关证据。

劳动者应当与用人单位沟通被辞退的真实原因并尝试做录音或者沟通记录的取证。这些证据主要包括:1.用人单位发出过辞退通知的事实;2.辞退的原因;3.辞退的依据;4.自己对辞退行为的异议。

用人单位变相强迫劳动者自行离职的,劳动者需要准备的主要证据包括:1.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实施的变相强迫的内容;2.劳动者不同意用人单位安排的后果;3.用人单位不做配合的相关证据。
三、参照法律标准,但不能完全适用法定标准
既然是协商解决,则不可能完全按照任何一方当事人的意识达成和解。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方面达成和解的前提必然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均能够各让一步。劳动者一定注意,法定标准只是双方谈判沟通的参考,如果用人单位完全同意按照法定标准操作此项业务,其实际上还不如在与劳动者对簿公堂后再支付该费用更为有利。

劳动者以和解沟通的方式解决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争议本质是以金钱换取时间的过程。须知劳动仲裁、民事诉讼等法律程序所要耗费的劳动者的精力和经济成本是不容忽视的。虽然让步不可以没有底线,但是没有让步将很难实现劳动者以最快的方式获取补偿金或者赔偿金。
四、如何在谈判中对用人单位合法施加压力
没有压力的促动,用人单位往往不愿意与劳动者尽快达成和解,但过高的压力或者非法的手段会对劳动者带来更大的不利甚至导致劳动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因此,劳动者在对用人单位施加谈判压力时首先要合法处理劳动争议。不要直接以压力的解除作为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的条件。

例如,劳动者可以对用人单位不依法缴纳社保的行为进行投诉,但是用人单位是否愿意与劳动者就社保和辞退事宜合并沟通解决,需要结合用人单位的意愿自行决定,劳动者不宜做出干涉。
五、限定期限,逐步启动法律措施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沟通此类事宜时,用人单位一般喜欢故意拖延解决。此时劳动者要给用人单位限定合理期限。在合理期限内,用人单位仍然不能给出有效的反馈意见的,劳动者可以逐步启动维权措施。

对于适合劳动监察快速解决的,劳动者可以先投诉至劳动监察部门。劳动监察部门仍然不能有效解决的,则启动劳动仲裁程序。当然在启动所有这些措施之前,劳动者也可以通过先发送律师函的形式对用人单位予以警告。

总而言之,劳动者在应对被动离职条件下的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的沟通谈判方面,要依法理性的操作权益维护。有原则、有方法,逐步使得用人单位与自己达成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的和解,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劳动者权益。
举报/反馈
第2个回答  2020-10-18
被动离职因为是被动的,所以是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如果你不选择离职的话,公司辞退你就需要支付补偿。所以你可以大胆提出你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