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门阀政治是一种什么样的政治机制?有何利弊

如题所述

魏晋的门阀政治源于士族制度,从汉初,汉武帝以来崇尚儒术,官僚多以经术起家,至东汉逐渐形成了累世公卿的状况,如袁绍加成为“四世三公”四代人都高居三公的要位上。

其优点就是在初期促进了经济迅速积累,为东晋对南方开发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的基础。在西汉中后期,土地兼并十分严重,逐步形成官僚、商人、地主三位一体的豪强地主势力。东汉政权是在豪强地主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在东汉王朝享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权。他们在政治上把持中央和地方政权,经济上兼并土地,经营庄园,渐成割据,逐渐成为名门大族。

第一,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很重要官职;(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第二,经济上,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品官占田荫客制为士族制度提供经济保障;)第三,社会生活,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阶级分化,穷奢极欲,极其奢靡。第四,在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追求神仙生活,竹林七贤、陶渊明等就是代表。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

其弊端就是:

    造成社会动荡不安的因素,因为占有大量土地、钱粮、把持地方势力,对政敌不满时,就发动战争,造成社会动荡。高门阀地姻亲世代联姻,近亲结婚后代比较弱智,身体较差,朝政基本上落在外戚手中,也是造成社会动荡的原因。

    高地阀门丧失了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统治能力;社会阶级矛盾的冲突和激化,农民起义此伏彼起,寒族地主乘机以军功崛起,在镇压农民起义的同时,进而典掌机要,控制地方,统帅军队,以武功 称帝,如刘裕、萧道成等,打破了门阀地主一统天下的局面。世族地主此时虽据高位,却已无实权,走向必然的灭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06

门阀政治的实质是封建社会血缘礼制制度在政治位面的延展。

    门阀政治有利于政治统治,门阀制度形成了一种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的局面。是有利于遏制皇权和专制主义的。同时门阀政治在混乱的三国,两制南北朝有利于保护某一地方的百姓,使他们获得一片相对安宁的土地生活。
    弊端就是压制寒门,世家大族长期把持政治统治,使占大多数的寒门子弟无出头之日,长期以往导致内乱的隐患。


门阀制度(System of Dominant Family),是封建地主阶级特权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密切的关系。



中国中古的门阀制度,整个看来,最主要特征在于按门第高下选拔与任用官吏;至于士族免徭役,婚姻论门第,“士庶之际,实自天隔”等特征,都是由前者逐渐派生的。门阀士族,是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地主阶级中有特殊身份和地位的一个阶层专称。东汉世家地主是其前身,以庄园经济为基础,累世经学,时代高官,“门生故吏遍天下”。门阀制度形成的标志是九品中正制的实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7-06
就是门阀可以继承官位,从国家层面来说有利于维护自己的统治,因为封赏的一般都是皇帝的亲戚。
其实也是阻碍了国家的发展,因为有能力的人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能。
第3个回答  2020-07-06
在魏晋时期有很多非常大的家族,比如很有名的王谢,他们当时是掌握整个国家的统治,虽然也有皇帝,但是皇帝的能力并没有这些世家大族大。
第4个回答  2020-07-06
门阀政治其实存在着非常多的弊端。这不利于人才的流动和选拔,不利于社会公平和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