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意思是什么?

如题所述

这句话的意思是:行为端正,不用发布命令,事情也能推行得通;如果本身不端正,就是发布了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

出处:《论语·子路篇》

原文: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

孔子说:“作为管理者如果自身行为端正,不用发布命令,事情也能推行得通;如果本身不端正,就是发布了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

扩展资料:

作为儒家思想的典型代表和儒派人物中的精英分子,孔子对统治者这一群体的关注远胜于其他。这是因为以“仁”、“爱”为中心的儒家学说要求统治者在施政的过程当中必须关心和爱护其治下的百姓,故而孔子也为统治者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本章就是一例。

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当权者,更多的时候应该以身作则,依靠个人的言行和魅力来影响和感召他人,而不仅是靠发布施令。自己做得好,不用命令别人也会跟着学,如果自己做不好,即便你依靠行政强制去推行,也是没有用的。这一点,在现代管理学仍有积极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