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属于政府机构吗

如题所述

不属于。
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其工作人员与公务员是不同的。根据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精神,事业单位不再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亩笑信事业单位,而分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还新兴了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和社会资本举办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
宗旨
一、事业单位和国家机构的不同之处
1、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往往附带社会公益的性质,它的存在主要依靠国家资产,不论是教育领域还是科技领域,抑或是文化卫生领域,事业单位一般多为社会服务组织。
2、国家机关。整体来看,国家机关即是国家权力机关,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的各项事务处理中居于领导地位。换句话说,中国共产党的各级机关,也就是国家机关的范畴,常见的国家机关包括:立法机关、检察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等。
此外,国家机关主要在政治体制的运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事业单位主要是为了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起着支持保障作用。
二、事业单位好不好
1、工作稳定有编制。进入事业单位之后,基本上不用考虑被辞退的情况,只要工作认真一点,相当于“铁饭碗”。
2、收入稳定有保障。事业单位的收入是十分稳定的,而且各种福利待遇也是较为优厚的。
3、社会认可度较高。事业单位也是让人羡慕的正经职业,往往会得到身边人的广泛认可。
不论是事业单位,还是国家机关,想要入职的难度都是比较高的,一般都要经过严格的考核层层选拔。
三、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政府机构的区别-公
务员
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与公务员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国家会对这些事业单位予以财政补助。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如学校等,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如医院等,还有一种是自主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的划分管理是中国特有的模式。
四、与企业单位区别
企业单位是以盈利为目的独立核算的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它的特点是自收自支,通过成本核算,进行盈亏配比,通过自身的盈利解决自身的人员供养,社会服务,创造财富价值。企业单位的登记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企业单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发生劳动争议后,企业单位进行劳动仲裁。
五、事业单位的报考条件是: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具有良好的品行。政府指国家进行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机关,是国家表示意志、发布命令和处理事务的机关,实际上是国家代理组织和官吏的总称。
政府机关分广义和狭义的,广义的包括行政,司法;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1、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与公务员是不同的。
2、政府机关分广义和狭义的,广义的包括行政,司法(检察院,法院之类的),人大,政协。狭义就是行政单位了,某某人民政府,卫生局,物价局什么的。
3、自主事业单位又称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作为事业单位的一种主要形式,由于不需要地方财政直接拨款,因而一些地方往往放松对它的管理,造成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有不断膨胀的趋势。
4、行政单位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不是国家机关,行政单位往往有行政权力,事业单位大多数没有行政权力,事业单位的主要特征是:具有服务性、公益性和知识密集性。
法律依据: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即事业单位的国有(公共)财产。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包括国家拨给事业单位的资产,事业单位按照国家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其表现形式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
第四条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活动,应当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推行实物费用定额制度,促进事业资产整合与共享共用,实现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紧密统一;应当坚持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应当坚持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十条 财政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将国有资产管理的部分工作交由有关单位完成。
第十一条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是指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事业单位等根据事业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规定的程序,通过购置或者调剂等方式为事业单位配备资产的行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