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读了很多书,到用时才发现没用呢?

如题所述

古人有云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话说明了一个知识点,读过的书,学习的知识并非百分之一百都能够得到运用和发挥。学和用之间是存在一定的落差。记住书本上的知识,还是远远不够。这只是知识在不同的载体之间进行了转换。所以说过目不忘的本领也没有什么好羡慕和稀奇。
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话还说明了另外一个知识点。实践是真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在使用和实践的过程中,才能检验我们到底有没有真的学懂弄通这个知识点。使用和实践才是真正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有一种50/50的学习方式是值得一提的。那就是用50%的时间来阅读记忆,理解知识。另外50%的时间,脱离书本,用来运用和思考刚刚所学的知识。
高考刚刚结束,考试是中国人特有的学习方式。当然不希望一考定终身的局面再次发生。但是考试本身是非常有用的学习方法。只是不要用最终一次考试成绩就认定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掌握知识的情况。如果考试能够更加反映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平均的学习成绩,那么更能够体现一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因为考试只是学习的一个工具。我们甚至可以创造机会,给自己考试。阅读完一本书的一个章节,就果断地合上书本,拿出纸和笔,尽可能详细的默写出学习到的知识点,并且写出由这个知识点联想它的其他知识点,以及可能运用这些知识点的场景。
如何避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答案就在问题中。运用书中的知识,既是读书的最终目的,也是改进读书的一个重要方法。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往往能够检测学习的成效。如果是轻描淡写,一目十行,没有深刻的理解和实践中融会贯通的运用,那么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往往是发会发现,书到用时方恨少,脑袋瓜里空空如也,似乎没有什么想法,没有好的办法。
知识的来源有两个途径,一个是书本上的知识,另外一个就是实践中的知识。
书本上的知识是其他人的经验总结,其实最根本的也是从实践中得来的。把书本上的知识吸收,保存记忆以后,更加重要的是与其他旧的知识相互关联,并且在新的场景中加以运用。在使用的过程中大脑就会有提取知识的这样一个过程,只有能够提取出来的知识才是真正学到的知识。也就是说,提取的越多重复的越多,使用的越多,对知识的掌握会更加的牢固。
其实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从实践中得来的知识。实践的过程就是使用的过程,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知识并且总结得出知识,甚至形成书面的记录,那么就是对知识进行一个精细加工的过程。长此以往就会对自己的大脑形成个人特有的知识体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