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酶实验步骤

如题所述

一、实验原理 

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能够水解成麦芽糖。在煮沸的条件下,斐林试剂能使麦芽糖氧化,自身还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因此,斐林试剂可以用来鉴定溶液中是否有麦芽糖,进而可以看出唾液淀粉酶是否只能催化淀粉水解,不能催化其他糖类(如蔗糖)水解。

二、目的要求 

1.初步学会做酶的专一性实验的方法。

2.理解酶具有专一性的特点。

三、材料用具

新鲜的唾液,消过毒的脱脂棉,镊子,试管,小烧杯,量简,玻璃棒,酒精灯,火柴,质量浓度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浓度为3%的蔗糖溶液,新配置的斐林试剂,清水。

四、方法步骤

1、用清水将口漱净,口内含一块消过毒的脱脂棉。用镊子取出脱脂棉,使其中的唾液收集到小烧杯中。

2、取3mL唾液,注入另一个小烧杯中,加入3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匀,制成稀释的唾液备用。

3、取两支洁净的试管,编号1.2,按下表加入试剂:

1号试管:3%淀粉溶液 2mL 再加稀释唾液2mL

2号试管:3%蔗糖溶液 2mL 再加稀释唾液2mL

摇匀,37℃保温5 min

4、向两支试管中加新配置的斐林试剂2mL,摇匀,100℃保温3min

现象: 1号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2号试管:出现蓝色沉淀。

五、实验结论

唾液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不能催化其他糖类(如蔗糖)水解,证明唾液淀粉酶具有专一性。

扩展资料

酶(enzyme)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对其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质或RNA。酶的催化作用有赖于酶分子的一级结构及空间结构的完整。若酶分子变性或亚基解聚均可导致酶活性丧失。

酶是一类极为重要的生物催化剂(biocatalyst)。由于酶的作用,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在极为温和的条件下也能高效和特异地进行。

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protein)或RNA(Ribonucleic Acid),因此它也具有一级、二级、三级,乃至四级结构。

酶的特性:

1、酶具有高效率的催化能力;其效率是一般无机催化剂的10的7次幂~~10的13次幂。

2、酶具有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3、酶在生物体内参与每一次反应后,它本身的性质和数量都不会发生改变(与催化剂相似);

4、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1)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2)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一般来说,动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在35~40℃之间;植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在40~50℃之间;动物体内的酶最适PH大多在6.5~8.0之间,但也有例外,如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植物体内的酶最适PH大多在4.5~6.5之间。

(3)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0℃左右时,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可以升高。

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称为酶活性。

5、活性可调节性。

6、有些酶的催化性与辅因子有关。

7、易变性: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因而会被高温、强酸、强碱等破坏。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酶的特性

百度百科-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